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激昂充实的中国之行

在墨菲离开纽约前往东亚之前,中国和长沙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些陌生名称,签写在案头已完成的图纸角落里。然而在1914年夏天,这些地点将成为真实的场景,等待着建筑师去赋予其大学的形式和空间印记。

位于纽黑文的雅礼会执委会下属建设委员会,在传教士团体的争议中,得到了校方盖葆耐(Brownell Gage)的支持 ,明确校园建筑将采用中西融合样式。墨菲事后曾提到,“因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多少感到些迷茫,但由衷支持执委会选用中国形式的方针”。上海圣约翰大学中西杂糅的观感效果不佳,是前车之鉴,幸亏执委会主席威尔斯·威廉斯(F. Wells Williams)提供了他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加上可收集到的资料才使墨菲得以继续创作。而且,墨菲和丹纳决定,他们的设计将不只是加个大屋顶,局部模仿中国样式的建筑在美学上不成立。1913年10月,校园规划方案第二稿获得建设委员会的认可(图2、图3),同时还完成了丹纳设计的礼拜堂(图4、图5)和图书馆(未建成)、墨菲的教学楼等建筑方案。

图2 雅礼大学第二轮规划鸟瞰图(1913.10)图3 雅礼大学第三轮规划鸟瞰图(1914.7)

图4 丹纳手绘的礼拜堂建筑透视图 图5 丹纳手绘的礼拜堂室内透视图

1914年5月底到6月初的两周时间,墨菲携其夫人,考察位于长沙北门外麻园岭的雅礼大学施工进展。所有的方案平立剖和透视图已由事务所完成后,寄给现场负责监造的斯坦利·威尔逊(Stanley Wilson),他将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和修改。墨菲还需要校核场地竖向和坡度,有待最终方案的确定。校园一路之隔就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墨菲同雅礼会的胡美(Edward H. Hume)、盖葆耐等几位成员,一起与其第一任校长颜福庆会面。为了强调全面合作和雅礼会预先的建设意图,几方共同明确“为保护中国传统的建筑遗产,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其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建筑需求相结合”。(图6、图7)除了教育、医疗和宗教目标之外,建筑本身也是一个好的载体,希望通过一组体现美国最现代的规划和建造理念的建筑群,向中国人展示保护他们的历史遗产的可能性。

图6 长沙考察 执笔者为墨菲,桌左前方为胡美,身后为盖葆耐

图7 礼拜堂(前)和宿舍楼(后),摄于1921年

1914年6月6日,他们夫妇二人按计划离开长沙,返回至浦口码头,换乘全线通车刚两年的津浦线铁路,按照威廉斯的建议前往北京参访中国古建筑。然后取道横穿西伯利亚,到达圣彼得堡,再游览中欧各国和法国后返回美国。

此时扬子江畔的南京城正处于近代史上第三次但并不是最后一次的浩劫重生(第一次是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例行屠城,第二次是1864年7月湘军攻下天京焚城劫掠)。民国初年,这座城市不仅是江苏省、道、县三级政权机关的所在地,也是东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在全国政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13年9月1日,张勋率“辫子军”击溃讨袁军攻占南京,大掠三日。南京“被劫一空,虽家具什物,亦搬运全尽。各等人民皆体无完衣,家无一餐之粮”,云集东南商号的下关被烧成废墟。直到1914年元月,冯国璋继张勋到任江苏都督后,旨在加强北洋政府直系势力的统治,才开始设立赈抚局救济受灾商民、恢复民生,以保障社会秩序稳定和城市经济、文化的复兴。

一瞥而过的墨菲在到达北京后,参观了紫禁城,因为雅礼大学的校舍设计选用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形制。在流连徜徉和悉心观察中,他完全被皇家宫殿建筑的极致雄伟庄严所震撼。(图8)他写道:“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建筑群,在其他任何国家的任何城市里,这样的庄严和壮丽都是找不到的。”为了不断扩大的设计业务,墨菲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包括装饰的象征意义和布局风水等各种细节。他采用古典主义的手法去解构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提炼出“以紫禁城宫殿为代表的空间形式”“以宫殿和塔为代表的建筑形式”和“以斗拱、飞檐和彩画为代表的细部形式”。与他对中国建筑适应性的信念相结合,奠定了“适应性建筑”的理论基础。

图8 1901年的紫禁城午门

资料来源:伊东忠太,小川一真(摄影):《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东京帝室博物馆1906年编。

在北京停留时,墨菲受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校长周诒春邀请,商谈清华校园扩建的设计项目。此前,至少有两位美国建筑师一直主动与清华校方联系,希望承接该项目。一位是威廉·沃里斯(William Merrell Vories),在京都设立建筑事务所,职业生涯中,设计了日本各地许多大学校舍、教会、医院和商场等建筑;另一位是威廉·费罗斯(William K. Fellows),帕金斯/费罗斯和汉密尔顿建筑事务所(Perkins, Fellows & Hamilton Architects)的合伙人,后来设计了金陵大学和齐鲁大学。

但周诒春在与墨菲面晤之后,便将这一重要的设计工作正式交给了墨菲。墨菲之所以得到周诒春的赏识和信任,除了同是耶鲁大学的校友这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周诒春和颜福庆的兄长颜惠庆 同为欧美同学会的发起人,因此对墨菲在长沙雅礼学校中的出色表现有所认知。6月13日,虽然两人是第一次会商,但由于周诒春已相当了解墨菲在中国当时环境下的设计能力,早有意将清华的建设予以重托,让他规划一个现代化的校区组合,而且是墨菲所擅长的美式校园。这次会晤只是周治春当面向墨菲澄清设计意图,同时确定时间表。

取得清华项目的委托完全出乎墨菲意料,毕竟雅礼大学只是收取成本费的项目,没有任何的盈余。他立刻意识到这一项目的重要意义,欣喜之余,墨菲将这次世界之旅的“巨大成功”写信给合伙人丹纳,告知这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整个项目的规模之大,超过我们现在亚洲所有项目的总和” 。他还在信中明确说“倾尽全力满足周的要求”,请丹纳立即在纽约开出高薪物色最好的绘图员,尽可能高标准地租借一个额外的小办公室,并详细讨论了事务所工作人员未来几个月的安排,要“将我们最好的设计人员投入到这一项目中”。

由于针对商务经费、设计风格以及施工后勤管理和建设计划等问题,进行了长达3天的讨论,墨菲只得将出行计划推迟一周。他们经西伯利亚铁路到达莫斯科,之后短暂参访了柏林、法兰克福、科隆、巴黎、伦敦和都柏林,于7月17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宣战前夕返抵纽约。 wiIa8p273NVmjLF0YjK3YGlShIkTGTkhWMqQOFD0q1Ey4EglkI/1p0yZicvDTv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