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估衣街倪家巷,诞生了一位后来名垂青史的人物——汪廷珍。
汪廷珍(1757—1827),字玉粲,号瑟庵,江苏山阳人,官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嘉庆时为上书房师傅,卒后晋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号文端。廷珍为官将近40年,人品端正,学问渊博,立朝以清正廉俭而著称。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曾名北辰镇。这里出过巾帼英雄梁红玉、文学家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等历史文化名人。河下古镇是运河边的南北要津,两淮盐场的盐和很多南下北上的大宗商品在那里转输,不少来自徽州的盐商大贾也生活在那里。
汪廷珍的曾祖父汪尧仙就是侨居河下镇的徽州盐商。盐商资产丰饶,又崇文重教。天资聪颖的廷珍,幼年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然而好景不长,廷珍12岁时,父亲不幸早逝。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崩塌,一些心怀不轨的族人图谋其家产,母亲程氏多方卫护才得以保全,家道却由此衰落。
父亲亡故后,年幼的汪廷珍与母亲相依为命,遇到灾荒年景,母子二人甚至连薄粥都喝不上,生活十分困顿。有一年除夕,汪家无米为炊,程氏请人去城外追讨欠债,傍晚归来却毫无所得。母子两人连充饥食物都无着落,只能勉强饮上淡茶一杯,食下腌菜数根而卧,度过残年。程氏是个有骨气的人,虽然日子艰难,但从不让儿子对外人提起家中的窘境。她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道:“吾非耻贫,耻言贫,疑有求于人也。”原来母亲并不以贫穷为耻辱,而是以对人诉说贫穷为耻辱,免得人家疑心他们会有求于人。家庭贫穷,母亲受尽人间冷暖,深知社会底层之人谋生立足之不易,因而自立自强,不求于人,却待人大度,真诚宽厚。这一点,深深影响了廷珍后来的为官为人风格。
面对苦难,有的人会堕落沉沦,有的人却踔厉奋发。廷珍便是后者,他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压倒,在母亲的督促下,刻苦读书。他不拘小节,也不呼朋引类。衣冠破敝,不以为意,仍然挺身昂然而过。
邻府兴化县的名士任大椿赴淮上讲学,见到了少年汪廷珍,感叹不已,以国士相期。作为徽派朴学的知名学者,任大椿专治《礼》经,尤其长于名物,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汪廷珍利用难得的学习机会,虚心向他求教,学问日益精进。少年好友兼同窗阮元,对廷珍十分钦佩,称赞他“于学无所不通”,不论是六经子史,还是诸子百家,都深得奥妙。
从古至今,不论是卓尔不凡的文人圣贤,还是赫赫有名的将军英烈,他们的背后通常都有一个伟大而明事理的母亲。可以说,汪廷珍身上严谨细致的作风、刚直不阿的品质,处处离不开母亲程氏的教导。廷珍一生始终谨守母亲教诲,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有人说他像西汉的公孙弘那样衣着寒酸,他笑着回应道:“大丈夫不以曲学阿世为耻辱,而徒然担心因布被之陋被人讥笑吗?”
虽然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廷珍的科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廷珍早早考取了生员,又整整刻苦攻读了十年,才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考上举人,乾隆五十四年时,会试中式,殿试中高中一甲榜眼,后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廷珍立朝为官,风裁严峻,傲然独立,不攀附依傍任何人,出入内廷,同僚相见,无不肃然起敬。他自己解释为人处世风格的原因道:我生平力戒刻薄,凡是贪冒谄谀之事都不忍心去做,只是在守母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