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吉城是我的曾祖父,他是江苏东台人(祖居丹徒、籍贯丹阳),字凤池(凤墀),别字经郛、更婴、完仲,号曾甫(曾父),云阳吉氏丹徒支22世,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经史学家、教育学家、诗人、书法家、文博收藏家。

吉城的曾祖吉宗沅(盈科)是清嘉道年间“京江诗派”诗人,盈科公与丹徒著名诗人余京(江干)等曾组建诗社,并撰有《竹深吟榭诗钞》。咸丰年间,吉城的伯祖父吉森和祖父吉棣为避太平天国战事,举家自镇江丹徒迁徙苏北,寓居东台县城。为谋生计,吉城的祖辈和父辈均在东台经营商号“吉泰和”,销售南北货。

晚清之时,像吉氏一样从外地迁居东台的家族很多,这些家族大多是官商人家,因避战乱而从苏南、皖南、浙北等地迁徙苏北。那时江南战火如荼,可地处黄海之滨一隅的东台恰似世外桃源,商贸繁荣,文化发达,本地和外地人士都能在这里读书学习、安居乐业。斯时,很多寄寓东台的镇江籍、徽州籍、杭州籍官商子弟很快就与东台本地学人融合到一块了,他们从小就在一起投师受业,读书赶考;吟诗作对,舞文弄墨;以文会友,集会研学,形成了一个跨越籍贯的“东台文人学者集群”。据不完全统计,自同治六年到光绪二十九年的36年间,“东台文人学者集群”里经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而考中进士者就有陈宝(东台籍)、丁立瀛(镇江丹徒籍)、丁立钧(镇江丹徒籍)、夏寅官(东台籍)、刘嘉斌(镇江丹徒籍)、卢元璋(镇江丹徒籍)、周应昌(东台籍)、徐谦(徽州歙县籍)、武曾任(杭州钱塘籍)等人(其中陈宝、丁立瀛、丁立钧、夏寅官、徐谦五人还被钦点为翰林),平均每科都能出一名进士,至于考中举人、贡生、生员者则为数更多、比比皆是。

就在上述家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吉城于清同治六年八月二十日(1867年9月17日)出生于江苏东台城。

吉城幼时,祖父吉棣即与父亲吉煌、伯父吉焕商定:将来“吉泰和”商号经营不需所有孙辈都参与,为崇尚儒学,继承曾祖盈科公的学问,可以商养学,各自挑选一子,培养其“学而优则仕”。于是,吉城(吉煌次子)和他的堂兄吉墉(吉焕次子)自小即被祖父及父辈指定为读书举业之人,从而走上了一条“从学、考学、教学、治学”的为学之路。吉城幼时,祖父吉棣就开始教他吟咏陆游等人的诗句了。

同治十一年(1872),吉城6岁(虚岁,下同),师从丹徒侨居东台的宿儒孙大生与丁绍篯,受“四书五经”。光绪二年(1876),吉城10岁,始读“春秋三传”。光绪六年(1880),吉城14岁,经丹阳县试、镇江府试后,又应庚辰科童生院试而受知于江苏学政黄体芳宗师,一举进生员并拨为镇江府学。光绪八年(1882),吉城16岁,首次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未取。光绪九年(1883),吉城17岁,经岁考由附学生员递补为增广生员。光绪十一年(1885),吉城19岁,第二次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未取。光绪十二年(1886),吉城20岁,在岁考中受知于江苏学政王先谦宗师,并与兴化籍生员李详一起成为王先谦门下入室弟子。

光绪十三年(1887),吉城21岁。自该年起,吉城除继续应生员岁试、科试和江南乡试外,还参加了东台西溪书院、东台三贤书院、上海求志书院、上海格致书院、宁波辨志书院的各种课考,并享受各书院颁发的膏火(津贴)。与此同时,吉城在东台城内开设了一家私塾馆,以课书授徒为生,兼教亲友子弟。除此之外,吉城还自该年起开始撰写日记,并坚持了25年之久。

光绪十四年(1888),吉城22岁,第三次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虽未中举,但因岁考成绩优异而补为廪膳生员,享受廪饩(米粟补助);同年十二月,儿子吉荣泰出生。光绪十七年(1891),吉城25岁,第四次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又未能中举。光绪十九年(1893),吉城27岁,第五次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恩科),已经录科(学政考试)后,却因突患疟疾而不得不放弃了这次乡试。光绪二十年(1894),吉城28岁,第六次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仍未能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吉城29岁,由廪膳生员选拔为廪贡生,江苏学政龙湛霖于二月初四日给吉城颁发了选拔贡单。光绪二十二年(1896),吉城30岁,七月,授文林郎候选训导;八月,父亲吉煌病逝。

