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脊轩两代督学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如此寥寥数语,道出了天下无数读书人心目中的理想书斋模样。此言出自《项脊轩志》,为明代昆山人归有光所作。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任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人称“归太仆”。又因归有光故里位于项脊泾小河之畔,故自称“项脊生”。后世学者多尊称其为“震川先生”,有《震川先生集》传世。

归氏为昆山绵延百年的世家望族。有光曾祖归凤,字应韶,曾任山东城武县知县。祖父归绅,字承宗,号三峰。有光祖父家教极严,有光之父和伯父年过七十,仍像孺子一样终日服侍于父亲左右。有光之父归正,雅号“岫云”,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之句,寄寓了恬淡高洁的志趣。归正乐于以文会友,结社读书,颇有香山洛社之风。有光之母周桂,出生于一个依靠业农致富的殷实之家,16岁由距离昆山县城30里之外的吴家桥嫁至归家为媳。周桂贤惠明理,勤劳善良,在乡间吴家桥娘家居住时便种植棉花,嫁至居于城中的婆家则日日搓麻捻线。她白天劳作不息,夜间挑灯织麻,灯火荧荧,常至夜分而不辍,终日劳碌,不曾歇息片刻。周氏理家十分节俭,冬日炉火烧尽的炭屑从不肯丢弃,而是令家中婢子做成炭团,一颗一颗地摆在台阶下晾晒,以至于“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周氏操持家务之余,饱受多子之苦,在嫁到归家的九年时间里,她先后生育了七个子女,最终存活下来五个。有光为归家长子,上有一位长姊,在家中排行第二。

图1-6 《项脊轩志》(局部)

归有光出世时,曾经显赫兴旺、风光无两的归氏家族已然趋于衰微,江河日下。归有光祖、父接连两代未获任何功名,布衣终身。这个源远流长的诗礼之家,曾煊赫一时的百年望族,竟沦落至只可勉强维持温饱的光景。所幸吴家桥资产颇丰的外祖父时常挂念归家生计,三天两头差人往归家探视,不时送来鱼蟹饼饵等物。乃至归家人听说吴家桥人前来,个个欢天喜地,如同过年一般。有光的母亲周氏深谙“天下之事,败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的道理,将振兴家族、光大门楣的希望寄托于归有光一代。故周氏虽仅仅粗通文墨,却极重文教,敦促子女用功读书,对有光功课要求甚是严格。

有光6岁开始诵读圣贤之书,始知有朱子之学,7岁与堂兄有嘉一同入学。有光聪明早慧,但孩童不免稚嫩,遇有阴天下雨,常有不愿就学之事。有嘉的父母心疼儿子,风雨天常让儿子留居家中,不必去私塾念书。有光羡慕堂兄,更加不愿孤单一人披风冒雨前往私塾受教。母亲周氏教子极严,从不肯纵容儿子,不曾助长孩子因恶劣天气寻机懈怠偷懒的恶习。有严母如此,有光不敢拂逆母命,无论阴晴风雨,日日就学,久而久之,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有光的塾师周寅之先生除了教授有光兄弟“四书”,另授以《孝经》等经典。周氏在有光入塾读书后则更为忙碌,白天操持家务,夜晚在如豆的灯光下一边陪同年幼的有光温习功课,一边纺纱绩麻。琅琅书声伴着咿咿呀呀的纺车声,在寂静的夜晚分外动听。周氏每每夜半醒来,常令有光在黑暗中背诵《孝经》,直到有光熟背如流,无一字错漏,方才欣慰欢喜。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少年时期的归有光不同于寻常儿童那般喜嬉闹、乐玩耍,极早就已显露出过人的沉静好学。

在归有光8岁那年,频繁的生育与连年的操劳令周氏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虽然寻医问药,但病情不仅丝毫未见起色,反而每况愈下,最终憾然辞世,年仅26岁,留下年幼的5个子女。母亲故世后,归有光时刻谨记亡母生前的殷切期待与教诲,不敢于学业方面有丝毫惫懒懈怠。有光的父亲和祖母夏氏对有光的学业同样十分上心,致力于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有光不受干扰,静心读书,归家将一间百年老屋加以修葺,改造成小巧幽静的书房。虽然这间书房仅有方寸之地,只可容一人起居坐卧,修葺之前尘泥渗落,遇雨天又常常漏雨,且坐南朝北,难得日光照耀,采光条件不佳,但归有光依然十分珍视这个难得的读书环境,并一点点将此方小天地打造成心目中理想书斋的模样。他先是找人修补屋顶,避免漏雨,又于墙壁开了四扇窗户,同时砌起环绕庭院的矮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如此日光反射,照入室内,屋里的采光条件大为改善。有光又在庭中种植兰桂竹木诸色花木,为斋庐增添一抹亮色,并欣喜地给这间专属于他的小小书房起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项脊轩。从10余岁开始,归有光每天就读书于项脊轩中,在此熟读《论语》《易经》《孝经》《尚书》《荀子》《史记》等经典,口诵心惟,遇有名句,更是反复吟诵,熟记于心。

聪明早慧、年少丧母的归有光深得祖母疼惜怜爱。有光祖母夏氏出身显赫,为正统年间太常寺卿夏昶的孙女。同母亲周氏一样,祖母夏氏也将归家的希望寄托在这个读书种子身上。自有光进入项脊轩读书后,祖母常常拄着拐杖来书房看望孙子。一次,夏氏至书室对归有光问候道:“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有看见你的身影了,你为何独自一人终日默默在此读书,文静得像女孩子一般?”临走时,夏氏替有光轻轻关上房门,自言自语道:“我们归家人读书已经许久未见成效。这个孩子勤勉好学,科考成功或许指日可待。”过了一会儿,她手持一枚象笏,回到书室,对有光道:“这是我的祖父夏太常公在宣德年间上朝时手执之物。总有一天,你会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让它重见天日的。”说完便悄然离去。祖母用心良苦,如此激励幼孙读书,令有光终身牢记在心。

有光成年时,已尽读六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之文,熟知宋儒濂、洛、关、闽诸学说,乃至大手笔王世贞赞颂他“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经术”。有光尤其推崇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风格,对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赤壁赋》《喜雨亭记》等文十分喜爱。少年阶段的博览群书,为归有光不事雕饰、清新隽永的散文风格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归有光崛起为一代古文大家,上承司马迁及唐宋八大家传统,下开方苞、姚鼐等桐城派散文先河的源泉所在。归有光卓越的才华和优良的品格,同母亲周氏和祖母夏氏的不倦教诲是分不开的。归家三代人的心血,凝结出了归有光的文章事功。 MTMp2bOJ2XWd6sh7jNJhpqm6vlbe8y7msGnlunIIAbC/VcgaX2e520BdwF/PL7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