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增量时代,每天都有新的领域、新的市场被开发。尤其是在互联网、电商等领域的红利期,似乎只要做好单点的突破就能获得市场。在那个时代,业务运营主要依靠经验和直觉驱动。例如跨境电商领域初期,凭借世界工厂平台的优势,国内厂家只需基于经验选品即可大卖。
但是随着规则的成熟,更多玩家的进入,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进入存量期,仅靠经验驱动的增长模式不再有效。还是拿跨境电商举例:由于卖家剧增,海外市场饱和,跨境电商进入存量运营时代,已经不存在绝对的蓝海市场,每个细分领域都有许多竞争对手。
此时,要求商家从粗放运营转为精细化运营,由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而这个转变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也就是用数据分析报告决定市场是否值得投入,用数据选品,用数据做经营分析,用数据管理库存。
从这个角度来看,数据分析已然成为了大数据时代各个岗位的通用能力。因此,为了保持竞争力,任何人都有必要用数据分析能力武装自己: 利用数据思维分析问题,依靠数据支撑决策。
由于“数据分析”是一门综合学科,相关的知识点繁杂不一,许多初学者会有一种不知如何开始的迷茫感。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会72般变化,《列仙传》中给出的神仙也是72位,传说中黄帝战蚩尤也是经过了72战才胜利。可见人们对“72”这个数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深。
因此,有多年数据分析工作经验的笔者团队汇总并撰写了 72个数据分析核心问题 ,沉淀出了完整的数据分析能力知识体系,帮助读者全面认识“数据分析”。
下图是 数据分析师胜任力模型 ,包括底层认知、业务场景、能力三板斧三个部分:
首先, 底层认知 是对数据的基本认知,强调数据思维的应用。
其次, 业务场景 指的是“只有对业务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开展分析工作”,而这里包括了 用户 、 产品 、 场景 三个方面。
最后,才是硬实力对应的 能力三板斧 ,包括 工具技术 、 项目能力 、 思维方法 。
底层认知、业务场景、能力三板斧共同铸造了完整的数据分析能力,相辅相成,而本书则是围绕着它们展开介绍。
1.底层认知
本书第1章主要讲解数据分析中的底层认知。
在建立数据分析思维之前,应该先在底层认知达成共识。什么是认知?是对事物底层逻辑的了解,是对世界万物的判断。认知的本质就是做决定,也就是说,为了帮助判断数据分析中每个决策的有效性(选择什么指标、分析方法?接下来做什么?等等),需要先建立底层认知。
本书第1章通过11个问题对数据分析的底层认知进行详细的讨论。这一步,我们需要对数据分析的概念进行讨论:数据分析是什么?数据分析的价值点在哪里?
(1)数据分析是什么?
大家在求职过程中会发现,同样是数据分析师岗位,但是面试的内容千差万别,有考查机器学习、统计学等专业能力的,也有考查市场/行业分析的,还有考查产品分析的。此时就有读者问,这些真的是数据分析该做的吗?
我们从字面上拆解,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进一步拆解:
数据能力=统计学+机器学习+建模能力+工具使用+……
分析能力=经营分析+用户分析+产品分析+……
这就是认知上的偏差:当一些读者认为数据分析就是用Excel做表、用Python写脚本、用机器学习建模时,其实求职市场对数据分析师的要求更为完整。
既然说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那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在谈论“分析”时,一般会谈论以下几点:
● 发生了什么—追溯过去,了解真相。
● 为什么发生—洞察事物发生的本质,寻找根源。
● 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
● 我们该怎么做—基于已经知道的“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未来可能发生什么”的分析,确定可以采取的措施。
分析的本质,即面临各种问题时,能通过数据找到问题,准确地定位问题,准确地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的改进找到机会点,也就是所谓的“数据驱动”。
在数据分析相关岗位求职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职位名称,这些职位有什么区别联系?详细内容可参阅“第6问:数据分析领域主要的岗位有哪些?”
回过头来看,数据分析到底是什么?笔者团队认为,数据分析是一个利用数据能力做分析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然后给出落地建议。这还是一个“解构”的过程: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从面到线到点,不断下钻剖析,找到具体可落地的点。同时,也是从业务到数据,再回到业务的过程:起点是业务需求,需要专业分析师转换为数据问题,最终的分析结论需要回到业务场景中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分析师需要借助指标,甚至是多指标编制的指标体系进行业务洞察。本书第3、4问将围绕指标展开论述。
(2)数据分析的价值点在哪里?