光绪二十三年(1897),吉城31岁,受山东沂州府知府丁立钧之聘,遥领沂州府书院阅卷之任。光绪二十五年(1899),吉城33岁,发起组建了以文会友的集会——青冰文会,很多东台城及周边文人学者相继加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吉城34岁,再次受丁立钧之聘,遥领江阴南菁书院阅卷之任。光绪二十九年(1903),吉城37岁,发起创建了东台第一家公益性图书馆兼文人读书研学会——能群书会,先后加入书会的文人学者有24人。光绪三十年(1904),吉城38岁,与杨世沅、丁立棠等人联手创建了东台城第一所公立学堂——能群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吉城39岁,主持能群学堂教务,废除旧式书院八股式教学,开设国语、国文、经学、史学、修身、算学、美学、音乐、外文等新式教学科目,众多学子踊跃入学;同年十一月,两江学务处特派视学沈兆祎来东台视察能群学堂学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吉城41岁,受淮扬海兵备道加按察使衔蒯光典之聘赴南京,先后担任蒯氏家塾教师和南京上江公学教员,还与蒯光典、缪荃孙等苏皖学者共同组建了国文研究会,并在上海《政艺通报》上发表《国文研究会序》一文。光绪三十四年(1908),吉城42岁,受襄办安徽省学务、咨议局议长李国松之聘赴合肥,担任安徽庐州府中学堂国文和历史科教员,每年脩膳漕银500两,外加川资龙银40元。宣统二年(1910),吉城44岁,因慕亲心切而辞合肥学堂教职返乡,即受东台县知县何元泰之聘,担任东台县中学堂教员,执教经学、文学、修身三科,每学期薪脩龙银180元。宣统三年(1911),吉城45岁,该年四月,孙子吉伊俦出生;同年皖北发洪水遭灾,即举其历年所得束脩,捐龙银1000元助赈。

民国五年(1916),吉城50岁,十二月,母亲吉钱氏病逝。民国六年(1917),吉城51岁,受东台县知事彭世祺之聘,担任东台县修志局名誉协修。民国八年(1919),吉城53岁,安徽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校长戴允孙延聘其主讲该校国文三班,年束脩银元1000块,奈因家事牵绊而未就。民国九年(1920),吉城54岁,七月,唯一的儿子吉荣泰不幸英年早逝;九月,安徽合肥师范学校校长许凤蕉又诚聘其主讲该校国文两班,年束脩银元800块,伙食费校方另备,又因丧子之痛而未就。民国九年以后,吉城讲学于东台城乐学馆,一时间云景风从,熏陶者众。民国十五年(1926),吉城60岁,家族经营的“吉泰和”商号倒闭,自家生活陷入困境。民国十七年四月一日(1928年5月19日),吉城病逝于东台县城吴家巷寓所,享年62岁,葬于东台城郊东舍茔地。

吉城病逝时,因其孙吉伊俦尚未行冠礼,便由其同学至友陈祺寿代撰了《告哀书》。治丧期间,陈祺寿、李详、蔡庆昌、戈铭猷、刘启琳、周应昌、夏寅官、陈培寿、丁传靖、鲍焘、李国松、李国筠、张寿仁、杨午樵、谭锦章、张梦岩、冯镜波等40多位吉城至友及门生均撰书挽联挽诗以示哀悼;张詧(张謇三兄)、张怡祖(张謇哲嗣)、严均甫(时交通银行天津分行总理)、严渥甫、乔德林(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卫队长)、田良骥(时东台县县长)、戈绍甲(时东台县教育局长)、任厚琨(时东台县商会会长)、戈公振(时上海《申报》设计部主任)、范景成(原北京政府大总统曹锟部下总务官)、徐润周(围棋史学家、《辞海》编辑)等800多位东台及合肥、天津、上海、杭州、汉口、南京、徐州、镇江、扬州、泰州、姜堰、兴化、江都、高邮、南通、海安、盐城等地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前来吊唁或函电致哀,可谓备极哀荣。

纵观吉城一生,其读书举业与教学治学生涯中有两大转折点:

