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在总结概括以往思想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一、科学理论诞生的前奏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一些思想家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方向作出过思考与分析,但是却始终未能走出空想困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把被唯心主义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指出了隐藏在人类精神活动背后的物质利益根源,进而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

第一,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为唯物史观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从此大机器工业逐渐发展壮大,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急剧提升,生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隐藏在人们精神背后的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存在也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这就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条件。此外,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社会扩大生产、寻求更大的市场,于是世界市场得到了开辟,世界市场的扩大促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人类寻求诸多国家与地区的一般性特质提供了可能,进而有利于探寻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第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马克思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两大阶级,即现代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相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到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运动已经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这为无产阶级孕育出阶级意识和进行阶级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革命的行动需要革命的理论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任务。

第三,前人的思想精华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是在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直接的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注重绝对精神、理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黑格尔的视野中,理性不仅是一切精神与自然的基础,而且是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世界历史就是在此作用下,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这种辩证法实际上是一种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人类历史不是置于头脑中的历史,不是由意识决定的存在,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所以,马克思只是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彻底批判了黑格尔把绝对观念看成是运动的主体的唯心主义观念。对待费尔巴哈,亦是如此。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反对思辨唯心主义的做法,吸收了他关于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关于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的观点。但由于费尔巴哈在对人及其本质的理解上,仅仅停留在生物学意义,把人理解为一种脱离社会关系、不懂实践的人,因此,马克思彻底将抽象的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予以抛弃,清除了其形而上学及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特质。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突出代表人物,他们提出劳动价值论并探讨分工问题,以经济学的形式对劳动作为主体活动的创造能力进行肯定。此外,他们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主要阶级和阶级关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伦敦笔记》中保留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读书评注,批判、借鉴、吸收其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提出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但由于他们的立足点是抽象的人性以及孤立的个人,认定私有财产是自然、永恒的,所以马克思抛弃了他们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局限性,批判了他们的唯心史观,反对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空想描述与规划。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忽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成就,充分肯定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抨击和批判,积极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有益成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找到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总之,马克思正是从此出发,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将之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开启了建立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光明之路。

二、艰辛的探索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第一,世界观转变的开始。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的影响,在哲学理论上,倾向于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虽然信奉黑格尔的理性与自由观念,但在对待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他强调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辩证统一,既不否定哲学对世界的改造作用,也不同于青年黑格尔派将自我意识作用绝对化。这初步展示了马克思的辩证思维。

1842到1843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编辑,他通过对《林木盗窃法》以及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观察,逐渐意识到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国家学说已经无法解释现实问题,意识到物质利益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把目光转移到黑格尔忽视的市民社会,试图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1843年开始,马克思一方面结合《莱茵报》时期的反思,另一方面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清算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重要结论,使自己的思想沿着唯物主义的方向继续深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解放问题转化为神学问题的理论思路,指出应该把神学问题转化为世俗问题。此外,马克思分析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本质区别,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使命。在寻找人类解放道路时,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在这里,马克思已经不再把实践看作理论批判活动,而是把实践看成改造社会的物质活动。也正是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第二,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继向唯物主义转变以后,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这一时期,马克思已经明显意识到物质生产在诸社会构成要素之中的支配作用,并且自觉地把生产、私有财产、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就为后来社会形态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在手稿中,还继续阐发了实践的观点,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劳动,强调消灭现存的私有财产,就必须依靠付诸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

1844年夏天,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两人合著《神圣家族》,在该著作中,他们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算。在这里,他们第一次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提出了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此外,马克思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思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近乎提出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这部著作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哲学上进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唯物主义探索,是超越旧世界观的开端。

第三,新世界观的最终形成。1844年春天,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至1846年,与恩格斯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唯物史观问世了。其中,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把“实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提出来,作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论断,以实践观点解释社会生活与历史,指明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此外,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虽然旧唯物主义超越了唯心主义的缺陷,但是却又离开社会实践去看待客观事物以及社会历史,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也就不能了解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的本质。唯心主义“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本身的” ,也就是说,唯心主义过度夸大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即精神创造客观世界,只因为其同样忽视了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因此,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生产关系的范畴,系统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等基本原理。至此,唯物史观的形成把唯心主义从“最后一个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唯物史观也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形成,但是这两部作品由于当时的现实原因未能正式出版,因此,后来恩格斯才指出,“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 。《哲学的贫困》标志着科学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阐释。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还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了无产阶级的伟大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以及发展趋势,指明了阶级斗争理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并且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后来,为了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根据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其中,《资本论》就是马克思耗尽心血获得的巨大成果。在书中,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具有伟大的哲学意义。此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科学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又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对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捍卫。