社群中,经常会看到关于数据分析师价值的讨论:数据分析师天花板很低。还有一些劝退数据分析的文章。这些脱离场景、只讲问题不讲解决方案的内容除了徒增焦虑外,别无用处。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据分析的定位,有必要对其起源进行讨论,只有了解为什么市场会产生数据分析师岗位的需求,才能清楚这个岗位在业务运营中的作用定位。(详细内容可参阅“第2问:数据分析是怎么来的?”)
在业务运营中,定位是重要的起点,理解数据分析价值在企业如何落地,能帮助读者解疑答惑。(详细内容可参阅“第9问:数据分析的产出价值是什么?”)
2.业务场景
前面,我们讨论过数据分析是一个从业务需求出发再回归业务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做定义的目的是强调业务场景的重要性:脱离业务场景的分析往往无法落地。
根据业务经验,笔者团队总结了一套便于理解的模型:业务场景=用户+产品+场景。
也就是说,要理解业务,就要了解用户,熟悉产品,明确分析所处的场景。它们决定了分析的目标、处理逻辑以及落地建议。
此部分在第60~63问有更详细的介绍。
3.能力三板斧
对数据分析有了底层认知、了解业务场景后,就需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招式”来行动:通过思维方法、工具技术和项目能力这三板斧组成不同的招式以应对多变的问题。
经常看到有人说数据分析如做饭,如果是这样的话,工具技术就是铲子、铁锅、勺子等器皿,思维方法就是切配、烹饪、打荷等手法,项目能力则是最后的装盘上菜。
(1)思维方法。
本书第2章主要讲解数据分析中的思维方法。
很多人学做饭,可能是因为在抖音或B站看到某个美食视频,然后就开始按照视频展示的步骤备料烹饪。这个过程,也就是数据分析中学习思维方法的过程。数据分析要先有思维方法,才能谈得上分析。
刚开始学做饭时,通常先学基础的煎、炒、炸、烤、煮、蒸、焖、拌等烹饪方式。这些基础的能力在数据分析中就是统计学、相关分析、归因分析等通用分析思维。
正如美食有八大菜系,分别满足不同地域人群的口味,数据分析在不同场景下,也有不同的“分析招式”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 用户分析:同期群分析、漏斗分析、RFM用户分层模型等;
● 产品分析:竞品分析、帕累托分析等;
● 商业分析:PEST分析、SWOT分析等;
● ……
(2)工具技术。
本书第3章主要讲解数据分析中的工具技术。
习得了做饭的方法后,就可以选择几件趁手的器皿,来提高烹饪效率。之所以不是先选择器皿再研究做饭流程,是因为工具始终是工具,完成同一个目标或许有多种工具可以实现,再不济用原始的土灶也能烧饭。对于部分复杂的烹饪需求,则需要选择特定的器皿才能完成。
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学习“高性价比”的分析工具,如Excel、SQL、Python、PowerBI等。
(3)项目能力。
本书第4章主要讲解数据分析中的项目落地。
菜做好后一定要及时出锅、装盘、上菜,项目能力强调的是数据分析项目在业务侧的落地。理论的分析方法如何在业务场景中落地赋能,如何体现数据价值,这是很多企业数据团队在讨论的课题。
首先,理解并刻意练习落地思维对数据分析价值的体现大有裨益(第54~57问)。
其次,学习实际场景中数据分析如何落地驱动业务的案例,能为实操提供参考(第64~67问)。
数据分析项目价值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报告呈现,学会用数据讲故事,横向跨部门沟通、向上汇报都依赖结构化思维,“报告呈现”(第68~70问)会有详细的讨论。
本书定位于数据分析的知识框架,更多是横向地补充知识范围,故因篇幅所限,单个知识的纵向深度无法穷尽,但本书已经针对各知识点的核心及高频问题进行回答。在阅读的过程中,倘若对某个知识点有深入学习、探索实践应用的进一步需求,读者可以通过知乎等平台补充学习,在本书的基础上,针对核心方法论,对技术工具做延伸的阅读学习。
此外,笔者团队准备了一份与本书搭配使用的小册子,请扫码获取。 本书勘误、知识加餐等内容也会放在小册子中。
可以关注笔者团队的微信公众号:木木自由、数据分析星球、饼干哥哥数据分析,这三个公众号专注于数据分析思维、方法、工具、项目能力及案例的分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