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阳明题金山诗

明成化八年(1472),王阳明出生,不过阳明的第一个名字是云。他的起名很有传奇色彩。王阳明尚在母腹时,其母郑氏怀胎十月后依然不见生产迹象。阳明祖母岑氏梦到一位仙人在云中鼓吹作乐,仙人一路来至岑氏所居房屋的屋檐下,将一小儿递至岑氏怀中。后来阳明出生了,岑夫人向祖父竹轩公说起此梦,祖父感到十分惊异,当即决定以云字为阳明命名,故王云为阳明的第一个名字。这段故事为乡里百姓津津乐道,纷纷将阳明出生时的小楼称作“瑞云楼”。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获授刑部主事,后官至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等,谥号文成。

出生后的小阳明寄予了家人殷切的希翼,但小阳明贵人语迟。阳明祖父在其他人的建议下,将小阳明的名字由“王云”更改为“王守仕”,希望小阳明能健康成长,日后成器。改名后的某日,小阳明于家中高声背诵祖父曾读过的书中语句。竹轩公甚为惊讶,因自己从未特意教授孙儿书中内容,只是偶然吟诵而已,便问小阳明何以背记流利如此。不料阳明说:“过去孙儿虽然并不开口说话,可是在祖父读书时,我在一旁默默听着,便已经都暗中记住了。”可见阳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聪慧敏锐如斯。

成化十七年(1481),阳明10岁时,父亲王华殿试第一,状元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此前小阳明一直居于浙江老家,父亲自赴京城为官后,不仅将祖父竹轩公接至北京奉养,同时将小阳明也一同带去京城开阔眼界,悉心教导。竹轩公携孙儿一路北上,路过镇江金山寺时,情绪高涨的竹轩公与宾客喝酒正酣,打算乘兴赋诗一首,然而一时难成。不料,年方11岁的小阳明在一旁赋诗云:“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在场客人闻声无不大为惊异。意犹未尽的宾客又命小阳明赋一首蔽月山房诗。阳明也并不扭捏,当即大大方方、从容不迫地随口应声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两首诗皆足以展现小阳明超凡的胆略与气魄。

图1-3 王阳明题诗

12岁时,小阳明至京就塾念书。因其生性洒脱豪迈,潇洒不羁,父亲王华时常心怀忧虑,唯有祖父竹轩公理解这个才华横溢的孙子,对他予以充分的包容。小阳明时常对着圣贤之书静坐凝思,曾问自己的塾师道:“何为人生第一等要事?”塾师回答他说:“唯有读书登第罢了。”阳明似乎并不满意这个答案,怀疑地说:“登第中举恐怕并非人生第一等要事,或许用功读书,学习圣贤方是。”父亲王华听到小阳明如是说,笑着对他说:“你难道想要做一个圣贤吗?”

阳明在塾师处读书期间,曾跟随塾师出游,从杏花春雨的江南一路北上,辗转至铁马秋风的塞北,小阳明见识了祖国疆土的辽阔,更大大开拓了眼界,襟怀为之更加宽广。15岁时,阳明出游,行至居庸三关处。他眼见居庸关两旁层峦叠嶂的雄奇山势,远望辽远壮阔的长城堡垒,不禁吊古怀今,顿生豪迈之情,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这段时间的阳明沉迷于任侠军务,修习弓马骑射之术与兵家谋略之法。阳明悉心询问长城关外居住的诸民族种群部落,研习御敌护边之策,更将习得的军事知识付诸实践,日日骑马纵横驰骋,追逐骑射,如此月余,方兴尽而返。

一日,阳明于睡梦中拜谒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庙宇。马援为东汉开国功臣,东汉建立后,虽已年迈,却仍为国请缨征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取得赫赫战功。醒来后的阳明思绪腾涌,当即援笔赋诗云:“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其时明朝社会上下动乱纷起,颇不太平。在阳明出世之前,既有石英、王勇之流作乱,秦中一带又有石和尚、刘千斤等人作乱,阳明出世后朝野依旧不安宁。年轻气盛的阳明屡屡意欲为朝廷献书建言,愿意为国分忧,一展韬略,领兵平乱。小阳明此时的种种“出格”之举令持重端谨的父亲王华深为忧虑,他时常担心自己看顾不严,以致儿子闯出什么祸事来。王华时常约束阳明言行,对于小阳明的从军梦更是严厉制止,斥责儿子狂妄,阳明方才作罢。少年对于金戈铁马的热爱虽然暂时被父亲压制,这段经历却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日后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弭平藩王朱宸濠叛乱奠定了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 5p9LAnl8+g3T0m5jih4rVhcaIYpZg/B+SxlIfP4rYc1iVlNo8fUpTNMf7xmRe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