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容

数字乡村建设目前仍处于情况摸查和路径探索阶段。数字乡村的发展将以不断增强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主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制度、机制、模式和技术创新,着力解决整体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打通信息壁垒,推进集约共享,释放数字红利。

数字乡村建设主要在以下7个方面开展。

1. 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

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编制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和整体设计,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配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

2.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乡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提升5G网络覆盖水平,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动农村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3. 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生产过程智能管理,探索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应用。大力培育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生产经营组织,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品牌。

4. 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

促进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疫情监测分析预警水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探索“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新模式,探索建设“网上党支部”“网上村(居)民委员会”。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促进“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

5. “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采用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提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远程医疗延伸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依托信息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下沉,协同推进教育、生态环保、文化服务、交通运输、快递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

6. 设施资源整合共享

推进县级部门业务资源、空间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据等涉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有效整合。充分运用农业农村、科技、商务、交通运输、通信、邮政等部门在乡村已有的站点资源,整合利用系统、人员、资金、站址、服务等要素,统筹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点,推广一站多用、一机多用。

7. 数字化人才队伍

为村民提供在线及各种类型的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乡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乡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本地人才。通过包含计算机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等的数字素养培训,提升村民数字化技能水平。 a6E3yneRy/FVA+Tp3TPBOc3w7DATcxGrVxUlzIbCDy4Og/RXTn1Tntgja65zkT0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