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栖霞乡师与陶行知的教育实验

南京是六朝古都,建城将近两千五百年。它北临长江,东倚紫金山,曾被诸葛亮誉为“龙盘虎踞”。唐朝李白、刘禹锡,宋朝王安石,元朝萨都剌等各路文人墨客都有风雅的诗句颂扬这座名城。辛亥革命后,南京成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国都。北伐后,蒋介石把国民政府的都城也设在了南京。因此,说南京是中国近代的政治中心并不为过。除此而外,南京又和韩家有世代深厚的渊源。韩家祖上明代随李自成农民军征战,离开河南南阳老家,后来就落脚金陵秣陵关,到清末曾祖父跟随建都天京的太平天国农民军,又驻扎天京城。最后,又远走他乡,避居如皋小城。从童年时起,父亲就从家人口中知道遥远的金陵、天京和南京,那是祖上曾经的故乡。

父亲初到南京求学时,在北郊栖霞山下,还有一所叫作栖霞乡师的学校。它是在陶行知 先生的晓庄师范被勒令关闭之后,由深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影响的黄质夫 先生,在南京中学栖霞乡村师范科基础上成立的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也简称栖霞乡师,在此继续推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当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文章《我和行知先生》中,翦伯赞先生写道:

我第一次见到行知先生,是在晓庄师范。在我见到他以前,我想象中的行知先生不过是杜威博士最好的一个中国学生,和其他穿西服、说洋话的洋学生恐怕没有什么区别。他所办的晓庄师范也不过是一个变相的教会学校,和其它制造洋奴的教会学校怕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当我见到行知先生时,他话并没有夹一句两句洋文,他身穿的并不是洋装,而是一身土布的学生服。再看晓庄师范里面,并没有礼拜堂,这里的学生也看不到一个花花公子、摩登小姐,尽是一些农民子弟。从这时起,我才改变对行知先生的看法。

黄质夫先生提倡“专业训练与生产劳动训练并重”的新派教育,礼聘优秀教师,重视劳动教育,严格生活管理,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栖霞乡师进行实验性教育。虽然陶行知和黄质夫两人都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但在实践上,两人又并不完全相同。温大勇先生在《陶行知与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更将陶行知和黄质夫两人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

陶氏强调生活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要紧紧围绕着生活。而黄氏则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生产教育为领域,生活教育为境界。

栖霞乡师开办,一时好评如潮,不少来自各方的有志青年前来报名。该校在开学前的暑假,举办几期一周长短、试读性质的免费短训班,粗茶淡饭,日出而起,劳作操练,也为当时一种新颖的招生方式。

在暑假中,父亲也好奇地来到栖霞乡师。其时正有学校暑假试读班开班,十分吸引人,父亲报名参加,体验新式教育。一期读下来,劳作体训十分辛苦,授课教法也颇前卫。但在当时,却和父亲期望和熟悉的教育方式差别太大,让父亲感到难以接受,当然最后父亲还是去上了中大实校。虽说如此,但心里也留有遗憾,有些感觉没有跟上潮流的自责。

到了近五十年后的1982年下半年,父亲前来南京开会,会议地点就在北郊栖霞不远。这让父亲有机会重游故地,但此时非彼时,早已面目全非了。父亲在日记里写道:

上午马杏垣 说,我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未几出发观察栖霞山地区,剖面甚清晰。中午在红景饭庄吃饭,饭后他们到栖霞寺参观。我便问一位老太太,得知过去栖霞乡师即今栖霞中学。

五十多年前,我曾来此,餐风饮露,辛苦备尝。我到校园浏览一周,昔日房屋依稀可辨,往事历历如绘,真是一场有趣的经历,语云“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幸然信然。尔后,游栖霞寺及舍利塔不克,由于破败不堪,无心观赏,匆促登车,返招待所。

面对乡村启蒙和普及教育,栖霞乡师推行的教育实践,有它的积极性,但教育方式区别于当时普通中学,因此也有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实际上,1949年后在偏远乡村地区开办的不少农业中学和乡村小学,就采用了类似的教育形式。甚至在高等学校的办学上也一度进行了尝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在江西共青城开办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开办的八一农垦大学。在当时的环境下,强调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正规化起来,并真正担负起大学培养教育的重任,两所学校都加强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改变了一度体力劳动占重要比重的现象。

不过,作为早期勇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改变当时落后教育面貌做出的努力却是十分可贵。几十年后,在工作之余,根据自己多年的经历和认识,父亲曾写道:

陶行知先生是解放前一位平民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我们不尽同意,但是他一贯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精神值得称赞。我没有见过这位教育家,据说他的修养很好。郭沫若先生记载:“他处世接物,诚恳和易,十分耐烦。说话作文也蕴藉幽默,他的修养功夫确实是做到了忘我的地步”。

有一个日本人,1945年被解除武装的青年士兵斋藤庆男,原是日本东洋大学文学部学生,毕业后被征入伍来到中国。回国后再次进入大学,立志研究陶行知著作,收集到《陶行知诗歌集》。1957年又得到《陶行知纪念文集》和《陶行知论文选集》,他做了很多工作。他认为陶行知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一生精力放在教育上。他认为陶行知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一个人对待工作能够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地去做,诚恳地做人,够得上为人师表,确是不容易的事。这也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无私、忘我,就可以做出成绩来。 eayl1xb6PMhtec3hF90ESPHGfpBNsYeDcjdOsy9l1yNdV59rJGPv0moyHRy/hBM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