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是怎样辨证论治的

中医看病主要靠辨证论治,本文着重讨论辨证论治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一、诊断方法

辨证的前提是疾病的表现,包括症状、脉、舌和其他。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中医学产生和形成的时代尚无现代化检查手段,完全靠望、闻、问、切四诊来了解病情。临床上如何正确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我的体会是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全面细致

所谓全面,就是望、闻、问、切每诊必察,不要漏掉任何一诊。仅凭“望而知之”“问而知之”及“凭脉”“闻声”中的一项进行辨证,都是不全面的。所谓细致,就是对每一个证候要细辨。例如发热,不要只了解发热的程度,还要了解发热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伴随症状。这方面,《伤寒论》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伤寒论》中列举了22种发热的不同表现,其中区别程度的有微热、烦热、身灼热、翕翕如有热状等;区别部位的有外有微热、足心必热、身热不去等;区别时间的有日晡所发潮热、必潮热发作有时等;与恶寒并见的有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寒热发作有时等。又如列举有关汗的证候表现就有29种之多,其中说明性质的有自汗出、盗汗出、汗出濈濈然、喘而汗出等;说明程度的有微汗出、大汗出、汗遂漏不止等;说明时间的有发作有时,合目则汗、汗出不止;说明部位的有额上生汗,手足 img img 汗出,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从腰以下不得汗等。《伤寒论》对所有症状的描述都非常细,这样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充分的根据。《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非常痛恨那种马虎从事的医生,他说:“观今之医……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他的这番话有现实意义,特别应该引起初临证者的注意。认真学习《伤寒论》中诊断疾病的方法,这是正确辨证的关键环节。

(二)区分主次

疾病的表现是很复杂的,一个病人往往有很多证候,如感冒,可能有发热、恶寒或恶风、有汗或无汗、咳嗽、流涕或鼻塞、咽痛、全身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大便稀溏或闭结、脉浮数或浮紧、舌苔白或黄白相兼,可能还有很多兼症。在这样众多的证候中,我们一定要区分出主次。感冒主要证候是寒热情况、出汗情况、咳痰情况、头痛身痛情况及脉舌表现,若把这些方面的证候了解得清清楚楚,就能正确辨证。例如辨太阳病就是抓住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辨别伤寒还是伤风,就是察其恶寒还是恶风,无汗还是有汗,脉浮紧还是脉浮缓。若恶寒、无汗、脉浮紧则为伤寒;若恶风、有汗、脉浮缓则为伤风(《伤寒论》中称其为中风)。

临床区分疾病表现的主次并不难,先决条件是一定要通晓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我的做法是抓住病人最痛苦或最明显的表现以及病人正气盛衰存亡的关键证候来辨识主症。

任何一个病人都会有最痛苦或最明显的表现,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获知。如水肿病人,一眼望去就可以知道水肿是其主要症状,首先要围绕水肿产生的原因、程度、部位、性质以及伴随症状进行诊断,越细越好。因头面肿、四肢肿、上身肿、下身肿、全身肿、腹部肿的辨证都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头面肿多为风水;四肢肿多为脾虚水肿;上身肿一般属于阳水;下身肿一般属于阴水;腹部肿为石水;全身肿则因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当然上述主症都要结合次要症来辨证,但主症是依据,次症是参考,所以诊断时要竭尽全力抓主症。临床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错综复杂的情况,包括主症不明显或真假症状难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仔细、四诊合参,努力做到去伪存真。有关辨真假证候下文专论。

任何一种病都是因为“正气”有了不足之处,所谓“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就是这个道理。诊断一定要能够对病人正气盛衰存亡作出判定,抓住神、形、精、气四个方面。

所谓神就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表现,“得神则昌,失神则亡”充分说明了神的重要性。有神无神主要看神志和眼睛。神志清楚、思维敏捷、对外界刺激反应快为有神;反之,神志不清楚、思维迟钝、对外界刺激反应慢为无神。抓住神之有无的主要表现,对辨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形是指形体、外貌。“形坚”的主要表现是肌肉丰满、皮毛光泽、筋骨强壮、步态稳健。这种人虽病无碍,容易恢复。如果大肉已脱、皮毛枯槁、筋骨痿弱、步态不稳或不能坐立,此属“形弊”,疾病多重,往往预后不良。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精夺则涕、泪、唾、涎、液干涸、毛发干枯、皮肤干皱及两眼下陷、无泽等,均属重危之象,必须细辨。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有气则生,无气则亡。其衰竭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微弱、泄利无度、面色青白、皮色紫花、脉微欲绝等。

