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百年探索中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既包含世界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又符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规律,同时还体现了中国自身特征。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目标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依靠的是资本逻辑,发展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尽管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贫富分化,并进一步演变为社会阶级冲突与撕裂。无论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论证的当代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客观趋势,还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生的“占领华尔街”等群众运动,都反映了资本逻辑的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向世界彰显了现代化道路中的人本逻辑。人本逻辑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主线,把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是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定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擘画的现代化蓝图: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样,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可以归结为温饱—小康—宽裕—幸福安康。

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人民富裕包含哪些内容?一是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居民家庭财产明显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随之增加。三是居民享有的公共财富明显增加,特别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明显提升,这是人民富裕程度的集中表现。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现代化进程所要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文化、精神、健康、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现代化就是要解决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物质和精神富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特有的目标。现代化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目标,也是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的身体、文化和道德素质达到现代化水准,人的文明程度和能力达到现代水平;二是人的生活方式达到现代水平,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富裕,还在精神上富有,包括受教育机会增多、政治民主、法治完备、文化繁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诸多方面。例如,作为现代化重要方面的城镇化,也被我国明确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人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其基本特征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涉及人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现代化。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存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科学、艺术等活动,也需要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还需要发展支持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教育和科学。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社会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第二,基于“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这一科学判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由此,大工业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因而,“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旧的社会分工被消灭,教育和文化事业高度发达。基于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现代化应先行。相应地,“教育与技术赛跑”,实现人的知识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和人的才能全面发挥,足够应对科技和产业变革导致的劳动职能的不断变革。

现代化最终是由人来推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之基。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品质、体质、智能和潜能。相比物质资本,人才资源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才是重要的现代化资源。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人才为支撑,不仅需要培育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还需要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人的现代化涉及精神文明,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病。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障与支撑。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物质文明层面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单向的过于追求物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物质上的现代化,还强调精神上的现代化,注重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改善,也离不开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的发展也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成为经济强国,也要成为文化强国。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二、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世界上现有的现代化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许多关于后现代化的文献都在批判这些国家在贫富分化等方面的现代化病。

共同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理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如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由此可见,依靠发展的人本逻辑,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减贫奇迹,也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针对当时存在的绝对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党中央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实现,要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前提,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生活水平、环境质量、公共服务、法治环境是否提升和改善直接影响人民对现代化的评价和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仍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实现现代化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吸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克服两极分化现象是避开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路径。因此,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是绝不能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现象。共同富裕包含“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共同就是要“分好蛋糕”,共享发展成果;富裕就是要“做大做好蛋糕”。显然,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发展,不但要做大蛋糕,还要做好蛋糕。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要和所能解决的共同富裕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差距明显缩小。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提低”,以克服相对贫困为重点。推动共同富裕是在克服了绝对贫困,仍然存在相对贫困问题时被提出来的。共同富裕不可能完全消除富裕程度的差别。不仅要允许对发展贡献大的更富裕一些,同时考虑到个人消费习惯、储蓄投资习惯、个人偏好,要允许存在住房的面积、汽车的质量、衣食的质量等家庭财产的差异。但是共同富裕还是应该有底线的。就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脱贫攻坚,明确以“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底线,也就是以处于收入差距底部的居民收入提高为着力点。收入差距也应该有个“合理区间”。收入差距的“合理区间”如何衡量?可以用平均数和大多数的关系来衡量。目前只是用“平均数”来反映的各个地区的收入和财富占有水平不能反映大多数人实际的收入和财富占有有没有达到平均数。如果大多数人的收入和财富占有达到平均数,则意味着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共同富裕会使相对贫困的标准发生变化,根据美好生活的要求,帮助低收入群体摆脱绝对贫困的“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提升。贫困的底线会不断被提高,相对贫困的底线标准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就会基本实现。

第二,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全社会的收入阶层分为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虽然我国目前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但在14亿多的总人口中还只占到1/3多一点,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仍然是低收入群体占大多数的金字塔型结构。共同富裕就是要改变这种结构,转向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结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提升并达到大多数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原因是,中等收入群体占人口大多数是缩小收入差距的结构性措施,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意味着更多的低收入者上升为中等收入者(当然不是指高收入群体降为中等收入者)。对发展来说,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现代化的活力源,是消费升级的推动者。中等收入群体能创造支撑增长所需要的巨大消费市场、对教育的投资和经济的活力。

第三,人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富裕。根据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分析,财富和收入的趋同的力量是知识的扩散和对培训教育的投入,也就是通常说的“富脑袋”。马克思基于“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这一科学判断,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知识和技能的缺失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成为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现实中造成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区域和城乡居民获取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相对贫困说到底是能力的贫困。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提出“教育与技术赛跑”的理论,技术的进步会给教育带来重大挑战。提高劳动者富裕水平需要实现居民知识和技能的共同富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要快于技术发展的步伐。

第四,公共产品的享用水平均等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这些美好生活的需要大都涉及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的共同富裕,不能排除在私人产品方面还存在差别,但对公共产品则要求无差别提供。纯公共产品的无差别提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需要享用者付费享用的非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无差别提供问题。非纯公共产品主要涉及医疗、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共同富裕提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要求。横向公平强调谁享用谁付费,纵向公平则强调根据支付能力付费享用公共产品。给全体人民无差别提供公共产品,反映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均等化。

当下,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相对贫困问题还是较为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相对贫困的主要原因。

针对城乡和区域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主要涉及三大发展问题:区域二元结构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从共同富裕的要求推进现代化,不能只是关注城市和先发展地区现代化的先行,更要关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体现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所处的产业结构,尤其是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其收入差距反映市场对各个行业的评价,或者说是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及其调节的结果。二是不同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水平存在差异。所需人力资本高的行业报酬水平也高,反之则低。因此,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主要靠结构调整和市场作用。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部门之间利润率的差别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中得以平均化。至于由行业垄断和非合理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则要靠反垄断和规范市场秩序来解决。

现行收入分配体制产生的收入差距问题是在改革中实行效率优先政策和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制中,不同个人由于所拥有的要素差距导致收入的分化。本来,只是因为效率差别所产生的收入差距还不足以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但是,基于这种体制产生资本收益和投机暴富,贫富两极分化不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马克思的积累理论所指出的:在私人投资和积累的背景下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上就会产生两极的积累,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从分配体制角度,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解决好效率与公平的包容。既要坚持促进效率提高的理念、体制和政策,又要突出共享发展,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共同富裕程度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循序渐进的。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现代化目标的蓝图,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实现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显然,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的过程,决不能也绝不会出现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同步推进的现代化,是富裕程度差距逐步缩小的现代化。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大多是在工业文明时代推进的,当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相对宽松,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因而先行国家可以无所顾忌、无障碍地掠夺国外物质和环境资源来支持其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以较高资源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但一旦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无视生态环境的工业文明价值取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一些西方国家曾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如习近平所说:“人类社会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的时期,由于对生态系统没有大的破坏,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

中国式现代化是由工业文明时代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一方面已经不具备早期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拥有的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和无污染的食品已经成为当前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克服长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遗留的环境和生态破坏问题,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财富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向世界树立了现代化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反对轻视自然、破坏自然,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就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等多个方面。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其时间都显著快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条件下的时间表。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wcZUeYioLJwB18Kc52FJdojER5aE9m/Aw7EpwgbYch5aMrZ3WlGDnd4vxAAj9ac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