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安徽徽州大阜潘氏二十四世潘仲兰因为经营盐业经常往来于苏杭,就寓居苏州南濠街,成为新苏州人。他的儿子景文就出生于苏州,自此潘氏正式定居苏州,在苏州开枝散叶,绵延不绝。潘氏家族经商的同时,重视教育,立志举业,渴望在科举上获得成功,改换门庭。潘家至第五代潘奕隽时,终于如愿以偿,出了苏州潘氏第一个进士,开始踏入官场。有清一代,潘氏一族刻苦勤读,努力向上,共出了9名进士、32名举人、21名贡生、142名秀才,在文学、金石、书画、慈善、古物收藏以及官场政坛等领域取得骄人的业绩,成为苏州乃至江南有名的簪缨望族。
潘景文因为商籍(明清时期为客籍商人在经营地专设的户籍)故隶浙江,亦商亦儒,于康熙五年(1666)以第三名的成绩考进杭州府学,次年成为岁贡生。其子潘兆鼎、孙子潘暄、曾孙潘冕时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不断奋进在举业路上,屡上考场,却一再名落孙山,止步于贡生,但他们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从乾隆三十四年到乾隆六十年(1769—1795)短短26年里,潘奕隽、潘奕藻、潘奕基与潘世恩、潘世荣、潘世璜两代6人,4人成为进士(其中潘世恩为状元,潘世璜为探花),一人成为举人,一人成为附贡生,一跃而成苏州科甲新贵,从此吴中言科第人文之盛者,“必以潘氏为称首”。江苏巡抚李鸿章为潘世恩幼子潘曾玮宅第题写“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匾额,这是潘氏一族科第繁盛而尤以清要之职翰林为荣的真实写照。特别是潘世恩从读书郎成功转型为朝廷大员,获赏御笔“熙载延祺”“三朝耆硕”“琼林人瑞”匾额,作为四朝元老,生前身后极尽荣华,被称“大清第一有福之人”。及至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依旧如前辈那样刻苦读书,积极进取,长期执掌朝政,成为晚清名臣,与两代帝师常熟翁同龢齐名,世称翁潘。潘氏一门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训,更离不开他们的执着与勤奋。
潘祖荫(1830—1890),字东镛,号伯寅,又号郑庵,潘曾绶之子。祖荫周岁试周时“捉笔与印”,这意味着他将来是一个用笔书写和用印有权的人物。父亲潘曾绶欣喜地咏诗记录这一时刻:“古人重试周,将以观所取。今日陈晬盘,珍玩列左右。一手笔如椽,一手印如斗。高堂笑颜开,谓可昌厥后……吾儿眉眼清,聪明渠自有。吾儿头角高,定可卜寿考。传家有赐书,责之三不朽。”祖辈、父辈的欣喜与展望之情,都寄托在了这首《十月六日儿子祖荫试周》诗中。由于祖荫长得眉清目秀,又聪慧异常,潘世恩尤其钟爱。祖荫的母亲汪纫兰属于贤妻良母型的才女,既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又对他的为人处世与学业方面进行严格教育,时而亲自督课,规范他的言行,务令他循规蹈矩,不稍姑息。潘祖荫4岁那年第一次回到苏州老家,伯父潘曾沂十分喜爱他,称他读书做事眼明心细,加以培养,前途不可限量。潘氏严格的家教规范着潘祖荫的言行举止,而文化教育则不断丰富他的知识,拓宽他的眼界,为其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岁时,家里就为他聘请业师,胡清绶、沈庆藩、沈祖望、陈庆镛、王嘉福、陆增祥、钱世铭、朱锡绶、曾国藩等一批名臣都先后做过他的老师,其中朱锡绶教他八股文、书法和骈文诗词门径;曾国藩教他《说文》研习之法,告诉他治《说文》当先看段玉裁的注第十五卷及小徐《通论》,并熟读部首,然后再阅读《毛诗故训传》。扎实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应试教育,使潘祖荫迅速成长。他17岁时以国子生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19岁时,因祖父潘世恩80大寿,被恩赏举人;21岁时,考取国子监学正、学录;23岁时,踌躇满志参加会试,中式第九名,复试二等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三名,荣膺探花,朝考一等第四名,授职翰林院编修。从此,潘祖荫追随祖辈、父辈的步伐进入官场,最后官至刑部尚书、军机大臣。
图1-11 苏州潘祖荫故居
潘氏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年仅10岁的潘祖荫“性喜读书史”,这一爱好伴随一生。因为他对古籍孤本和金石鼎彝的偏爱,便有了滂喜斋与攀古楼。而他对金石的兴趣,则与经学大师高官阮元有关。潘祖荫8岁时,随家人拜访阮元,阮元赠他齐侯罍拓本,祖荫“始知金石”。15岁时,祖荫成为陈庆镛弟子,“始为钟鼎文字之学”。因缘际会,祖荫一生与金石学结缘,建攀古楼,收藏大盂鼎和大克鼎,这两件顶级名器与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或许这是阮元与陈庆镛也始料未及的。而滂喜斋收藏的古籍珍本琳琅满目,鉴赏家吴大澂、汪鸣銮成为潘祖荫收藏的得力助手,《梁溪先生文集》《孙子算经》《诸儒鸣道》《侍郎葛公归愚集》《国朝诸臣奏议》等珍贵宋刻本先后归于滂喜斋,这些大部分被潘祖荫的学生叶昌炽编入《滂喜斋藏书记》。滂喜斋刻书颇多,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潘祖荫过世后,包含古籍秘笈与金石鼎彝在内的所有遗产均由弟弟潘祖年继承,又因姻亲关系,潘祖荫的不少藏品成为侄女婿吴湖帆的珍藏,如宋刻《梅花喜神谱》,流传有序,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