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郏亶父子究心水利

今天苏州昆山有一个名叫“郏店”的地方,旧名“郏家桥”,相传因北宋苏州水利专家郏亶、郏侨父子居住于此而得名。

郏亶(1038—1103),字正夫,太仓人。出生于农家,从小对苏州农田水利有兴趣。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刚到及冠之年的郏亶考中进士。他一开始被授任为睦州团练推官,知杭州于潜县。然而郏亶志在水利,并未赴任,而是返回家乡实地考察太湖一带的山川河流,寻求解决苏州水患的良方。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主持推行农田水利法,宋廷向全国征集兴利除弊之策。郏亶便将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总结成文,上奏了《苏州治水六失六得》《治田利害七论》,提出治理苏州水患的计划。宋代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兴起了围湖造圩田的做法,田水矛盾日益凸显。再加上宋代浙西重漕运、轻水利,旧有的水利设施缺乏维护,逐渐损毁,导致水害频仍。而前来治水的官吏不熟悉吴地地理状况,难以推出卓有成效的措施。郏亶的治水方略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因地制宜,高、低乡分区而治;治田先于治水,田水相辅,顺应圩田发展趋势。

郏亶总结了苏州的水文条件与前人治水得失。首先,苏州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这导致虽已开渠导水入江海,但出水口遥远,地势高。水少时,江海之水反而倒灌进来,因此之前屡屡兴工也总是徒劳无功。而且高田患旱、低田患涝。之前的水利工程只知治水而不知治旱,不利于旱地农业发展。其次,苏州旧有的堤岸设施设置不合理。昆山、常熟、吴江地区,水被堤岸阻隔于塘内,无益于农业灌溉。而松江情况则正相反。松江是苏州重要的泄水道,然而地势平坦、河道曲折,又缺乏堤岸导流,导致潮水无法汇入江中,漫泄成灾。此外,以往官府为治水而限制圩田,郏亶则认为苏州的圩田规模并没有达到危害环境的程度,围垦拓殖利国利民,不应废止。

接着郏亶提出了自己的治水方案。对于苏州东部的高田,郏亶提出修造(浚疏)纵横交错的塘浦,形成灌溉水网。塘间设置堽门、堰门、斗门来调节水势。对于太湖沿岸的低田,郏亶主张效仿吴越国时期高圩深浦的措施,“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在浦、塘边则高筑堤岸。这样既能分担太湖的水势,又便于引水溉田。在高地与低地之间,也通过堰闸、斗垾连通,可以开闭调节。旱时截水供应高地灌溉,涝时防止高地之水泻汇低地,减轻低地排洪负担。

治水不仅要攻克技术难题,还需解决水权分配导致的社会问题。有的租客乐于让河水淹没田地,以利休耕增产;有人为捕捞鱼虾破坏堤岸;有些农户不愿意为修造堤岸让出田产;更有因贫富不均、公私相吝而互生龃龉的情况。为使水利设施得到长期维护,郏亶主张因势利导、抓大放小,提出了“兴役顺贫富之便,取浩博之大利,舍姑息之小惠”的理念。郏亶的治水策略是建立在充分考察苏州地理水势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科学性。最大的特点就是“治水先治田”,将开拓农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富民富国作为首要目标,这与农田水利法的理念相吻合。王安石对他大加赞赏,让其提领两浙路兴修水利。

郏亶虽然已在奏疏中备述兴工面临的阻力,但实际情况更甚于他的估计。郏亶的治水方案极耗人力,预计“度用十万夫”。他从六郡三十四县每家每户征调人力,要求他们同时开工。百姓不堪其扰,纷纷逃走。一些激愤的民众还闯入郏亶宅院,喧闹斥骂以表抗议,连郏亶的帽子都被闹事者打落在地。朝廷中也出现了反对意见,次年郏亶便被罢免了。

郏亶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回到家乡后,他将居所之西名为“大泗瀼”的积水田地当作试验田,修造了圩岸、沟洫、场圃等,实践奏疏中的设想。经他改造的田地产出丰厚,可见其构想具有可行性。他又将试验田绘成图册进献,再次被起用,历任司农寺丞、江东转运判官、温州知州,后被召为比部郎中,但未赴任便去世了。郏亶将他关于水利的著述编为《吴门水利书》四卷,俗称《郏亶书》,今已佚失,幸而书中两篇奏章留存至今,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水利思想。

图2-2 郏亶《上水利书》书影

郏亶的儿子郏侨继承父志,也醉心于太湖治水事业。郏侨,字子高,又字乔年,晚年自号凝和子,生卒年已不详。郏侨有才学,受到乡里推崇,被称为“郏长官”。少时曾跟着王安石学习,受到器重。郏侨续辑《水利书》,因袭其父亲详考地势、因地制宜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郏侨的学说以导水分流为核心,而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太湖流域,提出“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为腹内畎亩之患”的主张。他分析道:太湖蓄积十县之水,汇集了江南诸郡、润州诸县、余杭一带及湖州古震泽的水源,而古时的三条泄水道如今只剩下水道不畅的吴淞江。因此,要解决太湖下游苏州一带的水患,必须首先疏浚太湖上游的来水,减少太湖的蓄水量。他仔细分析太湖诸水源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导流方案。在太湖西北,或设堰,或开浦,或浚水道,把江宁、润州、常州的水源导向他处。在东南,则一方面阻碍秀州、杭州之水流入太湖,另一方面于苏州置桥梁、开浚吴淞江,引太湖水入海,筑石塘、堤岸、水堰,抵御江海波涛倒灌。对于以往治水的难点,郏侨也提出了见解。开挖的河道日久积沙,无法长期维系,郏侨指出关键在于设置闸堰防止海水涨潮带来泥沙。为避免导水引流淹没民田,郏侨强调必须高筑圩田、种植树木,作为堤防。郏侨的治水方略将整个太湖水系纳入蓝图之中,布局更为宏大,可惜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

郏氏父子的水利思想成为后人治理太湖的知识宝库,人称“自宋以后,凡言江南水利者多祖郏氏”。他们究心水利的精神也被后辈奉为楷模,清人龚自珍辞官后仍怀济世之心,进献吴中水利之策,作诗:“太湖七十溇为墟,三泖圆斜各有初。耻与蛟龙竟升斗,一编聊献郏侨书。”便是自比为郏侨,表达了有志于苏州水利之愿。 FFSgRNr5qh4VuAUXsabJP/GsO4rliaWSaRNJXta5hbSde4m02Sw6MQvh8MYndN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