如果在诊断过程中正确区分神、形、精、气的盛衰存亡,对指导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辨别真伪

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善于辨别真伪。造成假象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病人,由于病人不能正确表述自己的痛苦,或有意隐瞒病情的真相,诉说一些似假症状等。在临床上如何分辨呢?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四诊”合参。主观因素主要是医生,是医者“四诊”的错误或主观、片面的作法,包括经验主义。二十年前,我刚接触中医临床,在北京郊区某村巡回医疗,一个停经四十多天的妇女来就诊。因为我是先入为主,认为此人年轻又结婚不久,必是怀孕,所以摸脉就感到“滑象,尺脉滑而不断”,作出了妊娠的诊断。病人诉说的腰痛、背痛、少腹痛等症状,我一概听不进,也未给病人作治疗,结果病人失望而去。后经有经验的医生诊断为闭经,用药治疗获愈。事实给了我很大的教育,诊断疾病一定要忌带主观性,否则就会难分真伪。当然,有些疾病的表现是很复杂的,难免出现一些假象,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分辨。例如灰黑苔,一般见于里热证,但也见于中焦虚寒证,如何分辨呢?关键有两点:一是看干燥还是润滑;二是看有根还是无根。干燥、有根、拭之不去为热盛;润滑、无根、拭之即去为虚寒。另外在诊察中要尽量排除人为造成的假象,如染苔、有颜色或昏暗光线下望诊,等等。

总之,中医诊断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辨证治疗的好坏,故它是中医进行辨证的基础。

二、辨证要领

辨证是中医看病的核心,如何辨证呢?我认为要掌握如下六个要领。

(一)查找病因

中医辨证是十分重视查找病因的。中医病因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分类简单,一般只分内、外两因。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和饮食、劳倦、房劳所伤;外因: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另跌打损伤、虫兽咬伤实属外因的范围。第二个特点是通过机体的反应来确定病因的性质。如伤寒,是出现“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这些症状而确定。第三个特点是病因与病机紧密相连。如饮食不节,主要损伤脾胃,胃伤则不能受纳,导致纳谷不香、呕吐、反胃等症;脾伤则不能运化,导致腹胀、腹泻等症。根据上述三个特点辨识病因。例如一个病人,由于久卧湿地而发病,浑身重着,胸脘满闷,头重如裹,脉缓濡,舌苔白腻。病因比较明确,是因湿邪致病。湿邪易伤脾,因而出现上述症状。有些病人无明显病因可查,只有临床表现,如发热、恶风、汗出、咳嗽、身痛、脉浮数、舌质微红、舌苔白。从这些症状可断定此人是外感风热。所以,中医查找病因是辨证的重要内容。

(二)掌握病机

所谓病机就是病理机转,说明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掌握病机有利于掌握辨证的规律。例如哮喘,此病者往往由于外感风寒或风温,使皮毛闭塞、肺窍不利,导致肺气不能宣通、下达,气上逆而为哮喘,如果不能及时解除外邪,则风寒或风温势必入里化热,热痰搏结于肺,使肺气更难宣通。久之,就会损伤心气,累及肾气,最后导致肺之化源绝而出现危象。根据上述哮喘的病理机转,就能把握此病证候变化规律。哮喘发作期急用辛温或辛凉解表宣肺平喘法;若表解,肺中痰热不清,再用清痰热平喘法;损伤心气则要补益心气;累及肾气则需纳肾气。只有这样根据病机因势利导,才能掌握辨证论治的主动权。