其一,吉城于光绪十二年岁考时,成为江苏学政王先谦宗师门下入室弟子。此后学业愈精,境界愈高,宏通博雅,思精识锐。为了科举应试,他以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骨架,广览博撰时文(八股文),打下了深入钻研四书五经的基本功。为了研究学问,他将研经与读史结合起来,重点研究“齐鲁学”(对齐学和鲁学均有研究,却独钟鲁学,抑《公羊》、张《穀梁》)、“班马书”(《史记》与《汉书》),且以考据为主,经史互参互证, 张古义,多发前人所未发。

其二,吉城自光绪二十年参加江南乡试后,就不再迷恋科举,而以读书撰文和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将毕生精力都用于交贤育才、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上来。他从塾馆授徒、书院阅卷转而致力于新式教育,在南京、合肥、东台等地中学堂执教修身与文史,培桃育李而硕果累累。他对经学的研究跳出了八股文圈子,转为系统性的文字训诂考据与经典章句注疏,并侧重于阐述《鲁诗》《鲁论语》《春秋穀梁传》等鲁学典籍之义理;他对史学(含舆地学)的研究则从中国扩大到世界各国;他对子学(含算学)研究的重点是《荀子》《墨子》和初等数学;他对集学研究的重点是《楚辞》和《亭林诗集》;他还将治学领域拓展至语言学、辞赋学、金石学、谱牒学等等。

难能可贵的是,吉城在弃科举后即视时文(八股文)为“尤无益者”,而将其束之高阁,并将其中“庸劣者”付之一炬,从而走向创新通变的为学之路与治学之道。更为重要的是,吉城还积多年来的社会经验和研学体会,提出了“孟荀为体,管商为用”的治国与治学理念,他还进一步指出:“儒、墨两家虽有别,其救世之心一也,故孔墨相为用,孔必用墨,墨必用孔。”“言道极于孟荀,言器极于墨氏,而皆造端讽籀,覃虑形声,此我中国三千年黄帝之灵所照烛左右,不容泯没者也!”吉城当初提出的“弘扬中国文化、治国理政”理念,亦当可以借鉴。

吉城在其50多年的读书举业与教学治学生涯中,体现的是淡泊明志,践行的是诗文会友,虽未能入仕途,但终以学术成就名世,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著名学者、鲁学大家,从而自立于扬州(高邮)学派之门墙。

吉城生前交游甚广,所交之友多系文人学者和社会贤达,其中既有满腹经纶的耆宿,也有才华横溢的晚学;既有入朝为官的政要,也有不履仕途的文彦,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为交流学术、相互促进,吉城与夏寅官、丁立瀛、丁立淦、丁立钧、丁立棠、陈祺寿、陈培寿、陈汝玉、陈康、陈臧、蔡庆昌、蔡庆生、蔡子贞、戈铭猷、杨葆寅、杨世沅、周应芹、周应昌、李步青、汪济、鲍振玉、鲍赓培、鲍焘、徐齐仲、徐谦、宣霖、袁承业、程畹、吉墉、吴春棪、毕彦林、刘嘉斌、卢元璋、卢榕、吕德忱、潘树华、武曾任、王会图、王稷堂、王济、王荣官、翟登云、杨冰、范昌士等东台籍及外地寓居东台的知名学者结为学友,他们经常集会研学,诗文唱和,极大地活跃了地方文化氛围。

为研究国文、弘扬国学,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吉城在游学南京期间与蒯光典、缪荃孙、朱孔彰、陈汝玉、张锡恭、李详、吴涑、梁公约、陈祺寿、程先甲、殷晋龄等学者一起组建了“国文研究会”。斯时,南京“国文研究会”和邓实等在上海组建的“国学保存会”宗旨一致,在宣传国学、提倡国粹、反对全盘西化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

为诗文会友、提倡学问,吉城还与张謇、张敬文、张文运、吴昌硕、邓实、刘启琳、刘泽源、刘师培、刘慎诒、马其昶、马甲东、傅春官、陈独秀、陈宜甫、陈庆年、柳诒徵、易顺鼎、项承明、沈曾植、沈兆祎、崔朝庆、桂埴、李国松、李国筠、李国英、李绪昌、李寅恭、姚慎思、姚永概、徐天玉、徐绍桢、徐嘉、丁立中、丁立鋆、丁林森、丁传靖、况周颐、茅北叟、程铭善、史简南、蔡楚材、盛于斯、黄勋伯、贺善余、汪有泰、延清、郑孝胥、王韧阶、赵光荣、许溎祥、曾熙、支恒荣、沙元炳、邱炜萲等各地著名学者交友研学,他们互通诗文书信,交流治学心得,广结翰墨缘。

