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武康大楼最新的变化是周边的高架电线正被埋入地下,天际线变得更加清朗、开阔。武康路435号的汽车房及附房正在进行大修葺,看看那些高耸的铁脚架在阳光下熠熠闪耀,会让人想起那楼建造时的雄心勃勃。今天,在世界上一些战乱地区和经济衰败国家,许多历史建筑不是遭到破坏就是年久失修,四处可见危墙破砖。相比之下,我们这代人总算幸运,几十年和平发展,可以有点自信和胸襟来保护源自其他文化的遗产了。

武康大楼的底楼是骑楼样式,一个连着一个的拱形门洞中,看得见一家家不同店面。《青年报》记者王唯铭在一篇报道中写道,那是建筑设计师的一个独特思路:使用退缩式的手法,让门洞中的那条长廊兼作人行走道。近一个世纪来,这条走道上的商店最直观地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初建时,这里有面包房、咖啡馆、洗染店、药店,最著名的就是那家紫罗兰理发店。据说,蒋经国也来这里理过发。那时,这些店主要服务于楼内高级白领的日常生活。当然,只要有钱,路人也能消费。

1949年之后,一些店名改掉了。咖啡店、洗染店等相继消失,对面的一排二层红砖平房,开出了一些日用品商店,以满足楼内和周围一般工薪阶层的需求。至今仍能看到墙上未铲尽的字样,如“徐汇区第八粮油商店”“××鞋店”等。

从武康大楼顶楼的天台俯瞰武康大楼马路交汇处。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房产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后,这里的商店就走马灯似的不断变化着。咖啡店换了好几家,现在的叫“老麦咖啡馆”。中式面包房成了西饼店。理发店未挂牌。记得刚刚改革开放时,这里叫“红玫瑰理发店”,是国营的,档次很高,理发的师傅都是头发梳得油光闪亮,十分整洁。除了这几家延续了大楼最初的服务功能,其他如“床上用品店”“老家具店”似都是这几年新开的。大楼锐角处是面向五条马路的最佳位置,被中国银行门市部拿下了,与对面的工商银行形成两翼,可见金融业的独占鳌头。而长廊东头新开了一家“大隐书店”,风格简约,意味“大隐隐于市”吧,既卖书,也喝茶,伴有小型会议室。虽价格不菲,总算为武康大楼增添了一些书卷气。再朝前走几步,还可看见一家已关闭的门店,褐色的横匾上写着“霞飞阁”,说明这家店主知道一些这里的历史。霞飞路之前叫宝昌路,法租界拓展后,1915年更用此名。霞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名将的名字。当时,这里均为泥石路面,后来又铺设块石。1902年起,马路两旁引进法国悬铃木(实为伦敦梧桐)作为行道树,上海人习称“法国梧桐”。1908年,开始行驶2路有轨电车,这路电车通行了整整60年,到1968年才停驶。20年代,霞飞路改建为柏油路面。 如果像欧洲许多城市一样,能把这符合现代环保理念的交通工具保留到今天,它就会成为比武康大楼更加悠久的城市历史遗产了。想象一下,站在武康大楼的阳台上,看着100多年历史的有轨电车“叮叮当当”驶过,会产生多少历史的遐想。可惜,人们对一座城市保留什么、拆除什么、建设什么,并不都是有远见的。

感谢摄影师丁晓文拍摄书中人物肖像,感谢江岱女士整理本书的注释系统和完成全书统稿,感谢吕正先生参与的访谈和文字整理工作,感谢责编李磊女士细致认真的编辑工作。

陈保平
2022年11月 Ad3XorX0hEFzRtSPYUWfWcJ2e8andTQZMWvtKjEwRRSPJChBJ3lHTMgJ98BkSTF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