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同治三年十月三十日(1864-11-28)

男同爵百拜敬禀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男叩别后,于酉初刻至长新店。次日黎明登程,巳刻至窦店尖 。申正至涿州宿。昨日尖高碑店,宿北河。今日尖安肃,宿保定。途中天气晴和,男身体甚好,惟依恋之忱,无时或释耳。同行有周子京,稍破岑寂。然游子情怀究非他人所能劝解也。抵保定后,制军以下均差人迎接,令仆辈持柬往谢,诡云近患感冒,不能亲诣也。宋朗斋亲自来见,并送上下两席,情谊甚挚。陆铁云今日在家请客,不能来,云明日黎明来晤。近日天气甚暖,车中穿厚皮袄尚嫌热,未知日下寒暖若何?

母亲饮食起居宜万分珍摄,三冬必须穿皮衣,切勿贪凉,叔弟体气不充,冬间亦宜请人定一膏方服之。仲侄服镜湖方,如合宜,须守之不变。五侄巡夜差使似可推却。否则天时寒冷,恐非所宜也。荣、筹两儿趁此三冬宜习静用功。筹儿新病初愈,必须请万藕翁开一膏方,至嘱,至嘱。家中门户火烛须随时留心,切勿彼此大意。冬令各屋均有烟火,尤宜格外留神也。家人随出者当差,均尚谨慎。今日见宋朗斋云:前途亦甚平稳,切勿系念。唐义渠方伯顷间来晤见(上灯后来长谈),伊系湖南衡州府人,略言伊家乡事也。湖南京报恐不易见,家中可阅抄报全者一分。每月令筹儿汇齐寄来。都下近事家言中亦须详及。否则,彼中恐寂无见闻也。

伯兄自将一军,似非长策,宜委婉辞之方妙。祥儿处未知有信来否。若尚在富冶安将军营中,亦不必亟亟他往,盖此时扬州固是善地,且连得保举,旋即离营,亦非人情也。男明日俟陆铁云来晤后即行,到顺德府时,当托任小园太守再寄家信矣。专此肃禀,敬请金安,并问合家大小均吉。男同爵敬禀。三十日三鼓。

【按】 同治三年九月初三日,翁同爵补授湖南盐法长宝道 ,长宝,即长沙、宝庆;十月,以外城办事处出力赏加盐运使衔 。是月二十六日,翁同龢与诸侄为翁同爵饯行;次日未初,翁同爵起程赴任;十一月初九日,京中翁宅得翁同爵“十月三十日保定书” ,因知此函写于同治三年十月三十日。

伯兄,即翁同书,字祖庚,叔伯中行三,翁同爵三兄。叔弟,即翁同龢,字叔平。

仲侄,或称“源侄”,即翁曾源,字仲渊,号竹泉,行二,道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生,翁同书次子,体弱多病,光绪十三年七月十三日病卒 。同治二年四月翁曾源参加会试,是月二十二日参加廷试;二十四日小传胪,翁曾源得一甲第一名 ,授翰林院修撰

据《先文端公年谱》 、《巽斋自订年谱》 、《翁同龢年谱》 、《翁同龢日记》 ,翁曾源生于道光十四(甲午)年五月,比翁曾纯大五个月。

然《翁心存日记》附录二《翁曾源同治二年会试朱卷履历》云“道光丁酉年五月二十二日吉时生” ,疑误。道光丁酉,即道光十七年。 foFrnNfzsAf5LFc8Sy+f6hEODtOmp4d0tv7IAC3zw08HI7Po/ZVkdQD5t2XWta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