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尧的故事

尧统治天下时,他的才干没有人比得上,可是他并不骄傲,仍然过着勤俭的生活,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他跟人民生活在一起,处处都想着他的人民,因此,尧帝在人民的心目中是神,而不是个平凡的人。

尧帝治理国家的时候,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常常泛滥的洪水。他眼看着人民的生命被洪水 吞噬 、财产被洪水淹没,却始终找不到治理洪水的方法,他真是寝食难安。

有一次洪水又泛滥了,大平原上的农田、房屋、树木都被洪水吞噬了。成群的野兽惊惶地往高处奔逃,人们饲养的牛羊也被洪水卷走了,洪水太可怕了。

尧帝满面愁容地看着无情的洪水,却一直想不出制服它的方法。他感到对不起祖先,更对不起他的人民。他对大臣们说:“水患一直不停,而我的年纪也大了,你们看谁可以治平水患呢?”

“丹朱不是很能干吗?”放齐这么说。

“丹朱?他……”

“是呀!他不是很有才干吗?”

“他既愚顽又凶狠,不可用。”尧帝很严肃地说。

这时另外一个大臣说:“共工怎么样?他很受人民的尊敬。”

“我知道他懂得治水,但是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稳重,实际上,他所说的和他所做的不一样,我看他也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尧帝一口气把他对共工的看法都说了出来,因为尧帝想,选派一个重要的人,一定要非常慎重。可是大臣们一致认为共工没有问题,尧帝无奈最终答应任命共工,让他负责治理水患的工作。尧帝说得很对,共工对治水的工作并不是很上心,因此治水的工作进行得很缓慢。

尧帝召开会议,请管理天下东、南、西、北四方的首领四岳再想想派谁去治水。他说:“洪水泛滥,一直没有人能治好水患,共工根本不上心,眼看着老百姓辛苦种的庄稼被洪水 淹没 ……”

四岳你看我,我看你,因为他们推荐治水的共工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能干,心中都觉得有些对不起尧帝。

“不要怕,共工的事不管他了,最主要的是看看谁能治水。”尧帝看大家都不讲话,便又让他们推荐能治水的人选。

“鲧(ɡǔn)可以。”四岳提议说。

“鲧?他过去一直帮助我做些事,但他违背命令,残害同类,他……他能完成治水的任务?”尧帝说出他对鲧的看法。

“暂且让他试试,如果不成再换人吧。”四岳商量了半天,实在找不出更恰当的人,只好推荐鲧去治水。尧帝接纳了他们的意见,派鲧去治水。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洪水仍然在泛滥,尧帝看着百姓 流离失所 ,日夜焦虑,头发都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他知道自己已没有能力再恢复过去的情形,让家家过上平安的日子。

尧帝一直想着治理洪水的事,他想:鲧用阻挡的方法治水,有阻挡的地方不会有水患,可是没有阻挡的地方,洪水仍然会泛滥呀。阻挡洪水,不是好办法。最后,他决定谁有办法治理水患,就把帝位让给谁。于是他又召集四岳来商量。尧帝说:“只要有才能,谁都可以继承帝位。”

“我想到一个人。”四岳中有一个人说。

“谁?”尧帝问,“你们推荐的都试过了,还有谁呢?”

“舜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四岳一致推荐舜。

“我听说过这个人,倒不妨考验他一下。”尧帝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把一个很能干的人给忘了,便欣然接受了四岳的意见,派人去请舜。

词语拓展

昂首挺胸(ánɡshǒu-tǐnɡxiōnɡ):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昂,士气旺。

一望无际(yíwànɡ-wújì):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蜿蜒曲折(wānyán-qūzhé): 路途艰难不好走,弯弯绕绕的。

滂沱(pāngtuó): 形容雨下得很大。出自《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吞噬(tūnshì): 吞食。

淹没(yānmò): (大水)漫过、盖过。

流离失所(liúlí-shīsuǒ): 形容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因灾荒、战乱等流散分离。失所,失去安身之处。

文史知识拓展

禅让制

禅让制是远古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禅让是上古五帝时代产生首领的制度。在实行“禅让”制度之前,即在三皇时代,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承制,部落首领在父系家族中产生。五帝时代是所谓“公天下”时代,以禅让的方式来产生部落联盟首领,这是一种非血统的继承制。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一致推举舜为继承人。尧便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认为他可以胜任,就让舜摄政。舜的政绩得到了各方肯定,于是尧正式举行禅让仪式,在祖庙里的祖宗牌位前大力推荐舜来做自己的继承人。尧死后,便由舜继任部落联盟首领。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部落联盟首领。经过治水考验,各方都认同禹的表现,于是舜举行禅让仪式,在祖庙里的祖宗牌位前大力推荐禹做自己的继承人。禹在舜死后便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禹继位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先后指定了皋陶(Gāoyáo)、益做候补继承人,只是似乎没有举行过正式的禅让仪式。这种各部落领袖以民主协商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反映了五帝时代复杂的部族政治状况,也是部族政治角力的结果。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废除了以前的禅让制,王位继承制度由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以后历代相沿。禅让制名存实亡,所谓“名存实亡”,是指后代王朝开国实行世袭制前,仍然有一次重大的禅让仪式,如商朝开国的时候,商汤召开三千诸侯大会,会上商汤“三让王位”;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也曾“三让王位”。“三让王位”与其说是政治表演,不如说是远古禅让制度的孑(jié)遗。

原文节选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sì)子丹朱开明。”尧曰:“吁(xū)!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huān)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tiǎn)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jīn)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yín),弟傲,能和以孝,烝(zhēng)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

——摘自《史记·五帝本纪》 kyj+Q3XfwVJwYVPKfRcdSwaJcRJn5ne1+0uR/1ZQxjXhByFu74JO7kZPIIo0I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