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皋,尊师重教是有历史的。如皋学子最敬重的人物,首选无疑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孔子虽没能踏足如皋,但他的影响却有如阳光普照;在孔圣人之后,当仁不让的就该是北宋时期的范仲淹 和胡瑗 ,他们两位的影响虽不及孔子,但都和如皋本地直接有关,如沐浴甘霖,倒是感觉更具体了;到了后来父亲就学时,身体力行,造福于家乡教育的乡绅名士沙元炳 先生功在人心。
北宋范仲淹是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读书人大多知道《岳阳楼记》,此文的作者便是范仲淹。范仲淹是苏州吴江人。吴江与如皋隔着长江,算是近邻。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蜿蜒绵亘三百余里的“捍海堤”,加上后辈的延续和加固,担负起了“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重大使命。历经千年风雨波澜,北起阜宁,经建湖、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东、南通,抵启东吕四港五百八十二里的长堤,保一方安宁,让如皋百姓世代受益。此外,范仲淹还荐举如皋的胡瑗,并让自己的儿子跟其受教。及致日后,范家还有子孙世代居于如皋。
胡瑗生于如皋,初时在家乡读书,后赴京任国子监直讲,主持太学,并成为皇太子的老师。胡瑗一生从事教育,是北宋著名教育家,后世又因其祖籍为陕西安定堡,而尊称其为安定先生。晚年时,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率先提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
胡瑗的论述,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带动了地方教育。如皋小城也因为多年承袭孔孟之道和胡瑗兴学施教的传统,尊师重教,不少学校办学有很长的历史,并有相当的水准。韩家虽然是如皋城中的平民之家,却也有自己的治家之道,有些认定的道理和上进的正途当作目标。曾祖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对儿孙的教育却极为重视,他知道只有读了书,识了字,才能让人掌握本领,才有机会改善自己的运道。其实,这也是受周围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影响,算是潜移默化下的社会意识使然。父亲曾写道:
我很小的时候,总记得银白胡须的祖父“胡子爹爹”,他勉励幼小的孙子好好学习,做一个有能力为社会做事的人。由于祖父的教育,大哥从小刻苦向学,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京江小学,拿回小银盾奖牌。祖父的喜悦和鼓励的话,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大哥为榜样,二哥和我不再贪玩,好好学习。以后,二哥和我也同样以优秀的成绩分别毕业于安定小学和如师附小。我依靠祖父,以及学校的奖助金,基本完成小学教育。祖父去世后,初中在二哥,高中在大哥的帮助下,完成中学学业。
家中排行大些的三个姑母,虽然领会极快,记性也好,但因家境所迫,加上当时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除了小时候在家中诵读有限的诗文,均没有机会上学。稍大些,学些女红和持家的本事,就早早地出嫁了。
省下的机会,家里想着尽量让三个男孩受些教育。大伯父韩德培从小学习用心,成绩优异。在家乡京江小学毕业后,转读如皋师范初中,以后考入南通中学就读高中。高中毕业后,在家人、亲友和老师的支持帮助下,特别是如皋师范刘企苏老师的节衣缩食、解囊相助,大伯父得以就读浙江大学,后又转往中央大学,并从法律系毕业。毕业留在中大后,考取庚款公费留学加拿大和美国。留学回国后,执教武汉大学,成为著名法学权威。
二伯父韩德溥在三兄弟里承上启下,懂事顾家。他小学在家乡安定小学读书,勤奋好学之外,一手好字,更深得师长的喜爱。只可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小学结业后就到邻县东台当学徒,心酸地离开学校,早早地走上了社会,之后再没有进学校学习的机会。但二伯父的好学上进却不因此中断,他特意转往书局,工作之余,博览群书,以史见长,曾出版过几本书。二伯父更因为自己的坎坷求学经历,对父亲格外关心。他鼓励父亲好好学习、努力上进,让自己的求学梦想在父亲身上实现。
在家庭的影响下,身体瘦弱、让家人操心的父亲,最初就把去上学、学知识,作为向正常孩童看齐的向往和追求。韩家承袭好学勤读的民风,体现在曾祖父注重儿孙教育,并在重重困难下,勉力操心孙儿的求学之路。除此而外,家中另一位重视教育,并鼓励上学读书的重要人物是父亲的三舅舅、祖母的弟弟培安法师 ,他因早年家境贫寒,从小就被送入佛门为僧,并已一步步做到泰州光孝寺住持和泰州佛教协会会长,在当地佛教界已有很高声望。他关心自己已逝姐姐的孩子,以自己的经历,极力主张外甥们读书受教。但因三舅爷出家为僧在外,又有佛教事务在身,回到家乡一次非常不容易。
在父亲五六岁时,三舅爷培安法师曾回过家乡一次。父亲还记得三舅爷来到家中,俯首亲切地摸着他的头,问他长大了要做什么?那时,大伯父、二伯父都在上学念书,因为书读得好,受到亲友、邻居的称赞,让父亲十分羡慕。因此,父亲说:“我要读书”,三舅爷听了十分高兴,他从袋中摸出一枚银币放在父亲手中作为礼物,鼓励父亲将来好好读书。这让父亲深受鼓励。父亲曾在日记里写道:
记得东门观音庵(是否叫此名,年代久远,已模糊),我小时曾去过,凯元法师系三舅舅师弟,系该庵住持,人厚道。他曾说过:“常惺 系如皋人,年青时曾受到培安和尚栽培和提携。”
三舅舅我仅见过一面,我表示要上学,他说“有志气,好”,勉励我。他的话对我起到促进作用。一直多年,没有忘记三舅舅。去年我和新民到泰州光孝寺凭吊、上香,向三舅舅致敬意。
三舅爷的鼓励和家人的督促,让父亲受到点拨,更知道读书的光荣。虽然日后由于身体和家境的原因,父亲家乡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不但入学起步就晚,还曾两次中断。从1924年初小开始到1935年初中毕业的家乡求学之路,九年的课程,父亲前后时断时续用了十一年时间。但三舅爷的鼓励,父亲一直记忆在心,并从三舅爷身上感受到了祖母的亲情。后来,三舅爷在反抗泰州当地乡绅侵犯庙产的抗争中,被人下毒身亡,让父亲心伤。而祖母娘家家境贫寒,除了三舅爷外,四舅爷陈宽荫先生同样也被送入佛门,取法名若真。后因四舅爷勤奋好学,得到寺里培养,研究佛经,并前往北京大学求学。学成之后,四舅爷曾留学印度加尔各答及法国巴黎等地。归国后,曾兴办佛学博物馆,研究佛学。解放初期,宗教活动有所限制,四舅爷一度执教于安徽大学。后被赶回家乡如皋,先教中学,后被发配乡间编织芦席。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四舅爷孤苦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