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同治四年四月初十日(1865-5-4)

叔平吾弟足下:

月之四日折弁回,接到三月三日所发手书,敬悉京寓自慈亲大人以下均各平安,曷胜欣忭。吾弟于二月初六日释服,日月如驰,能无怆念?三月初九日引见赞善一缺,谅必坐补,未审近来有别项差使否?礼闱榜发,儿辈有获中者否,均甚悬系。此间须于端节前方能见题名也。

兄到此后身体甚健,公事亦平顺,惟终日忙碌,竟无片刻闲暇,稍觉辛苦耳。新中丞已入境,定于十二日到省,十三日接印。闻其人尚和平,未识履任后有一番新政否。襄臣方伯久欲引退,近日南省更换大吏,而仅令其护理抚篆。于是遂决意引疾。闻此次折件即是病折,未知俞允否?若准,则此间方伯又须放人也。

湖南东西边防军饷每月需十四万金,藩司筹饷亦不易易。近日闽省屡获胜仗,东防稍松,而西防与黔省接壤之黔阳会同靖州、芷江、晃州等处时时有苗教各匪阑入。(前信所要折件等务即寄来,切嘱,切嘱。)而此剿彼窜,防不胜防。必须有重兵巨饷廓清黔省东南一隅,则楚地边民方得如常耕作。然创议已一年,而筹此巨饷实难,故现在尚未能见诸施行也。

此间气候不常,阴雨北风,则服重棉不嫌暖;稍晴而转南风,则穿实地纱尚嫌热,故衣服随便乱穿,不如江南之天时一定也。筹儿咳嗽已愈否?念甚。(必须时服补剂。)须令其格外保重,切勿轻忽为嘱。兹因石襄翁处(于今早方知)明日折弁行,草此布颂近安,并问合家大小吉祥。兄同爵顿首。四月初十日。(家人辈尚好,高升于前日来此,现派令司阍值帖。此人终须防之也。)

【按】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六日,翁心存病逝 。同治四年二月初六日,“是日行禫除礼,夙兴恭悬遗像于厅事,巳刻奉神主至堂前设祭,哭,彻馔,复哭奠,即于神主前释服,冠缀缨青褂,奉主升神龛,先设神龛于祠堂……”;三月初九日,“辰正引见。龢名列第一,(系应补。)……未刻知蒙恩补右赞善” ,即此函中所言“三月初九日引见赞善一缺……”。因知此函写于同治四年四月初十日。

赞善,古代官名,即“赞善大夫”的省称。始置于唐,在太子宫中掌侍从、讲授。设左右赞善大夫。唐白居易《白牡丹》诗:“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清史稿·职官志二》:“左、右赞善各二人。

同治四年二月十一日,“湖南巡抚恽世临降四级调,以李瀚章代之” 。据此函知,同治四年四月十二日,李瀚章到省,十三日接印视事。

李瀚章(1821—1899),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之长兄。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为长子,李鸿章为次子。 JieD4k8+DPjMDTamAmdKDe2wLbNtj/LROVsIHuXEwHvd6sU4SmryRj5hcg522f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