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西南疆界变迁

中国西南国境邻国较多,但是可以大致分为位于今西藏自治区境内的中印边界,以及位于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边界两大部分。

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不断扩大对南亚地区的侵略,成功地使印度成为其殖民地,印度和中国西藏之间的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的政权也陆续被英国控制。随着英国势力侵入廓尔喀(尼泊尔)、布鲁克巴(不丹)、哲孟雄(锡金),形成了对西藏的包围后,英国就开始不断地对西藏地区发动武装侵略,侵犯中国在西藏的主权。

1888年,英军对驻守隆吐山的藏军发动第一次入侵西藏战争,藏军武器装备落后,一再退败(图2-40、图2-41)。清政府则不断退让,于1890年派升泰前往加尔各答与英方签署《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承认锡金受英国保护,且按照英方要求以则列拉山为中国西藏与锡金的分界。 1893年,清政府派何长荣为代表到大吉岭与英方签署《中英会议藏印续约》,规定中国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享受治外法权。

图2-40 清朝藏军战士 图2-41 19世纪末入侵西藏的英国侵略军

英印政府并没停下侵略的脚步。1903年11月,英军由麦克唐纳少将指挥,偷偷翻越则列拉山,一举占领亚东,抢在西藏地方政府之前于12月底占领帕里。1904年3月,英军在荣赫鹏率领下悍然发动攻击,于8月3日占领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图2-42、图2-43、图2-44)。侵入拉萨的荣赫鹏找不到能够与之谈判的对象,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引诱、利用噶厦政府、僧俗大会以及格鲁派三大寺共同签署非法的《拉萨条约》。清政府多次电令不得批准,因此驻藏大臣升泰并未签字。

图2-42 1904年英国侵略者入侵西藏

图2-43 英军侮辱清朝藏军俘虏

图2-44 1904年英军侵入拉萨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宣布藏族为中华民族之一员,西藏为中华民国领土。但英国此时又开始趁局势混乱进行挑拨离间,向达赖喇嘛提供武器与经费,并组织上万民兵向驻扎西藏的川军进攻。1913至1914年,英国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印度西姆拉会议上搞了一个以英方代表麦克马洪为名的、基本上以喜马拉雅山脊为界的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40年英国乘中国抗日战争之际,侵占了传统边界以北的部分地区。1951年印度政府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之际,再度出兵侵占了传统边界以北的部分地区,包括长久以来西藏地方政府设官征税、以达旺为首府的门隅地区。

19世纪,英法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殖民战争,吞并了缅甸、老挝、越南,之后继续扩张,威胁到中国边境。云南、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近代也受到英法等西方列强的觊觎(图2-45)。而已经掌握长江通商之利的英国则希望通过控制云南以掌握长江上游,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武装侵扰云南边境,蚕食中国领土。法国则于19世纪后半叶多次派遣专业人员对云南矿产资源进行非法调查。

图2-45 清中前期手绘边防图

中缅边界问题有较复杂的历史背景,与英国殖民者有较大关系。清乾隆年间,清廷征讨缅甸,缅人于1788年向清廷款关求贡,订例十年一贡,清廷承认其藩属地位。但此后,清廷并未着力经营缅甸地方,以至于19世纪中叶后,缅甸被西方列强所觊觎。英国占领印度后,积极筹划侵略缅甸,终于1885年攻克仰光,吞并了缅甸。 英国知会清政府时,清政府无计可施,只得承认英国对缅甸的统治,却仍顾及面子,要求缅甸政府继续上贡。1886年7月,英国与中国签订《中英缅甸条款》(图2-46),其主要条款如下:1. 缅甸政府最高大臣继续向清政府上贡,依十年一贡之例;2. 中国承认英国于缅甸的一切权力;3. 中缅边境,皆由中英两国派遣专员进行勘定,通商事宜另立章程。 英国占领缅甸后,清廷内部产生了唇亡齿寒之感,其外交政策上却仍希望继续维持一种传统的朝贡册封体系。 以至于在《中英缅甸条款》签订时,英国曾应允“三端”划归中国,即怒江下游以东地区让归中国、以大金沙江(指伊洛瓦底江)为两国公共之江、在八莫地区勘定一地作为中国立埠设关之地,中国却未将此作为“定论”,而以难以管理为由未予接受。

