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郊雨初霁,桑者意闲闲。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山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暮春东皋望,归来自闭关。”这首《冲麓村居》描绘的是皖南徽州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冲山南麓冲田村的秀美景色。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适合耕读传家的灵秀之地,也是清中叶江苏著名贤吏齐彦槐的家乡。
齐彦槐(1774—1841),字梦树,号梅麓,又号荫三,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曾任江苏金匮(今属无锡)知县、苏州府同知。他颇有经济之才,在漕粮海运、疏浚河道、抗旱救灾等领域均有所主张,有所策划,有所作为。他还有科技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制造了龙尾车、恒升车、斜晷、中星仪、天球仪等仪器,在改进农田水利设施、创造天文仪器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齐彦槐的家族婺源齐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始祖齐士宽,北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为政果敢坚毅,笃行廉洁,致仕后归隐于婺源,繁衍千年。祖父齐兆玞博学好善,治家严肃,因多次科第不中,弃儒从商,往来江、浙间,以余资供养子侄求学,居乡倡兴文会,鼓励后进,在当地颇有声望。他曾告诫彦槐:“人生书不可不读,第不可不登,而官可以不必作,即作亦不可久。造福者官,造孽者亦官也。”日后齐彦槐在仕途光明之时毅然辞官,急流勇退,即与祖父的训诫有关。
彦槐之父齐翀,字雨峰,学有所成,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广东始兴、高要、电白等地知县,南澳、潮州同知等职,为官以除暴安良为首务,所到之处无不兴学校,行保甲,平讼狱,深受百姓爱戴,著有《雨峰诗钞》8卷。齐翀在广东为官期间,时常与留在家乡的父母书信往来。在家书中,齐兆玞殷殷嘱咐,告诫齐翀要廉洁、节俭,齐翀则劝父母不要过于劳累、不要过于节省,老人却回复称节俭是美德,劳动可以强健身体。从中可见齐氏家风中的孝道、廉洁、节俭和励志。优秀的家风也深深影响了齐彦槐,他27岁时手书一副楹联赠予即将远赴云南为官的友人,其中提到的“霁月家声”“廉泉官迹”,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是对自身的勉励。他作为贤吏的优秀品质就是在良好的家风中培养而成的。
图1-10 齐彦槐手书对联
齐彦槐出生于父亲始兴县任所,后随父辗转于广东各地。在父亲的关爱下,彦槐自幼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诗书熏陶,加之天资聪慧,7岁入塾读书,当年就能够作文了。9岁时,随父前往南澳。抵达官署后,齐翀想考验彦槐,指着窗户说“窗台似棋盘”,令他属对。彦槐想起进城时,看到城墙呈锯齿状,便应声答“城墙如锯齿”,展现出细心且机智的一面。齐翀在南澳任上曾为一名羁押三年的囚犯平反冤案,这名囚犯为报答重生之恩,将家藏的一幅董其昌书法赠予齐翀。相传这幅字是董其昌经人指点所书,一字一珠,光若金粟,十分珍贵。齐翀爱不释手,临摹数十本,又告诫彦槐日后好好保管,无论如何不要售卖。在父亲的熏陶下,彦槐的诗书功底大为长进。
不幸的是,齐翀在彦槐11岁时便过世了,由于为官清廉,家无余资,只留下万卷书籍,齐家随之中落,由盛转衰。彦槐跟随母亲俞氏回到婺源老家,常年饭菜粗劣,全身穿粗布衣服。齐母课子严格,每晚一边纺织,一边监督彦槐读书,见彦槐稍有松懈就严加训斥。在母亲的监督下,彦槐于书楼中刻苦读书,小有所成,14岁补为生员。冲山一带俗例,新入县学的生员归家时,锣鼓喧天,旌旗开道,邻里夹道欢迎。彦槐年少即中生员,回家途中备受瞩目,围观者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回家后,祖父笑容可掬,拉着彦槐的手到宗祠祭拜祖先。彦槐心中不免有些骄傲,沾沾自喜,又因琐事与姐姐负气争执。齐母极为生气,杖挞他数十下。邻人劝解说:你儿子考中生员,为何还要打他?齐母答复说:“我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亲的志向与事业,如今侥幸考中生员就洋洋得意,我此生无望了!”此后,对彦槐的管教更加严厉。
少年彦槐喜好吟咏,15岁与远亲监生齐彦移结成忘年之交,所作诗文常令齐彦移击节叹赏。21岁时,以诗拜谒江南诗文大家袁枚,袁枚读后,惊为旷代逸才,认为他日后定将出人头地。24岁,跟从古文大家姚鼐学习桐城文法,诗文体思深沉,守律谨严。尽管文采斐然,但齐彦槐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至嘉庆九年(1804),他已9次乡试落第。幸好在当年,彦槐受到安徽学政汪廷珍赏识,被点为安徽优贡第一名。汪氏赞誉彦槐说“皖省人才,当让此生独步”。齐母得知后,非常高兴,但又勉励彦槐道:“科名得失,命也,士生得一知己,可以不憾。儿虽屡困场屋,而得出于当代大贤之门,幸矣。宜益自树立,毋负汪公知己。”
历经10次乡试落榜,齐彦槐终于在35岁时考中举人,次年连捷高中进士,年近不惑而被任命为江苏金匮知县。江苏官员多一时之选,齐彦槐初登仕途即被派往江南财赋重地,足见朝廷对他的重视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