掌握病机必须熟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等基本理论,还需要灵活变通。如水肿,此病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失职所导致的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湿弥漫。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末在肺,知道这些关系则有利对水肿的辨证论治。所以,掌握病机在辨证中非常重要,可以形成对疾病规律性的认识。以肺风痰喘为例,此证因风寒或风温束表和闭塞肺窍,导致肺气壅塞不通。气壅则痰生,阻塞肺络,引起肺气不降而喘生。如果外邪入里化热与痰相搏,则喘更剧。如果痰热久羁不解,则势必影响肺之化源,甚至蒙闭心窍、引动肝风,产生昏迷、抽搐等症。反之,外邪解、痰热清则病乃愈。根据肺风痰喘的这些顺逆机转,在辨证过程中应注意三点:一是区分外邪的性质,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温。属于风寒则发热恶寒,热度不高,无汗而喘,脉浮紧,舌质无变化,舌苔白;属于风温则发热恶风,咳喘汗出,脉浮数,舌质尖边红,舌苔白或黄。二是了解痰热的轻重。痰热轻则发热不高,咳痰不重,喘促不显,无烦渴症状,舌苔微腻不黄,脉略见滑数;痰热重则发热高,痰涎壅盛,喘满不能平卧,烦躁不安,脉滑数,舌苔黄腻。三是注意逆传内陷。所谓逆传内陷就是痰热蒙闭心包、引动肝风,出现昏迷、抽风,此乃肺风痰喘之险症。根据辨证,治疗首重解表祛邪,使外邪迅速从外解;若痰热已成则又必须立即祛痰清热,万勿错失良机;一旦心、肝受邪则病危,要及时抢救。

(三)了解病性

病性就是疾病的性质,一般归纳为寒、热、虚、实四大类。寒与热相对,虚与实相对,其性质完全相反。寒与虚,热与实又相近,不少病理变化相同,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别它们之间的异同是辨证的关键。

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一种具体表现,即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分辨寒证与热证主要抓住精神、形体、烦渴、气息、二便、面色、舌象、脉象的表现。热证者精神躁扰,多动恶热,烦渴欲饮,气粗似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数;寒证者精神萎靡,蜷缩怕冷,口淡不渴,大便清稀,小便清长,口鼻气冷,面色青白,舌质淡,苔白滑,脉迟。

虚、实是指正、邪的盛衰,即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分辨虚证与实证主要抓住病程的长短、声音气息的强弱、痛处的拒按与喜按、舌质的粗老与胖嫩、脉象有力或无力等方面。一般病程短,声高气粗,痛处拒按,舌质粗老,脉象有力者为实证;病程长,声低气短,痛处喜按,舌质胖嫩,脉无力者为虚证。

临床上的表现是复杂的,往往出现寒热夹杂或虚实并见,必须仔细辨别。寒热夹杂指的是寒证与热证同时出现。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是表寒;但又见气喘烦躁、口渴、大便干、舌质红等里热证。又如头痛口赤、牙龈红肿、口舌生疮是上热证,而少腹冷痛、喜按又属下寒证,称之为上热下寒证。

虚实并见指的是虚证与实证同时出现。例如鼓胀患者,其形体消瘦、面色青黄、倦怠无力、纳谷不香是虚证,但又见其胁腹剧痛、腹中有块,乃实证,这就是虚实夹杂证。

除了寒热夹杂或虚实并见之外,还可能出现假实、假虚、假热、假寒的情况。

假实指的是疾病本属虚而临床表现有实象。例如一个久病腹胀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口淡无味、倦怠短气均属虚象,但出现腹胀难忍、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畅等实象,是虚还是实呢?鉴别点就在于:虽腹胀无痞块;虽疼痛拒按而喜热,得热胀痛减;虽大便不通畅但大便仍散乱不成形,这些说明是虚证,不是实证。

假虚指的是疾病本属实而临床表现有虚象。假虚的一般表现是:虽沉默寡言,但说话时多声高气粗;虽有腹泻、纳少,但泻下不爽,便后肛门灼热。

假热指的是疾病本属寒证而临床表现有热象,如口渴、肌肤热、面色红、舌苔灰或略显黄象。但其口渴非热水不能下咽;虽肌肤热,久触之而热不明显;面色红而唇、舌淡;舌苔灰或略显黄象但无根,拭之即去。从而可以判定此热象属假,寒证是真。

假寒指的是疾病本属热证,而临床表现有寒象,如四肢厥冷、怕冷、面青、脉沉细。但肢冷而身灼热;怕冷而恶盖被;面青而唇、舌俱干裂;脉沉细而数有力。

总之,辨别病性十分重要,它是指导治疗成败的关键,务必全面掌握和运用。

(四)确定病位

病位是指疾病的位置。中医病位与解剖学部位并不一致,它是由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学说特点决定的。例如病位在肺是根据咳嗽、促喘、声嘶、鼻塞等症状辨识的。这些症状按西医诊断可能是咽炎、喉炎或气管炎,而中医称为肺家病。因为肺主气,气宜宣通、下行为顺,如果壅塞不通或上逆,产生咳、喘则为病。肺属金,“金实不鸣”则声嘶,甚即失音。肺开窍于鼻,肺窍不通则鼻塞,等等。确定其他脏腑病变均属如此。例如心脏病证有心悸、怔忡、心痛、不寐、多寐、健忘、癫狂等;脾胃病证有呕吐、反胃、呃逆、胃脘痛、泄泻等;肝脏病证有眩晕、中风、痉病等;肾脏病证有腰痛、尿失禁、遗精、癃闭、淋证等。

