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无私的智慧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天长地久: 多么美妙的四个字,引无数有情人滥用。庄子说:“天地者,形之大者也。”唐代道士张君相说:“乾刚广覆,历古今不倾。坤柔厚载,经终始弥故。”

②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不自生,是不自营生。赵佶说:“天穹隆而位乎上,经为日月,纬为星辰,而万物覆焉。地磅礴而位乎下,结为山岳,融为川泽,而万物载焉。万物覆载于天地,天地无心于万物,故天确然而常运,地隤然而常处,所以能长且久也。天地有心于生物,则天俄而可度,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其载物也薄矣。若是则有待也,而生焉故能长生?”司马光说:“凡有血气之类,皆营为以求生,惟天地无为而自生。”在这里,无为可以解释为“不为自己”。

③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身,自身,自己;后其身、外其身,都是无为于身、不自营生的意思。后其身是不争先,外其身是不顾危险。曹道冲说:“后其身而身先,退己进人,为众所推,为后而反先。外其身而身存,齐生死者,不为生死所累,外形骸者,不为形骸所碍。”

④成其私:陈景元说: “天地生育万物,而圣人外己全民,皆不以仁恩自恃,岂有自私之心乎?实无私也。无私故能长能久,以其长久,故如能成其私者也。”苏辙说:“彼其无私,非以求成私也,而私以之成道,则固然耳。”黄茂材说:“人皆亡,己独存;物皆夭,己独寿,非私乎。”吕吉甫说:“身者,吾之私也。后其身,外其身,则公而无私矣。无私也,乃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永恒而在。它之所以永恒而在,是因为它的所有运作都不是为自己,所以能长久生存。因此,圣人始终在别人后面而不去争抢,结果却能占先;始终把身体置之度外,结果却能安然无恙。正因为他对自己没有私,所以才有很多私接踵而至。

度阴山曰

东汉时期大名士孔融小时和哥哥们吃梨,每次都拿最小的吃,大人们就问他:“我们都让你先挑,为什么你总是挑最小的梨啊?”孔融回答道:“因为我年纪最小,所以吃梨当然就吃小的。”

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无独有偶,南北朝时期的名士王泰也有类似的故事。

王泰小时,祖母把一大堆红枣和栗子放到桌上,他的兄弟们一拥而上,抢得昏天黑地,只有他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祖母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抢?”

王泰回答:“我谦让而不去抢,自然会有大人赐给我的。”

他祖母很高兴,真就赏了他许多枣子。

所以老子才说,智者“后其身”(谦让不争)。争抢也能获得利益,但是一定会付出巨大代价,而“不争抢”看似什么也得不到,但天道会赐予你与美德相匹配的利益。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奔忙。孔融和王泰之所以得到比其他人更大的梨、更多的红枣,也是因为二人没有为自己抢夺利益。因为没抢夺利益,最后居然得到了更大利益,这就是“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无私之人对他人没有危害,故所有人都喜欢他;自私之人忙着争抢,必然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被人讨厌。一切的自私到最后都会让你付出代价,而看似吃亏的无私,会被他人看在眼里,最终得到他应有的收获。天道不会让无私之人吃亏,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弥补他。 mtg5CN9ZRFXyH6GMEI8K4F34rwLCVsP5xvgK5SeHpEwi6DmHPmrIpxOKRrhrxP5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