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福建省永定县广泛流传着一个俗语——“独中青坑”,意为独占某项利益。这个俗语起源于青坑村廖氏家族科举事业的成功,该家族在清代共产生七位进士和七位举人,更有“四代五翰林”的佳话,是远近闻名的科举世家。
清代廖氏家族的第一位举人是廖冀亨(1660—1711),字瀛海,晚号清溪逸叟。他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四十七年授为吴县知县。他在任上不畏权势,革弊惠民,深受江苏巡抚张伯行和布政使陈鹏年器重,后因秉公审案得罪两江总督噶礼,被劾去职。去官时,廖冀亨囊中仅有19文铜钱,几乎难以存活,平日清廉为官可见一斑。由于无钱返乡,便寓居苏州,以占卜为生,去世后入祀百花书院。道光年间经世名臣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称赞他:“孤贫力学,睦族敦伦,可为居家者法;清操惠政,约己裕民,可为居官者法。”咸丰年间礼部侍郎长洲(今苏州)人陶樑也赞誉廖氏“真有合于古循吏之风”。
廖冀亨少时家贫,以耕种为业,读书都是利用农闲时间,能够考取功名,出仕为官实属不易。4岁时,祖父设馆教学,冀亨被带入书馆,耳濡目染,听人诵读《大学》《中庸》《论语》等书,7岁已经能读“四书”与《毛诗》。然而由于家境穷苦,冀亨不得不放弃读书而从事耕作,寓耕于读。13岁时,父亲在亲戚家教书,冀亨得到专心读书的机会,然而重温曾经熟读的典籍,却发现早已忘记了内容,只能从头学起。冀亨深知学习机会难得,朝夕课读,十分用功,晚间必讲时文一篇,古文一篇,并背熟日间所学,之后才会休息。每五日一个周期,第五日晚间复习前四日学习的知识。这样坚持了5个月,冀亨的学业有所长进。
一日,他随祖父上山伐薪以贴补家用,正在磨刀,祖父见状,便出一对子:“才子喜担柴,才不才,焉得成才之日。”冀亨听后,不忘继续将手中刀磨锋利,随之对答:“利刀须用砺,利其利,怎不畏利之锋。”祖父闻后大赞。之后冀亨又学习作文,初次作文题目是《中庸》中的“体物而不可遗”一句,父亲的友人熊湘水看完冀亨的文章,一面抚摸着冀亨的头,一面称赞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啊!”又对冀亨之父说:“此子大概会超过你呀!”父亲也望子成龙,答道:“超越我有何难的!”同年,本乡卢鲲浪考取举人,父亲说,他家“银树开花”了。冀亨不解,问此是何意。父亲说,他考中举人,便可出仕,俗称“银树开花”。冀亨深受激励,刻刻以中举为念,读书倍加勤奋。然而不久父亲因病重辞馆,冀亨不得已再度半耕半读。据他自述,一年之内多忙碌于耕耘收割,能够读书的空闲时间本就不多,加之读书时间断断续续,书本内容随记随忘,因而学业进步缓慢。
15岁时,靖南王耿精忠叛清,战火蔓延至永定。冀亨弃文从武,保家卫国,无暇兼习举业。两年后,永定战火平息,其父以《大学》《中庸》为例教授冀亨读书之法。冀亨认真体会,对看书、作文多有所得,自认为学习仅两日,成效已超过两年。18岁那年,遭逢大饥荒,冀亨家更加穷困,虽然耕读相半,仍然不敷家用。祖父和父亲两代人都做过塾师,于是不得已,他也到蒙馆教小孩读书以糊口,兼学星卜诸书。一年多后,祖父、叔父先后去世,其父病中治丧,冀亨也从赶赴道试的途中返家参加丧事。其父说:“你放弃自己的功名,而为叔父送终,也是一宗善事,但我病势日增,何以能见到你的成立?你须勉力,以慰我也。”22岁时,科试不中,随后其父病逝,冀亨悲悼痛切,自觉无颜自立于人世,但想到祖父和父亲的殷切期望,决心发愤图强。他在做塾师的同时,摈弃杂念,行止坐卧,一概以背诵经传时文为功。冀亨耕农与读书结合,学习与攻举结合,以塾师之收入作读书之膏火,度过了他艰苦贫困的少年时期。
图1-8 廖冀亨《求可堂两世遗书》书影
廖冀亨由祖父和父亲教授成长,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后来还为此写下留存至今的家训——《求可堂家训》。在家训中,他提出“四戒”,即戒使性、戒赌博、戒贪酒、戒游手;“四要”,即要勤俭、要谦恭、要慎言、要和气;“四慎”,即慎交游、慎起居、慎闺门、慎祭祀。此四戒、四要和四慎,是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又何尝不是为官之道?正是在廖冀亨的谆谆教诲下,乾隆二年(1737)其子鸿章殿试金榜题名,成为家族第一位进士,开启了廖家科举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