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辩证法的规律是,确立一方面,必产生与其作对的方面。陈景元说:“美善生于妄情,以情之所好为美,情之所恶为恶,纵己妄情,非恶而何?以己之所是为善,己之所非为不善……夫圣人岂无美善,盖有而不矜,同于无也。”赵佶(宋徽宗)则说:“世之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臭腐,神奇复化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则美与恶奚辨?昔之所是,今或非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则善与不善奚择。”大意是,任何事物的两方面对立形成,互相转化,即相反相成。

②音声相和: 有三种解释,第一,音与声相调和,《礼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第二,声音的大小、清浊、缓急等不同节奏的协和。第三,声音此起彼和。从“有无相生”到“前后相随”六句,皆是在强调事物两方面的对立形成,庸人清晰地看到这种对立,并且彰显;圣人也看到这种对立,但尽量不矜。

③无为: 这是《道德经》中神一般的概念,我们来看看各家解释。

陈景元说:“无为(拱手缄默)者,谓美善都忘,灭情复性,自然民任其能,物安其分,上下无忧故也。”陈景元对“无为”的理解是:圣人对待任何事物无善无恶,没有偏好,不被任何事物干扰,也不会主动干扰事物。

王雱(王安石之子)说:“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憨山德清说:“是则善恶之名,因对待(处于相对情况)而有……譬如世人以尺为长,以寸为短,假若积寸多于尺,则又名寸为长,而尺为短矣。凡物皆然,斯皆有为之迹耳。”长短相形是有为,那拒绝长,就不会有对立面短的出现,所以,在憨山德清看来,有为就是让辩证关系成立,无为则是不让辩证关系成立。

张岱年说:“‘无为’即自然之意。”

陈荣捷说:“无为是我们行为的特异方式,或更确切说是自然方式。……无为之道乃自发之道。”

霍姆斯·韦尔奇说:“‘无为’并不意指避免一切行动,而是避免采取一切充满敌意的侵犯性的行动。”

④不言之教: 不要用言语指出事物的某一面,让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和“无为”异曲同工。

⑤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占有的意思。我们不妨看看苏辙的解释:“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这就是“不居”,用现在的话来说,苏辙所谓的“不居”是不被客观环境所拘束,也不会被客观环境影响心情。只要能做到随遇而安,那永远都无所谓失去。

译文

如果大家知道了什么是美好,那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陋;知道了什么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与美和恶、善和不善一样,相反相成。因此,圣人才按照无为的原则办事,实施不言的教化,让万物自然发生,圣人从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创始人,也不将万物占为己有,更不希望万物对自己感恩戴德,大功告成,圣人不以有功自居。按照相反相成理论,正因为他不居功,也就没有功可失去。

度阴山曰

在纸上画条直线,不允许对它有其他任何动作,怎样让它变短?答案是,在它下面画一条比它长的线。这个答案的思路是对比,也就是老子的辩证法。

西汉名臣张释之刚做司法官(廷尉),大家对他一知半解,没人看轻他,但也没人尊重他。他的同僚王生马上要退休了,最后一次在朝堂等待皇帝出来时,王生对张释之说:“你我共事一场,我要回家养老了,现在送你一件大礼。”

张释之问:“什么大礼,可以在朝堂上送我?”

王生对他大喊一声:“张廷尉,我的袜带松了,赶紧给我系上。”

所有官员都被这声喊叫吸引,震撼于王生的行为,他们以为张释之会有雷霆之怒,但张释之却出人意料地蹲下,为王生系紧袜带。

王生微笑,张释之问:“我的大礼呢?”

王生说:“已经给你了啊。”

张释之一愣,直到退朝,他见大臣们对自己点头示好,才恍然大悟。这“大礼”正是老子的辩证法。

王生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张释之,这是以“傲慢”为礼。而张释之接受了这份大礼,呈现给大家的则是谦虚、平易近人的美德。正如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样,只有傲慢才能更透彻、更直观地呈现出谦虚。傲谦与有无、难易等事物一样,它们和它们的对立面都相反相成。

再来看个故事。公元649年,李世民(唐太宗)弥留之际,对太子李治说:“军界大佬李勣威望极高,你必须拉拢他为你效力。我死后,他一定轻视你,所以才把他贬出中央。我死以后,你再把他召回中央,恢复其身份地位。他一定对你感恩戴德,无限效忠。”

后来的事情果如李世民所料,李勣被召回后,对李治(唐高宗)的效忠深入骨髓。李世民使用的计策也是老子的辩证法:先把李勣踢进坑里,再让李治把他拉出。由此在李勣心中形成了断崖式的辩证印象:把李世民的行为确立成仇恨后,李治的行为就成了恩德。特别是经过这种对比后,这种恩德更成了大恩大德。

无论是王生对张释之的“傲慢”,还是李世民对李勣施加打压后形成的“仇恨”,他们两个人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其行为产生与其自身敌对的力量,进而形成鲜明对比。

按老子的说法,只要你确立了某一方面,那注定会产生与这一方面作对的力量。比如你确立了“善”,那与它作对的力量“恶”就一定产生。你确立了“美”,那与它作对的力量“丑”就一定产生。王生确立“傲慢”,张释之接受了,那就产生了敌对力量“谦卑”;李世民确定“仇恨”,李勣接受,那就产生了敌对力量——李治的“恩德”。

你会发现,无论是善恶、美丑、高低,还是傲谦、恩仇,都在形成对比,对比越鲜明,奇迹越大。尤其是当对比双方存于一体时,奇迹更大。人类历史上最美丽的太极图就是黑白对比,黑白的辩证。

这是老子辩证法的威力所在。虽然辩证法有如此威力,但在老子看来,辩证法很不好,固然,它能带给你好处,按辩证法,它也一定给你带来坏处。比如伯夷、叔齐,因为把名声当成了善,而把投降周武王当成了恶,最后活活饿死。再比如《庄子》中的河伯自以为大河很大,特别高兴,结果看到海洋,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如果你的痛苦是通过对比得到的,那按照老子辩证法,你的幸福也能通过对比得到。所以对于老子的辩证法,一定要辩证看待。 /s80NHqVkFgso8MIv0UEuVYbMyQYUkWM7c9UQ6WItAV5sv6P/bDqvurgevG8Bz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