此后英国接连吞并了介于中缅两国之间的木邦、孟养等土司,并进一步占领了中国腾越厅、永昌府、顺宁府等地的边境地区,清政府始觉划界问题不容再缓。 1894年清政府驻英公使薛福成(图2-47)与英国外务大臣劳思伯力于伦敦签署《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1897年中英又签署《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约附款》,将萨尔温江以东麻栗坡地划给了缅甸,形成了今日镇康、耿马以西的中缅边界。条约同时将今瑞丽县之外、天马关以北的勐卯三角地“永租”给英国。 1898年、1899年的两次勘界又强行将腾越厅境内的虎踞、铁壁等关强行划给了缅甸。以后中缅划定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定河,南段自南卡江至澜沧江的两段边界(图2-48)。

图2-46 《中英缅甸条款》 图2-47 薛福成

图2-48 中缅边界界碑

中缅国界勘定过程中有两段未定界,尖高山以北为北段未定界,南定河以南至南板江口为南段未定界。1900年,英国武装占领了中国片马(今云南泸水西)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地。1901年至1927年英国又陆续武装侵占了片马、古浪、岗房等地。 1941年抗战时期,英国强迫中国政府接受了一条“1941年线”,使阿瓦山区分属于中缅两边,南段大部分地方即依孟连土司府与莽冷间的南卡江界,但今西盟县西部境外的南锡河上游以东的一片地方,本在南卡江界内,为孟连土司管辖,而按照“1941年线”,这一片地区划给了缅甸,阿佤山区原葫芦酋长大部分地区也被划给了缅甸,包括乾隆年间开采的茂隆银厂和今国界线内的班老等地都划在界外。丽江府外原怒族木王地,于清末被英人所占,中缅遂以高黎贡山为界。“1941年线”并未正式树立界碑,故仍称未定界。

图2-49 1884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法国自 19世纪中叶起,大举侵略越南,企图打开通向中国西南地区的大门。1884年3月,法军完全控制了红河三角洲。5月,清政府被迫与法国于天津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也称《中法会议简明条约》)(图2-49),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并声明将北圻清军撤回边界,但未明确时限。 6月,法军集结于中越边境,挑起中法越南战争。1885年2月,法军进犯广西镇南关,广西军务督办冯子材驰援,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清廷却一心求和,于 1885年4月和法国订立《中法停战条件》。清军随即全线撤退,“越南自是遂与中国诀绝矣”。 同年 6月,李鸿章在天津和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中法新约》(图2-50),重申《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清政府承认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同意在云南和广西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并规定进出口货物减税及法国获得未来在中国建筑铁路的特权等。 1886年初,中法双方的勘界代表进行多次会谈,分歧严重。但法方一再胁迫,清廷不得不作出“先勘界,再改正”的规划。双方于桂越段签署《中法桂越界约》,于粤越段签署《中法粤越界约》,于滇越段签署《滇越边界勘界节略》。1887年6月26日,清朝总理衙门奕劻与法国驻华公使恭思当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双方“照两国勘界大臣画定界图,并照以上所画界线,由大清国地方官及大法民主国钦差驻越大臣,选派官员,前往会同办理,安设界牌事宜” ,分别对桂越段、粤越段和滇越段进行勘界改正(图2-51)。1895年,中法签订《续议界务专条附章》,将原属云南的临安府南境的勐蚌、勐赖、勐梭和衙门坡、普方、里方划给法属安南,普洱府属车里宣慰司的勐乌、乌得等地划给法属老挝, 形成现在云南省境内金平县至绿春县间的中越边境;又在大小赌咒河间划一条妥协界线,麻栗坡、都龙、勐峒地划归中国,而黄树皮划归越南,形成今日云南马关县南中段边界。

图2-50 《中法新约》 图2-51 中越边界钦州段界碑 af9BCxIoqaYRH/6cwy+jbeHKlTXptFJEKN+eAoxo0Acqx1+LMGyjWfX095MsBM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