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贵在“精”。古人云:掘十井,不如深掘一井。把一篇文章语法结构琢磨透,理清英语的脉络和思维习惯,效果超过泛读十篇相似的文章。精读、吃透本书,将为你备考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十几国语言,十岁便可背诵《浮士德》,就连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毛姆都向其求教。谈及学习方法,辜先生自称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通过背诵名著,至少可以掌握该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基础打得好,之后的学习才会像“拉开了机器的线,一通百通了”。
林语堂也是一位语言大师。林语堂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翻译了很多外国作品;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总结林先生的学习方法,两件事最为要紧。首先,学英语,必学整句,不觉中将其句法音调整个吸入。其次,每日选二三句,回环熟诵,此数句读音必正,出口必熟。如此半年,操英语能力必大进。
二位先生所提倡的外语学习方法,与我们“欲破解一门语言测试须首先通过研习句子打好语言基础”的理念不谋而合。
考研英语阅读,其难度不言而喻。生词多,句子长,题目设置复杂。欲在考研英语阅读中得到高分,必须掌握系统的解题技巧,同时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语言能力。技巧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阅读能力基础之上。若词词不认识,句句难理解,则任何技巧均是空中楼阁。因此,打好语言基础是考好任何一门语言测试的根本所在。
所谓语言基础,不外乎词汇、语法和语音。就考研英语阅读而言,语音暂不做要求,词汇和语法是其根本所在。观察考研阅读真题,长难句处处可见。因此能否读懂长难句便成为能否在考研阅读中取得高分的关键。然而,很多准备考研的考生遇到的问题是词汇量小,语法能力薄弱,很难按照英语的构句和思维方式理解句子,最后导致原句的本意和自己的理解大相径庭。如此一来,提高做题准确率、取得好成绩也就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本书旨在通过考研阅读文章的逐句语法分析和词汇注释,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词汇量。将生词放在文章中理解记忆要比拿着完全没有语境的词汇手册记单词效果好得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对本书中考研阅读真题逐句分析的学习,考生能够切实提高语法分析能力。我们坚信,只有能够准确地分析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才有可能正确而透彻地理解一个句子试图表达的意义。俗语有言:打蛇打七寸。长难句正是破解考研英语阅读难题的“七寸”所在。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斌斌老师先表示感谢!本人的联系方式: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三个平台上用户名都是:颉斌斌老师。谢谢大家!
颉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