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非著名的商业建筑师

墨菲出生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父亲约翰·墨菲(John Murphy)是一名运输车制造商,母亲名为爱丽丝·布顿·基拉姆(Alice Button Killam)。他家境良好,就读在邻近纽约都会区的纽黑文市,中学是全美历史第三悠久的私立学校——霍普金斯文法学校(Hopkins Grammar School),大学攻读的是耶鲁知名的艺术专业,1899年毕业,1913年又获得美术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墨菲在一家秉承巴黎美院风格的工作室制图,这里名为马斯克瑞工作室(Atelier Masqueray),是当时公认的北美最重要和最成功的设计机构之一。短短的实习期间,墨菲不仅学习观察建筑从概念生成到实施建造的完整过程,而且古典主义的设计训练孕育了他最为初始而深刻的形式逻辑。5年后的新婚旅行也成为墨菲第一次走出美国的“建筑学习”之旅,他游历了意大利、瑞士、法国、比利时和英国。从传统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按照严格的艺术型制和标准,主张精确洗练、华丽典雅的表达,成为墨菲追寻的设计理念,并在后来的中国实践中发展成熟并最终呈现。

1900—1906年,机灵且善于学习的墨菲在6年的职场奋斗中,先是在纽约的一家建筑事务所Tracy & Swartwout实习,由一名普通的绘图员成长为工地总监、分公司总经理及项目负责人;最后一年受聘于德拉诺和爱德华兹建筑事务所 ,主管所内所有纽约市的设计项目,在任职期内负责的豪宅项目中,包括了两位耶鲁大学的实业家校友和来自洛克菲勒家族的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

图1 旅行中的墨菲夫妇

1905年,墨菲与恩达·米契尔·库克(Enda Mitchell Cook)结婚,并携妻子到欧洲游历。这一趟度假也是他的“建筑学习”之旅。(图1)“他不光参观了那些能够启发他学院派教育的著名建筑,描绘了这些建筑的草图;还仔细研究了这些大师的设计并为自己今后的创作收集素材”。1906年,墨菲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作为独立的建筑师开业,墨菲专门从事住宅设计。2年后,邀请前同事小理查德·亨利·丹纳 (Richard Henry Dana,Jr.)成为合伙人,在纽约麦迪逊大街331号建立墨菲和丹纳建筑事务所(Murphy & Dana Architects,时译为“麦谭建筑师”)。随后的下一个6年中,事务所蓬勃发展,业务主要是纽约州和康涅狄格州的私人住宅项目,完成了约40位中产或富豪阶层客户带有殖民风格的别墅设计。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和认可,两人得以先后入选为美国建筑师学会的成员(丹纳,1911年;墨菲,1912年),墨菲还成为纽约建筑联盟、纽约市艺术协会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成员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承接一些校园建筑项目,1913年,通过全美竞赛,获得温莎市的卢米斯查菲学院(Loomis Chaffee Institute)校园规划任务。

墨菲和他的团队来到中国之前,俨然是美国建筑师圈子里的一个商业新锐。中国事业的发展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二人已经在纽约的建筑实践中逐步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与品质。墨菲不是一个“文艺范”或善于哲理思辨的建筑大师,与“一战”后寻求突破和革新并脱颖而出的现代建筑派——建筑四大师 相比,他更是一个精力充沛、具备全面综合能力和经验的职业建筑师:在专业技术层面适用高效,从绘制图纸到对建筑技术的理解,现场条件和工地督造的掌控以及商务谈判和价格预算的交涉能力,支撑了所有项目的良好运作和完成;在设计创造层面美观大方,将美国18世纪建筑风格与20世纪业主的需求相适应,设计中所运用的风格多种多样,纽约州的新罗谢尔学院(The College of New Rochelle)中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康涅狄格州的卢米斯查菲学院中则采用乔治亚(Georgian)殖民复兴风格;在商业运营层面灵巧机智,长袖善舞于各类客户之间,作为“一个不知名的美国建筑师”精心呵护耶鲁校友的人脉圈,并慎重选择了丹纳成为当时最合适的搭档。

由于丹纳在耶鲁大学执教建筑学,墨菲自己承担了事务所一半以上的工作量。19世纪末,宗教热潮席卷美国,一群耶鲁毕业生和教员激情澎湃,希望在异国他乡建立并传播基督教。这些1898届的耶鲁毕业生们于1901年成立了被称为“雅礼会”(Yalein China)的雅礼协会的前身——“耶鲁海外传教会”(Yale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雅礼协会 (Yale-China Association)是美国大学中最早的一个专门推动学校同中国联合合作的机构。这纯粹是一个耶鲁的延伸组织,创始人希望体现他们就读耶鲁大学时所经历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目标,他们的使命直接反映母校的价值观、传统和活力,并确信耶鲁大学和她的毕业生能够为工作团成功而提供资源、人员和敬业精神。

1912年,在校友中声名初显的丹纳接到耶鲁海外传教会的邀请,进行耶鲁校友筹建的长沙雅礼大学(后毁于1942年初日军轰炸)新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这是一个带有捐助性质的项目,使他们得以进入公理会等新教差会(Mission) 的视野,获得认可并参与教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建设。此后,墨菲及其事务所不断扩大在中国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业务,事业重心也逐渐从美国本土移出。直到1935年,时局愈发紧张,58岁的墨菲作为一个建筑师,将自己20余年的创作黄金期全部投入到中国的建筑营造和城市发展中。 eREOdXu9JMZSYRHqy4OWLwgNo5cF+HVwb/9ccbUZW4ankgAa4phTVg0p8EKIxO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