吉城一生在东台、南京、合肥等地从事教学工作40余年,揽俊撷英,培才育贤,可谓是“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吉城在东台塾馆所课弟子、在各地学堂所教学生以及平时授业的门生大多学业有成,才华出众,佼佼者不少,其中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民国初出任沪宁、沪杭铁路总理的蒯孝先;同盟会会员、民国初北京《民苏报》主笔、重庆复旦大学教授汪同尘;清末京师大学堂毕业、东台景范学堂校长汪家干;民国著名新闻教育家、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会长戈公振;民国时与胡适齐名的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鲁邦瞻;北京政府国务院秘书厅主任万庆镛;交通银行天津分行总理严均甫;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严渥甫;上海《时报》主编张翔鸾;民国时与吴昌硕齐名的篆刻家杨祚职;东台文武将军黄逸峰的授业师蔡召猷;著名考古学家、天津文史馆副馆长陈邦怀;著名秦汉史学家、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直,等等。

吉城一生博览群书,辛勤笔耕,著书立说,著作等身,其作品有国学论著31种、历年日记26集、各类诗词500多首,至于其所撰之经典短文则不计其数。

按写作时间之先后,吉城所撰的31种国学论著为:《鲁论语大义述》(原名《荀子鲁论义》,系为证荀子传《鲁论》而作)1卷;《檀弓壹学》(原名《檀弓补注》,系为证檀弓即子游而作)2卷;《夏小正约义》1卷;《嘉祥西汉石壁画记疏证》(原名《武梁祠堂画象记》)2卷;《庄子间诂》(系针对王闿运《庄子注》之不足而作)2卷;《墨子经说句指》1卷;《论语弟子名字古义述》(系补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之阙而作)1卷;《易象礼征》1卷;《尚书微子注》1卷;《孙卿赋章句》(又名《荀卿赋注》)2卷;《穀梁范注家法考》1卷;《左氏诗学》(原名《左氏引诗考》)1卷;《左传兵事用旗考》1卷;《左传旗考》(原名《左传人名取旗考》1卷;《亭林诗补注》(又名《顾诗补注》)2卷;《吉氏谱系考》1卷;《左氏郑义述》1卷、《论语王充义》1卷、《左传小识》1卷、《左氏许义》1卷、《论语问答》1卷;《论语齐鲁学长篇》1卷;《读经积微》1卷;《读史积微》1卷;《读碑积微》1卷;《石鼓文考证》1卷;《鲁学斋金石跋》2卷;《太玄经释文校语》1卷;《鲁学斋文钞》4卷;《鲁学斋诗钞》4卷;《楚辞甄微》4卷。

由于吉城晚年子亡孙幼,家道中落,上述论著中除《左传旗考》有油印本外,其余均未能在其生前刊刻成书。直到1980年后,方由其孙吉伊俦整理出《嘉祥西汉石壁画记疏证》和《楚辞甄微》两种,其中《楚辞甄微》之“《天问》十五则”编入1982年中华书局《文史》第13辑;另由其曾孙吉家林等整理、陈壁生教授审订的《易象礼征》和《左氏郑义述》两种,也已编入《经学研究》第四期(2018年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1994年出版的《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在“吉城”条目里也列入了上述论著中的16种。

从清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三年,吉城历年来所撰的日记(含诗文)有:《将就斋日记》5集、《台笠人家日记》1集、《如不及斋日记》1集、《式古训斋日记》3集、《素韽日记》3集、《鲁学居日记》3集、《壬寅日记》1集、《遐年簃日记》2集、《遐年砚簃日记》2集、《鲁学斋日记》5集。2009年,吉城的曾孙吉家林开始整理汇编全部《吉城日记》手稿。2010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吉城和吉均(吉城胞兄)、吉荣泰(吉城之子)手写的《鲁学斋日记(外二种)》影印本。

吉城上述作品之手稿现均作为珍稀文献入藏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对于吉城的品行、才学和他的各类作品,在其生前身后得到许多著名学者的好评与点赞。现简介如下:

