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名】 Godaebdoengz
【别名】 节节草,驳骨草,豆根草,接骨蕨,马人参,笔头草
【来源】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 Hippochaete debilis (Roxb.)Ching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草本。根茎横走,黑褐色。茎一型,不分枝或不规则的分枝,通常高可达1m,直径2~15mm,中空,表面有脊和沟,脊6~30条,近平滑,沟中有2组分离的气孔;小枝1条或2~3条一组,有的小枝再分枝。叶鞘常为管状或漏斗状,紧贴,顶部常为棕色,鞘齿狭三角形,上部膜质,淡棕色,早落,留下截形基部,因而使鞘之顶端近全缘,叶鞘的脊部扁平。孢子囊穗顶生,长1~2.5cm,先端短尖或小凸尖。
【分布】 广西主要分布于邕宁、武鸣、隆林、凤山、南丹、桂平、北流、昭平、全州。
【采集加工】 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采收,鲜用或晒干。
笔管草植物图
【药材性状】 茎淡绿色至黄绿色,直径2~12mm,有细长分枝,表面粗糙,有纵沟,节间长5~8cm,中空。叶鞘呈短筒状,紧贴于茎,鞘肋背面平坦,鞘齿膜质,先端钝头,基部平截,有一黑色细圈。气微,味淡。有小毒。
【功效主治】 疏风散热,明目退翳,止血。主治风热目赤,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痔血,血痢,妇人月水不断,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敷。
【中毒症状】 本品毒性较小,牲畜大量食用对神经系统可产生一定的毒性,导致兴奋、惊厥、功能障碍等。
【经验选方】
1.目障昏蒙多泪:笔管草30g,研末,和羊肝捣为丸,每次6g,早晚食后服。
2.目昏多泪:去节笔管草、泔浸苍术各30g,研末,每次服6g,茶调下,或做蜜丸亦可。
3.风寒湿邪,欲发汗者:去节笔管草10g,生姜、葱白各15g,水煎热饮。
4.咽喉红痛:鲜笔管草捣烂绞汁,调蜂蜜服。
笔管草药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