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情是棵常青树

谷羽

1988至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我到列宁格勒大学(现为圣彼得堡大学)进修一年,亲身体验了俄罗斯人对于诗歌的痴迷,对诗人的热爱和推崇。在城市里漫步,经常能看到诗人的雕像,雕像前面常常摆放着鲜花;诗人故居纪念馆常年开放,遇到节日,参观拜谒的人络绎不绝;书店里陈列着各种诗集,诗集的印数少则3万,多则5万,甚至10万,大学和作家协会经常举办诗歌朗诵会。我有幸参观过普希金就读的皇村学校,莫伊卡故居,普斯科夫省圣山墓地,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保护区,诗人进行决斗的小黑河林间空地;凭吊过列宁格勒市郊科马罗沃的阿赫玛托娃坟墓,在莫斯科拜访过卡扎科娃、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库兹涅佐夫、玛特维耶娃、伽姆扎托夫等诗人;去梁赞访问过叶赛宁的家乡,在诗人故居纪念馆,从老式唱机上听到了诗人朗诵诗歌的声音:高昂、尖细、颤抖,在空气中回荡,留下的印象长久难以磨灭……

在列宁格勒我结识了不少朋友,拜访过一些诗人、学者、汉学家,他们知道我翻译俄罗斯诗歌,就把一些诗集送给我,诗人舍甫涅尔不仅把他自己的两本诗集赠给我,还把茨维塔耶娃的两卷集也慷慨赠送。我的导师格尔曼·瓦西里耶维奇·菲里波夫先生赠给我《俄罗斯诗歌三世纪》和《诗国漫游》两卷集,都很珍贵。跟我同期在那里访学的天津医学院教授闫佩琦先生了解我的爱好,就把朋友送给他的俄罗斯爱情诗集《美妙的瞬间》转赠给我……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动,难以忘记。当然,我自己也选购了不少诗集和有关诗歌批评的著作。

我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讲授俄罗斯文学史,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诗歌赏析课,编选了《俄罗斯诗歌选读》教材,其中爱情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给学生们上课,既要朗读原作,分析原作,也要欣赏译文,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翻译诗歌,日积月累,逐渐增多。可喜的是能跟学生交流,很多学生喜欢上了俄罗斯诗歌,有些本科生毕业论文也选诗歌作题目。我带的几个研究生大都研究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或作品。有个女生叫庞然,后来考上了上海外语学院的研究生,有一次来信说,她一直把《俄罗斯诗歌选读》教材放在书架上,有空时就愿意翻翻,诗歌课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个研究生席桂荣,毕业后给我来信说:“老师,您知道吗,您给我们上诗歌课,我把您译的许多诗都抄了下来。您知道干什么用吗?现在告诉您,那时候每次给男朋友写信,都抄上一两首。真得谢谢老师了。”现在回想这些,仍然觉得欣慰。

2002年退休后,有了空闲时间,我开始整理以前翻译的诗歌,继《俄罗斯名诗300首》之后,又编选翻译了《俄罗斯情诗300首》。这部书稿交给一家出版社,几年未能问世。我想,是不是书稿太厚了,于是从中精选,编成了这本《一切始于爱情》。

这本诗集选入107位诗人的138首诗,时间跨度约300年,其中不仅包括了俄罗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著名诗人的情诗佳作,也收入了20世纪俄罗斯优秀诗人的名篇。从诗歌流派角度着眼,作品不仅涉及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公民诗派、纯艺术派、象征派、阿克梅派、意象派的诗作,也包括了大声疾呼派、悄声细语派、哲理诗派诗人的作品。

题材涉及爱情的方方面面:倾慕、初恋、热恋、失恋、单恋、苦恋、暗恋、婚外恋、妒忌、悼亡等等。风格多种多样:或缠绵,或奔放,或含蓄,或开朗,或委婉,或俏皮,或质朴,或华丽,或沉静,或妩媚,或悲怆、或狂喜,真像花园里百花盛开,多姿多彩,馥郁芳香。

2017年8月底,应约到成都参加杜甫草堂国际诗歌周,主办单位泸州老窖集团希望与会者每人写两首以《酒》和《爱》为题的三行诗。一次晚会看了川剧变脸的表演,我写了这样一首短诗:

爱,有深有浅,

爱,可长可短,

爱,像川剧一绝,会变脸。

这是一时的灵感,也包含了多年译诗的感悟。

我翻译俄罗斯爱情诗,有自己的明确追求:神形兼顾译情诗,注重意象、意境、内涵的再现;同样注重音韵、格律、形式的传达。诗歌是最富有音乐性的文学体裁,忽视了音乐性,往往给原作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俄罗斯诗歌至今仍以格律诗为主流,音节、音步、诗行、诗节都有严格规定,格律包括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扬格、抑扬抑格、扬抑抑格等多种形式,我都尽最大努力接近原作。总之,力求为我国诗歌爱好者提供可信、可读的诗歌译本是我的心愿。当然,能否达到预期的水平,还有待各位读者的批评。

诚心期待诗歌爱好者和行家的指点。

2022年8月26日 TuRmCsKrGjU/DDibsoCmjp4+Itt19RO4Ijtr0Eq3L+Bk8f25TUR8IB4fdLIM7A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