确定病位能够指导治疗,但必须与病因、病机、病性相结合。只有病位是无法处方用药的。例如脾胃病,要分寒、热、虚、实。脾胃寒则腹部冷痛、下利清水、口流清涎、脉沉细、舌质淡、舌苔白润或灰润;脾胃热则腹痛呕逆、大便干结、口臭、脉数、舌苔黄厚;脾胃虚则纳谷不香、腹胀便溏、倦怠思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脉缓、舌淡嫩、舌苔白;脾胃实则腹痛拒按、触之有块、大便燥结、脉滑有力、舌苔厚、拭之难去。

除脏腑定位外,尚有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定位方法。这些方法还能说明疾病的转归和性质,故被称为伤寒病或温热病的辨证论治纲领,必须掌握。

六经包括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太阳病分“经证”与“腑证”两类。太阳经证是病邪侵犯肌表,又分“中风”与“伤寒”两种,中风为表虚,伤寒为表实。表虚症见发热恶风、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表实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脉浮紧。太阳腑证症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或水入即吐,则为膀胱“蓄水”证;如症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如狂发狂则为膀胱“蓄血”证。阳明病由太阳病传经而来,也分经、腑两证。高热、大渴、汗出、脉洪大者是阳明经证;潮热、出汗、腹满而硬、大便秘结、神昏谵语、循衣摸床、脉沉实者为阳明腑证。少阳病的主要症状为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白或黄白相兼,脉弦。太阴病大多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有寒邪直中太阴经。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口不渴、舌淡苔白、脉缓。少阴病可由他经传来,也可直中,主要症状有四肢厥冷、小便清长、无热恶寒、但欲寐、脉微细。厥阴病情复杂,往往是寒热交错,既有四肢厥冷、下利吐哕,又有口渴咽干、吐蛔。总之,六经辨证定位、定性、定因、定转归,直接指导治疗。

三焦辨证同样具有定位、定性、定转归的作用,是温热病的辨证纲领。

上焦证候包括肺和心包病的症状。如发热恶寒、咳嗽、气喘、脉浮等是肺病的症状;若逆传心包则出现神昏谵语、舌强、肢冷等症状。中焦证候包括胃、肠及脾病的症状。如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红目赤、便秘尿少、舌苔黄、脉滑数等是热在胃肠的症状;发热不高、胸脘痞闷、恶心、便溏、身重倦怠、舌苔腻、脉缓等是脾蕴湿热的症状。下焦证候包括肝、肾病的症状。如心烦不寐、咽干、腰酸重、手足心热、舌干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此属邪热耗伤肾阴;若肝肾阴亏导致肝风内动,则症见手足抽动、两眼发直、舌头颤动、舌质干、脉细弦。

卫气营血辨证是著名医家叶天士创立的温热病辨证纲领,与三焦辨证相辅相成。卫分病属表证,病位在肺卫、鼻窍、皮毛;主症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咳嗽、舌苔白、脉浮数。气分病属里证,病位在肺、脾胃、大肠、胆;主症有发热不恶寒、汗出、便秘、口渴、咳喘、发黄、舌苔黄、舌质红、脉洪数或沉实。营分病属里,病位在心、肝;主症有发热夜甚,斑疹隐现、神志昏沉、谵语或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血分病属里,病位在心、肝、肾;主症有发热夜甚、斑疹明显,甚至吐血、衄血、便血、神昏抽搐、舌绛紫、蜷缩不伸、无苔、脉细数无力。

总的来说,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既有明显的定病位作用,又能判定疾病的性质和顺传逆传,是外感热性病辨证之纲领。

关于表证、里证,是八纲辨证中的两大纲,它们可以定病位,但范围比较广,临床辨证时还必须与脏腑定位结合起来。例如表证要与肺脏病变结合起来,因为肺属表,里证要与心、脾、肝、肾诸脏病变结合起来,这样辨表里才有确定性,治疗也才有针对性。