三、闪耀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以及内在发展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物质性是关于世界客观性的总体观点,以往哲学家把意识作为第一性,认为在人的意识之外不存在客观物质世界,因此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处理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提出了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统一论,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提供了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诞生之前,关于认识的本质,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有过相关阐述,一个是直观反映论,一个是抽象能动论,两者的缺陷都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去说明人的认识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则以科学的实践观回答了认识的本质与基础的相关问题。其中,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初步把物质生产活动规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之后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步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运动过程和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思想。辩证的方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一基本方法源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从思维领域出发,运用到自然界与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批判了这种头脚倒立的辩证法,继而在对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中,运用并发展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曾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正是基于这种唯物辩证法的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商品、劳动、货币以及资本的二重性,诠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发展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指出,货币向资本转变,最初的简单生产者向资本家转变的过程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马克思通过分析资产阶级作为剥夺者产生的历史及其作为剥夺者终将会被剥夺的历史必然性,科学论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思想家对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有过探讨,但是他们一贯从思想、政治变动中找寻原因,并没有探索思想与政治变动背后的动因,所以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深入挖掘诸多社会现象背后的动因,发现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历史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是现实生活过程中的生产与再生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恩格斯在晚年著作中,都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有过明确论述。唯物史观的确立,摒弃了以往“英雄史论”“精神决定历史论”的观点,阐明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社会结构与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时代孕育的伟大思想,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方向。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更为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当今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国际地位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等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也就是说,要想得到真理,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要赢得真理,我们必须坚持依靠群众的力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总结概括一般性客观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决策,而后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检验政策的真理性,在反馈过程中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同时也告诫我们,要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矛盾时,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善于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解决矛盾,历史地发展地看待社会变化。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我们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我国社会改革的总体部署应该时刻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根据现实的社会存在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指导我们把社会基本矛盾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全面把握社会的基本面貌与发展方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认识与把握这一规律,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所以,要想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问题的关键,实现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立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立场与执政理念的生动展现,而且也是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的运用与发展。

四、崇高的人类情怀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站在人的立场、人民立场,从现实的人出发,来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具有崇高的人类情怀。为人类求解放,没有任何个人私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的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重要依据。

1835年8月,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考试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豪气地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若仅此偶然一句,或许只是年轻人一时的激情冲动。然而,细品全文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文章既充满着血气方刚的朝气,也蕴含着冷静而深沉的理性,体现出作者的自主选择。全篇文采飞扬、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特别是结语振聋发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从行文中可以发现,青年马克思的心中还有神的影子,他把“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看作是神给人指定的共同目标,但他同时又肯定“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正是沿着“神谕的目标——自主选择的手段”这一思维范式,马克思在其之后的理论生涯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神谕升华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把达到目标的手段归结为人的解放的条件。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是这样说的,终其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开始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人民的言论自由而辩护,为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呼喊。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组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和“第二国际”,指导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他们不顾自身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奔走呼号。他们强调群众的力量将随着历史活动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壮大,而群众队伍不仅仅是指无产阶级,还包含反对一切剥削与压迫的整个人类。

马克思恩格斯并肩作战,从理论上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科学指导。他们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他们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立足于现实实践的生产活动,强调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必然是解放广大人民群众的独立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与人类崇高的价值追求,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都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作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作用,“一旦人民群众——农村工人、城市工人和农民——有了自己的意志,这样的时机就要到来”

人民性的品格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品质始终贯穿其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提出“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点,充分体现出了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人类情怀。 Fpjgo0dfXzwSb2aFrS+bhXekeCnCuRUDtlKqIj7/hrwom78AD8xmFY7ABWXVlM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