其一是在吉城生前(光绪、宣统年间)。晚清状元张謇非常喜爱吉城的诗文并与之结下翰墨缘。南菁书院山长丁立钧高度重视吉城的才学,称其为“今之学者、史席”,并一再诚聘其遥领书院阅卷。一代鸿儒缪荃孙曾以“真读书人”赞许吉城,并贻书札评价吉城之论著云“奉读大著,语语精清,高邮学派自有真传,钦佩奚似”。著名学者马其昶、李详均为吉城的《孙卿赋章句》作序题跋。马其昶作《序》曰:“戊申(光绪三十四年)秋八月读一过,叹其用功深而所得多,于荀学可谓贯通矣。”李详题《跋》曰:“吾友吉君曾甫,专意荀学,揭焉有得。昔东原(戴震)之治《楚辞》,稽以《汉志》,名从主人,今君放之,具可缮写,窃愿公诸海内。庶几大儒之赋与屈子并峙,则君之功不后王叔师(王逸)矣。”扬州学派经学大家刘师培亦赞吉城之诗作云:“精炼处似义山(李商隐),松脱处似放翁(陆游)。”

其二是在吉城丧礼期间(民国十七年),他的至友、门生撰书挽联、挽诗来悼念和评价其一生。诸如:“通鲁学兼通齐学,乡贤似胜段金沙(段玉裁)”(翰林夏寅官所送挽联句)、“是山东经学大师,群仰郑(郑玄)门通德”(举人张景观所送挽联句)、“穀梁传、屈子辞,撰注媺爬疏”(举人陈培寿所送挽联句)、“学宗许郑(许慎、郑玄),才俪温邢(温子升、邢邵)”(学友蔡庆昌所送挽联句)、“三十年经师人师,滨海共推汪容甫(汪中);一腔血忧时忧世,长城顿失顾亭林(顾炎武)”(学友罗运际、丁凤翔所送挽联句)、“是汪容甫、洪北江(洪亮吉)一流”(学生张寿仁、杨午樵、谭锦章所送挽联句)、“文藻荀卿(荀子)同寿世,词铭邹衍(邹子)善谈天。”(弟子张梦岩所送挽诗句)

其三是在吉城身后(民国十七年以后)。陈直(吉城门生、西北大学教授)撰写了《记丹阳吉曾甫先生之博学》一文(收入张伯驹汇集的《春游社琐谈》一书),后又为吉城遗著《楚辞甄微》撰写了引言(发表于1982年中华书局《文史》第13辑)。陈邦怀(吉城门生、天津文史馆副馆长)在1980年撰写了《丹阳吉城先生小传》(发表于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第244期),后又于1981年撰写了《鲁学斋遗著目录后序》(收入其专著《一得集》)。鲁邦瞻(吉城学生、北京大学教授)在其百岁时(1992年)还口授了《怀念吉风池老师》的回忆文章(收入合肥一中《难忘的记忆》一书)。冯克为、杜金鸿(吉城曾经执教的东台中学历史语文教研组组长)撰写了《园丁吉城见证东台中学百年》(载于2004年12月31日《东台日报》)。吉家林(吉城曾孙及其家学传人)撰写了《吉城日记——清末东台社会人文的实录》(载于2005年12月16日《东台日报》)。汪国璠(吉城学友汪济传人、东台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撰写了《吉城日记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载于2010年12月28日《东台日报》)。陈栋(吉城曾经执教的合肥第一中学校长)于2014年为吉城的《鲁学斋日记》撰写了序言。柳书诚(吉城学友柳宝善传人、东台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撰写了《穿越世纪风云的人杰之光——读吉城日记有感》(载于2014年12月4日《东台日报》)。蒯文峥(吉城授业弟子蒯孝先之孙、安徽巢湖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于2017年为《吉城日记》作了细致校对,纠正了日记整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差错。

吉城是清末民初江苏东台著名经史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文博收藏家,在《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和《盐城历史名人》等文献中均详列其名其著。吉城崇尚国学,思想维新,博览群书,著作等身,为治学大家。他勤奋劬学,讲学苏皖,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培育了东台、南京、合肥等地一大批学子。他集会研学,游学交友,诗文唱和,翰墨结缘,结识了东台以及全国各地一大批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

吉城从21岁开始撰写日记,自光绪十三年(丁亥)六月起至宣统三年(辛亥)七月止,历时25年。吉城在日记中除了记述个人日常活动与生活琐事外,还记述了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上、家族里的各种趣闻轶事。除此之外,吉城还将自己创作的诗文、读书札记、研学心得、考据见解、章句按语等,全都记录在日记之中。

