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南部,横亘着一条东西向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山脉。在喜马拉雅群峰中,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群峰之冠,海拔8848。13米(2020年12月更新为8848。86米),位于东经86°55'31″,北纬27°59'17″,地处中尼边境交界处,北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
在西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中,流传着不少关于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传说之一,这个高峰是一位女神,名叫“珠穆朗桑玛” ,“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桑玛”是女神的名字,“珠穆朗玛”是“珠穆朗桑玛”的简称。
传说之二,从前,在西藏高高的雪山群峰中,居住着五姊妹,她们是妖怪,后来经莲花生大师教诲开导,把她们点化成了仙女,统称“次仁切阿”,意为“长寿五姊妹”。她们的名字分别为扎西次仁玛,意为“吉祥长寿仙女”;丁结协桑玛,意为“青色美貌仙女”;米约洛桑玛,意为“不动善慧仙女”;觉班诊桑玛,意为“冠冕妙音仙女”;达格卓桑玛,意为“善跑白马仙女”。珠穆朗玛峰就是这五姊妹中的第三个(米约洛桑玛),“第三女神”由此而得名。
传说之三,在珠穆朗玛附近共有五位女神姊妹,都是高大的雪峰,大姐珠穆泽仁玛,二姐珠穆丁吉沙玛,三姐珠穆朗玛,四妹珠穆觉木朗桑玛,五妹珠穆德格日卓桑玛。因此,珠穆朗玛又叫“女神第三”。这同传说之二比较类似。
按照藏语的意思,“珠穆”意为“圣母”“女神”“贵妇”“众生主母”等,“朗玛”意为“一种树”“一种药草”“高山上的柳木”,似乎“珠穆朗玛峰”应译为“山柳圣母峰”。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将其名汉译为“朱母朗马阿林”,后来又译作“珠穆朗玛”,逐渐被认为是“第三神女”之意。
根据徐近之先生编著的《青藏自然地理资料》(地文部分)(1960年1月,科学出版社)的论述,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早在18世纪初叶便由我国派人测定,绘在版图上了,当时珠峰位于北纬27°59'13。85″、东经86°55'39。51″。
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国人的主持下,确认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并将其命名为Everest(以印度测绘局前局长George Everest的姓命名)。1952年,我国政府根据藏民族历史,再度将其正式命名为珠穆朗玛峰。
多少年来,科学家与登山家紧密合作,对珠穆朗玛峰逐渐认识,逐渐亲近,逐渐有了感情,逐渐知道了“第三女神”的科学奥秘。
从1966年起,是科学事业的需要,或许也是“第三女神”的召唤,高登义和珠穆朗玛峰结下了不解之缘,珠穆朗玛峰成为他毕生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的曲折、艰辛、喜悦、挂念,伴随着一个个故事,依次展开……
1966年这次珠峰考察,除完成中国科学院的“珠峰天气气候特点”考察课题外,高登义还应邀参加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气象保障工作,主要负责高空风预报,即预报珠峰海拔7000米、8000米、9000米高度上的风向、风速。珠峰位于北纬28°、东经87°附近。当时高登义想,要考虑中高纬度西风带东移和南下对珠峰上空风向风速变化的影响,选用的时间剖面图的地区必须位于珠峰西北侧。为此,他在300百帕等压面上选用沿东经75°和东经90°、北纬40°和北纬30°的风向、风速和高度的时间剖面图,制作了4个预报工具。但当时这些工具只考虑了珠峰西北侧的天气系统对珠峰的影响,并不全面,应该同时考虑珠峰西南侧的天气系统。高登义曾利用制作的工具作了三次珠峰地区7000~9000米高度的高空风预报,1~2天的风速变化趋势基本可信,但风速的定量预报不准,没想到因此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在珠峰北坡的东部海拔7400~7600米的地方,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攀登珠峰最常采用的路径。这条狭窄的通道呈东西走向,西风或西北风盛行时,一旦强劲的西风吹入这条狭窄的通道,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致使风速加大。这就是流体力学中常说的“狭管效应”,是当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因通道突然变窄而产生的加速流动现象。一般说来,在偏西北风的条件下,攀登珠峰的这条狭窄通道的风速都要比相同高度其他地方高1~2倍。登山者在这儿攀登时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或被大风阻挡不能前进,或被大风吹走登山包,或被寒风冻伤面部、四肢。严重时,大风可将登山者吹倒,使之坠入谷底深渊……高登义在4月21—22日的预报中发现,北支西风急流迅速南下,948位势什米等高线从北纬35°南下到北纬25°,一个风速在25米/秒以上的大风中心自西北向东南移动。据此,在4月22日的天气会商中,高登义预报4月23日风速要加大,但加大多少,大风维持多少时间,并没有把握。讨论中,由于没有得到组内预报员的支持,他的预报没有列入气象组的预报结论中。
4月23日,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张俊岩同志率领第二分队从7600米营地向8100米营地运送登山物资,为1967年春正式攀登珠峰准备。当日早晨,张俊岩他们突然遇到大风袭击,在没有得到气象组预报的情况下,张俊岩率队下撤,在通过7600~7400米的“狭管效应”大风地段时,有4位队员的登山包被大风吹下山谷中,16位队员有不同程度的冻伤。高登义去看望这些冻伤的队员,看着他们当中有人要被截去手指、脚趾,高登义内心既悲伤又惭愧。高登义希望他们能批评自己,但伤员都默默无言,只有当快离开时,一位受伤的老队员才说话:“我只担心以后的登顶任务能不能完成。”
高登义心里很沉痛,立志要把登山天气预报水平提高:“登山天气预报太重要了,它与登山队员性命相关啊!”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1966年下半年,根据登山队员的实践经验,高登义统计分析了拉萨、定日和珠峰北侧大本营多年的地面和高空风资料。结果表明:春季,在青藏高原上,自海拔3600米至5000米,地面风速的日较差(即当地时间18时与6时地面风速之差)变化很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地面风速日较差迅速增大:在3600米处,地面风速日较差月平均仅为1。2米/秒,在海拔4300米为4。6米/秒,在海拔5000米已达5。8米/秒。它意味着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地面风速日较差的月平均值会提高3。3米/秒。若照此推论,在珠峰8000米以上的地面风速日较差可达14。5米/秒。这个推论固然不可确信,但从我国登山队员多次攀登珠峰的实践表明,在珠峰北坡,地面风速日较差随海拔高度迅速递增的现象的确存在。
根据珠峰北坡上述特点,高登义向国家登山队建议:“在登山季节(4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珠峰北坡高山地区从事登山和考察活动时,一定要遵循近地面风速日变化特点,把早出发、早宿营的登山战术作为登山规则。尤其在宜于登顶的好天气时段,在8000米以上活动时,更应严格执行早出发、早宿营的登山规则,以4时至16时为宜。”
中国登山队采纳了高登义的建议,规定攀登7000米以上高峰必须在4时出发、16时前宿营。
“早出发、早宿营”的登山规则无疑给气象组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当登山队员在7000米以上攀登时,气象组必须在凌晨2时前收到天气图资料,并于凌晨4时之前完成天气预报,提出当天登山活动的建议,向登山队领导汇报后,用对讲机把信息传到山上。正因为登山队采纳了高登义的这条建议,规定攀登7000米以上的高峰必须4时出发、16时宿营,才保证了登山队的安全,最终成功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