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文人学士常用室名别号明志,如容斋、直斋,若观堂、选堂,多为藏书盈室、学富五车之士。小子不敏,上大学一、二年级时,听王利器先生来北京大学讲《汉书·食货志》,其中有“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损亦如之”,颇觉用以比拟治学,也十分合适,于是斗胆给自己起个斋号,名曰“三升斋”。其实那时住在北大38楼202室,八人同窗,哪里有斋!我处上铺,只有一张床而已。不过这句话的后半,正是我着意所取,以此来鞭策自己。因为78级中国史这个班,年龄差距在一轮以上,而所积累的知识,也有天壤之别,我只得暗下决心,以勤补拙。既然自命为“三升斋主”,勤勉治学成为此后人生的唯一道路与坚持,虽然有“倒赔”的时候,但也不时收获“三升”。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笔耕不辍,虽然采用广种薄收之法,治学颇杂,但作为“文革”后入学而科班出身的历史学者,谨守“家法”,不敢随兴趣而动。日积月累,也略有几分收成,在西域史、敦煌学、隋唐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都多多少少发表过一些论文,辑成专著的有《于阗史丛考》(与恩师合著)、《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辨伪与存真:敦煌学论集》、《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敦煌学新论》、《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于阗与敦煌》(合著)、《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如农民劳作,春种秋收,一类文章积累多了,就辑成一书,以广流传。

西方学术的“书评”传统和中国学术的“随笔”习惯,对我都有很深的影响。因此,纯学术的论文之外,我喜欢写书评,不论批评的,还是表扬的,我都写。这些书评文字,从前编辑学术论集时,也分类辑入若干,后来论文写得多,书评写得少,所以新编的几种论集,就没有再收书评文字;还有一些历年撰写的书评,因为内容与论集不符,因此也就一直没有收入任何集子中。这次收罗一下,竟然卷帙盈匣。此外,还有一些应约就某个方面的学术发展,有感而发,形成文字,略可说是一些随笔性质的东西。这两类文字集中起来,按内容分为“中外关系史”、“西域史”、“敦煌学”、“吐鲁番学”、“中古史”几个方面,虽然不敢比《容斋随笔》之“考据精确,议论高简”,但追求“读书作文之法”,却是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故仿平日喜读之洪迈著作,名此小书曰“三升斋随笔”,以期今后还有“续笔”、“三笔”、“四笔”、“五笔”。

最后感谢孟彦弘、朱玉麒二位仁兄鼓动编辑此书并收入他们主编的《凤凰枝文丛》,感谢凤凰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倪培翔先生亲自责编此书,他们都对本书的内容和编排提出过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荣新江
2019年7月5日 ok0uzNekMH3b0lA5kvJfg6DUTVNriUfMNCxLMQ1cDnVfjE/m+INAIOSU1PuOu5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