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类为什么绘图造像?我们为什么要创造艺术?对于这些问题,历史上曾有过林林总总的答案——可以说,有多少艺术形式,就有多少种答案。然而,有一条绵延的金丝跨越时空,贯穿起历史上各种图像艺术:艺术始终记录着人类与自然相遇相识的过程。艺术品展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我们的好奇、恐惧与胆略,也反映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其他动物的关系。

我们也会与自己相遇相知,探究人性。我们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也记录下回忆与想象,各种鬼怪、神祇或奇幻生灵。借助各种艺术形象,我们得以触及人性中最隐秘、最纯粹的角落——就像在暗无天日的岩洞或漆黑的房间中,我们才会直面生与死、人与我的根本问题。

一天夜里,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梦见自己游走在某个开阔的地方,周遭的景物丰富生动,一百座桥如丝带蜿蜒,贯穿其间,连成一体,宛如相互连接的奇异世界。一番畅游后,他从梦中醒来,立即拿起笔墨,把梦中所见画了下来。

葛饰北斋的画就像是本书故事的示意图,跨越时空的桥梁,把各种想法、图像和物品都串联了起来。无论看起来多么遥远,纵有山海相隔,或尘封多年,我们还是有办法去找寻。说到底,世间万物——包括葛饰北斋身处的那个与世隔绝的日本群岛——没有一样是完全遗世而独立的。寻宝之旅只需我们动用心智,睁大双眼,满怀好奇,鼓起勇气。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形象是刻画在岩洞中的,同时也文刻在了我们的皮肤上,也就是文身和各类身体装饰。慢慢地,人类学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也学会如何利用和展现这个世界。我们学习运用理性来驾驭空间——最典型一例,就是基于数学规则而发展出的透视画法。我们不妨想象,艺术的故事就从身边开启,慢慢扩展延伸,直至覆盖整个世界。

今天的艺术品还可以是“装置”,让人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如此说来,整个世界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呢?这是一件人类的作品,我们就生活在完全由人类打造的环境之中。其实这样的转变一直保留在以往的人类形象中,这也是本书讲述的故事之一。如今,我们越发深刻地理解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各种艺术形象也栩栩如生地记录了人类探索发现这个世界的过程。这段历史至关重要,也值得我们去潜心体会。 LjyKqCrmG3yCSv3TlXMfT9CJgcrw/Dw0OkK1hYbtBzc+0cVFq/NnKYoumh53lx5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