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是一种用途颇广的药草,其得名源自一段不俗的故事。
那是在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与徒弟从终南山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在混元顶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涧边一只大雌鹤,头顶朱丹冠,身披雪绒氅,正带着几只黄嘴巴小鹤涉水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药王师徒一瞧,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哀鸣。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下了急病。
第二天清晨,天刚麻麻亮,药王师徒又到青松林。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过了不久,在一阵阵鹤鸣声中,几只白鹤自朝霞里徐徐下降,从它们嘴里掉下来几片叶子。徒弟捡起一看,很像红萝卜的叶子,便满不在乎地丢在地上。但药王却如获至宝,命徒弟把叶子捡起来保存好。
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抬头仰望,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徒弟依然不以为然,漠然不顾。药王又命徒弟捡起来保存好。
几天过去了,药王窥视患病的雌鹤,身子竟已完全康复,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他还观察到,白鹤爱去混元顶峭壁的古洞,那里长着一片绿茵茵的绿草,花、叶和根块都与往日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药有关,便进行尝试,发现其根茎苦中带辛,具有特异的浓郁香气。根据多年的经验,他断定此品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用它去为病人对症治病,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芎’!”从此,“川芎”便由此得名了。
130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其间,青城山的川芎越长越好,越传越广。后人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对祖国药学事业的贡献,便把他初到青城住过的小山叫作“药王山”。到如今,该处已成为灌县名胜之一。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全株有浓烈香气。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下端有多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茎下部的节膨大成盘状(俗称苓子),中部以上的节不膨大。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宽10~15cm,三至四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茎上部叶渐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 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cm;伞辐7~20,不等长,长2~4cm;小伞形花序有花10~24;小总苞片2~7,线形,略带紫色;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雄蕊5,花药淡绿色;花柱2,长2~3mm,向下反曲。幼果两侧扁压,长2~3mm,宽约1mm。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川芎植物形态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煎汤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