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春分

节气介绍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一、春分节气养护特点

1.解春困

由于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相对减少,人们会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形成“春困”。此时我们可以适当午睡来缓解疲惫;晚饭后可适当散步,舒展放松身体;睡前泡脚、消除疲劳,利于入睡。

2.调情绪

中医认为,春养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分时节我们要保持心情愉悦,从而安养神气,以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

3.促生长

春三月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万物生长,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功能增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增高。在这个季节,孩子更易发育生长。因此要做到早入睡,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此外,营养摄入要充足;要多晒太阳,要多参加户外运动。

二、春分节气推拿组穴

1.揉增高穴300~500次

主治:身高增长迟缓。

操作部位:手掌面第4、5掌骨指间,握拳,小指尖对应点下5分和8分处。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揉之。

作用:此穴根据董氏奇穴经验而定,是肾的敏感区,多揉久揉并配合补脾经、补肾经,有增高益智功效。

图2-16 增高穴

2.补脾经100~500次

主治: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操作部位: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手法:使孩子微屈拇指,术者自指尖推至指跟称补脾经。反之为清。

作用:中医将孩子厌食归结为脾胃问题,先补脾经,再配合清胃经、清大肠各100~500次,顺时针摩腹300~500次,捏脊3~6遍,可调理孩子脾胃,增进孩子食欲。

图2-17 补脾经

3.掐揉外劳宫100~500次

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脱肛,遗尿,咳嗽,气喘,疝气等。

操作部位: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第3、4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

手法:用拇指指甲掐揉或中指端揉,掐3~5次,揉100~500次。

作用:孩子感冒时,揉100~500次可以祛寒。孩子年龄大或病情重,可以适当延长操作时间。

图2-18 外劳宫

4.揉足三里100~300次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下肢痿软。

操作部位:外侧膝眼(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手法:术者拇指指甲掐10次。也可用揉法。

作用:掐足三里多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配合推天柱骨100次一起使用,可治疗孩子呕吐。

图2-19 足三里

5.摩揉百会100~200次

主治:头痛,惊风,目眩,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症。

操作部位:两耳尖直上,头顶中央旋毛中。

手法:术者右手拇指指腹或食、中、无名指三指摩揉之,揉100~200次。

作用:孩子有恶心、呕吐及痢疾、反复便意时,注意不能操作此法,否则会加重病情。遇腹痛不止甚至大便出血时,可用艾灸百会治疗。

图2-20 百会

三、春分节气膳食调理

1.荠菜粥

食材:鲜荠菜9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粳米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加上洗净的荠菜,同煮为粥,粳米与荠菜的比例为1∶1。

功效:补心和脾,明目。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都较高,其含钙量接近同等质量牛奶的3倍。

2.银芽炒肉丝

食材:肉丝150克,豆芽250克,调料少许。

做法:瘦猪肉洗净切细丝,加适量水淀粉、盐拌匀,锅内倒油烧热,爆香姜丝,投入绿豆芽和肉丝煸炒至熟即可。

功效:健脾升阳,疏肝,助生长。 kJmkLO1MwyjuwtBFvbYjALbuOf/26pTV+D7o15djIQvFp0JcLUpAbyXpjjg+X+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