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社会变革需要价值标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大转变。

(一)社会变革冲击人们思想

改革开放既带来了经济社会的日益繁荣,同时也导致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社会思潮也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标尺不一、思想混乱,人们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和迷茫,不利于共同信念的确立。

首先,利益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焦虑”。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结构发生了全方位、大幅度并且是急剧的调整。改革本身就是一次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巨大转变,意味着以往的利益结构必然要发生全方位和大幅度的调整,要重构新的利益格局。这必然会给许多社会成员带来一定的压力。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同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相对滞后,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很突出,民生保障的期望与社会建设的进程存在较大差距,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结构更加复杂,等等,这些都使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难度加大,扩大利益交汇点、提高思想共识度的任务越来越重,民生改善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社会成员对未来可能的不利处境产生程度不同的担忧甚至是恐慌。

其次,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一定的“信仰缺失”。虽说信仰不是万能的,但信仰却是一个社会共同体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信仰事关社会共同体的基本观念、心理状况、长远目标以及民众基本行为方式等方面。民众如果普遍具有一种信仰,那么其心里就会很踏实,民众的内心就会很强大,其行为就会由于有着一种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和坚实的定力而能够禁得住诱惑和挫折,其抗打击的能力就会增强,进而就会少受社会焦虑困扰。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一些社会成员信仰缺失,缺少坚守和定力,在面对诱惑尤其是经济利益诱惑时难免随波逐流,飘忽不定。在各种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的形势下,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使处理好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关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任务越来越重。

再其次,现实问题日益增多,造成了一定的“情绪过激”。当前,我们社会中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有一些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由于即时性的宣传、解释和引导工作没有跟上,从而因为误解加深而导致信任缺失,就容易把本来不是很严重的矛盾和问题看得很严重,容易迁怒于他人他事,从而产生过激行为,进而会加重某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当前,由利益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增多,这些问题造成人们情绪的波动和思想的困惑,政治诉求、价值诉求日益强烈,一些不良社会情绪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催生社会突发事件,使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任务越来越重。

(二)不良思想扭曲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引起了深刻社会变革,而社会变革又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变化,比如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精神的不断增强,从而促使人们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进取。二是消极的变化,比如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崇洋媚外思想、腐败特权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不断滋长,使一些人思想道德败坏和社会风气不正。

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取舍态度。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之间、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的接轨,社会的价值观发展也从一元化日益发展到多元化。但是,价值多元化在带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一是“佛系”思想有所抬头。“佛系”思想是近年来一个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这个词汇的思想来源是佛教的“一切随缘”的思想,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东西,能否得到一切随缘。当下这种心态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变革、转型、发展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讲究风调雨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确定性相对小得多。但是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和强烈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东西让人感觉不能有效把握。很多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当满腔热情遭遇冷酷现实时,在无奈和彷徨之下,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积极引导,就很容易产生安于现状、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甚或自甘堕落的念头,久而久之,就会滋生消极退缩、甘居下游的躺平心态。

二是拜金主义大有市场。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抱定“有钱就是爷”“金钱至上”。这种价值观起源于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由于市场经济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多方面的影响,一些人尤其是部分青年人更加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过于看重金钱在社会资源中的支配性地位,觉得远大理想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于是“一切向钱看”,把获取更多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标,甘愿成为金钱的奴隶。

三是享乐主义滋生蔓延。享乐主义本是出现在18世纪的一种动机学说,是动力心理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认为人的行为由人的趋乐避苦欲望引起。享乐主义主张当前的快乐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人的行为目的是寻求当前的快乐或逃避眼下的痛苦。主要表现有:在指导思想上,追名逐利、贪图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在精神状态上,意志消沉,萎靡懈怠,不思进取,“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的感官快乐和实际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牢骚满腹;在工作态度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出力,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丧失积极进取的活力动力,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在生活方式上,追求物质享受的“贵族化”,情趣低俗,热衷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等等。

四是个人主义较为流行。个人主义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世界观。这种理论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一切个人在道义上是平等的。个人主义一词由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最早使用,被形容为一种温和的利己主义,是—种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的政治、伦理学说和社会哲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个人主义日渐抬头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一些人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社会和他人当作手段,强调追求个人快乐的目标唯一性,满足于直觉主义、感觉主义,缺乏社会责任、回避理性思考。一旦遇到现实的利益问题,他们什么都可以放弃,甚至是自己的灵魂。更严重的个人主义,完全颠倒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自己摆在组织和集体之上,一切都要服从他的利益要求,而他却不服从组织和集体。于是,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掺沙子放水、搞变通打折扣,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执行。个人主义的膨胀必然会导致目无组织、目无法纪,逐步滑向违规、违纪、违法的深渊。

(三)正确理念亟需培育树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的社会意识又会反作用于人的社会存在,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实践效果。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才能正确选择人生的道路、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才能去积极创造与享受物质财富,并能产生正确的幸福感而愉快一生。反之,错误的思想理念则会让人生走上歧途,带来痛苦和挫折。

“佛系”心态会使人们丧失原则,随波逐流。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追求,没有理想追求就只会浑浑噩噩地度日,就容易走向虚无。“佛系”这种随意的生活态度,就是缺乏理想追求的表现。“佛系”随意的生活还会导致对规则的无视。自然界中的事物从生长到发育再到灭亡,都要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为了自身社会能有一个良好稳定的秩序,从而长期发展下去,也制定出了一系列规则制度。如果我们对规则也采取随意的态度,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得来的。在新时代,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积极破除消极被动的“佛系”思想,用自己的奋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拒绝慵懒,拒绝得过且过,撸起袖子加油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拜金主义危害严重。从人的发展来看,拜金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剥夺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把人降低为金钱的奴隶;从社会来看,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社会。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修身和勤俭持家,从来反对金钱至上和骄奢淫逸。“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被金钱迷惑双眼、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和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难以发展进步的。继往开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我们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去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享乐主义造成人们精神颓废。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造成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人们用一切手段追求享受,用一切办法刺激自己的感官,必然造成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使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更加紧张,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都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就必然各自为己,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享乐主义滋长和蔓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只能带来虚假繁荣和倒退,助长玩物丧志的风气,最终葬送已有的文明成果。艰苦的环境往往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当然,我们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彻底摒弃享乐主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不懈奋斗。

个人主义处处都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最优先的位置,一切从自己而不是集体的利益出发,这种个人主义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扭曲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私欲恶性膨胀。个人主义者心中只装着自己的小九九,而党和人民利益却没有半点位置,不知有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是一种削弱组织、削弱战斗力的销蚀剂。党章写得明白,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先烈们正是怀着这样大公无私的信念追求,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义无反顾走上了革命道路;“人民楷模”王继才式的先进模范人物正是依靠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力量,才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夙兴夜寐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通过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用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同个人主义思想作斗争,彻底改造主观世界,牢记一切为了党、一切为了人民,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另一方面,必须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为克服个人主义的法宝,坚持严字当头,对违反党规党纪的个人主义行为从严查处。通过这些措施,让党规党纪才会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个人主义才会无所遁形。 vJyD5zH9k6XSeinlmG2wSa85/en1BnwRNWl3m2y4eVTHgraKK4uBoufKVKYmPj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