《吉城日记》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记述了吉城本人的为学生涯,含其在江苏东台、兴化、镇江、南京和安徽合肥等地学习、工作、生活、交往、旅游的经历,以及与一大批著名学者互相交流、砥砺学术的经过,涵盖其读书求学、参加科举、从事教学、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以文会友、居家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于自身研读的各种书籍,历次科举考试的题目,从学及阅卷的书院,执教的塾馆与学堂,教学的科目与课程,结交的文人学者,游览的名胜古迹,知悉的奇闻轶事等,吉城在其日记中均记载得十分详细而清晰,生动而有趣。

二是记述了东台、兴化、镇江、南京、合肥等地的政治动态、经济行情、文化氛围、历史掌故、城镇风貌、乡土风情、名人轶事、名流行踪、环境变迁、物候变化、天灾人祸等方面的实况。对于彼时学子苦读求学,学生科举应试,学者集会研学,学堂开课教学的各种详情与细节,吉城在其日记中均记载得非常具体而透彻,真实而可靠。

三是记录了吉城本人撰作的诗词与楹联。诗词大多系与亲朋好友的唱和与酬应之作,主要有抒怀言志、咏物纪事、书画题识、游览寄兴、感叹时局、缅挽故友、赞颂先贤、奖掖后生等方面,这些诗作均格律严谨、用典精辟、意境深远、韵味浓厚、赋比兴俱佳。楹联中既有门联、堂联、景物联,也有寿联、喜联、哀挽联等,由于吉城的骈文与律诗功底深厚,他所作的联语皆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赅、赏心悦目。

四是记录了吉城本人所撰写的论著名称,读书的札记,评论的按语,创作的艺文,辨识的金石、书画、器物等。对于国学典籍的各种注疏,特别是“齐鲁学”与“班马书”的章句,吉城均注重义理与考据,阐明自己的见解,多发前人所未发。吉城对国学典籍的训诂与甄微,自有其独到之处,不仅令人信服,而且发人深省。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吉城日记》既有较多的史料价值,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有些内容可与通行文献相互印证,有些可订正通行文献中的讹误,有些可补东台、兴化、镇江、南京、合肥等地方志、档案之遗缺,有些可供研究国学的专家学者作参考资料。

《吉城日记》是我曾祖在清光绪和宣统年间撰写的,原稿为文言文,且多引经据典,识文比较困难;原稿中无标点,断句颇为不易;原稿中的文字都是手写繁体小字,且字体多为行草,辨认难度较大。为便于今人阅读,我对《吉城日记》进行了系统性整理。现将整理体例简介如下:

一是按年进行分集。全部《吉城日记》手稿原先已装订成23分册(每册封面上均有题签),但其中有些分册是跨年度、跨月度装订成册的。这次整理时打破了原先23分册的界限,而按其写作年份(农历)将全部日记重新划分为26集,除第11集《素韽日记》例外,其余25集都是每个年度一集(各集之名仍按原册之题签)。

二是转换与替代。为便于今人阅读,将原先的直行文字转为横行文字,繁体字转为简体字,异体字(以1989年版《辞海》界定)转为通用规范字。日记原稿照录,夹注以小字排。对于日记原稿中因漫漶而难以辨认、因涂改而无法辨认的字,则以“□”替代。

三是断句和标点。按现代汉语加标点符号的方法与要求,对全部日记正文进行了断句和标点。

四是增补页下注。对于日记原稿中有些作简称或某种特称而不易识别的人名(如“某氏、某公、某君、某家”等),一些作简称而未改全称的图书名,一些作旧称的地名,一些重要而特殊的场所名(含书院、会所等);对于未纳入《吉城交往人物录》但与吉城关联度高的历史人物(含其未见过面的先祖、先师);对于日记中所记当时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吉城所撰的各种国学论著和学术评论、批注;对于日记中某些虽已提及名称而未曾录入具体内容的信缄、诗文等,均增补了页下注。

五是按月进行人物编录。对日记中出现的与吉城有交往的大多数人物编撰了《吉城交往人物录》。所录人物的序号,是按其人在《吉城日记》中首次出现年月的顺序而编排的。

2017年11月,吉家林识于东台亭树阁 OK6ZpSGYruBkUqs1hCdvMNcLL5ddQ491VATvjyh2BGU2e3iN6LLqTBm15eyp20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