(五)明辨顺逆

明辨顺逆是辨证的又一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判知疾病预后,因势利导或积极主动进行治疗。例如麻疹,按期出疹、疹色红活、呼吸通畅、咳声不嘶哑则为顺;反之,过期不出或一出即没、疹色暗淡、喘促发憋、咳声不扬或嘶哑,此为逆证。故治疗麻疹,初期以“透法”为贵,透得愈彻底愈好,中期则要注意清解热毒与凉血,后期则护阴液润肺为要。熟知疾病的顺逆,治疗时心中就会有数。

明辨顺证或逆证既要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又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掌握,但只要不断实践、认真总结是可以逐步认识的。下面就我辨顺证或逆证的临床体会谈点意见。

要掌握疾病的病机,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例如外感风温,若只出现发热恶风、汗出、咳嗽、气促等症不要紧,病在肺卫,宣肺解表即可。外邪深入,病情发展,症见高热不退、喘憋气急、痰涎素盛、舌苔黄厚、脉象滑数,乃痰热壅肺。若面色、口唇仍红润,两眼有神,精神安定,手足温,脉有力,这也不要紧,仅邪盛而已,正气尚足。假若出现呼吸短促、面色青白、两眼失神、手足厥冷、脉细无力,此乃心肺气虚之重症,有可能形成呼吸微弱、时断时续、面色青灰、脉微无根之肺气、心气耗散之危象。还有一种逆证表现为高热不退、喘满不能卧、神昏谵语、抽搐,此为风温之邪深陷手足厥阴。总之,外感只在肺卫,不损心肺之气、不逆传手足厥阴则均属顺证,反之为逆证。

又如腹泻病人,若知饥欲食、小便尚通利、涕泪均存、口舌有津,虽泻无碍。因知饥欲食为胃气尚存,小便通利为三焦气化功能正常、肾气尚充足,涕泪均存、口舌有津是津液未竭。若腹泻无度、水谷不入、涕泪俱无、小便不利且少、口舌干燥、两眼干涩无神、脉细弱,此乃脾胃虚弱、津液干涸之象,属逆证。如津涸动风,抽搐不止,大肉已脱,乃属危象。

总之,察顺逆证的关键看正邪消长。邪盛正盛,虽病易治,祛邪即可;邪盛正衰,其病难治,祛邪同时,务必扶正;邪衰正盛,病可速愈;邪衰正弱,急需扶正。

(六)熟知危象

看病不知危,不是好医生。我曾经对151例死亡病证作过分析。151例死亡病证中麻疹逆证72例,肺闭喘咳32例,疫毒痢11例,暑温9例,泄泻9例,水肿9例,鼓胀3例,疳证3例,风温、破伤风、黄疸各1例。其临死前的证候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

神亡,主要表现为双目浑浊,固定不动或上翻,神昏。

色败,主要表现为面失血色,或青紫,或青灰,或苍白,或灰暗。

形弊,主要表现为大肉已脱,枯瘦如柴,皮松,发焦枯,毛脱,两眼下陷。

津竭,主要表现为涕泪俱无,唇裂齿枯槁,舌干无津有芒刺,渴饮不止。

气脱,主要表现为呼吸微弱欲绝,时断时续,四肢凉过膝、肘,大汗淋漓或头汗如油,脉细如丝或微欲绝或散乱或无。

血散,主要表现为皮色瘀斑,吐泻带血,孔窍出血。

脾绝,主要表现为泻、痢不止,呕吐频作,滴水不入,腹胀如鼓,肢软如绵。

风动,主要表现为频发抽搐,摇头弄吐,紧握双拳,牙关紧闭。

热极,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鼻孔生烟,烦躁不安,舌绛起刺,苔黄或黑褐而干,唇肿口烂,脉疾。

痰阻,主要表现为喉痰多,辘辘有声,咳咯不出,呼吸急促,鼻扇,张口抬肩。

以上诸症仅根据上述11种病证共151例死亡者临终前的表现所总结,不能概括全部危象,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造成危象不外两个方面:一是邪气盛,常见的是热、风、痰。热极能耗津伤气,动血生风;痰盛则迷闭心窍,阻塞肺窍而致内闭;风源于热而发于肝,抽搐不止势必导致内闭外脱。二是正气亡,主要表现为气脱、血散、津竭、脾败。

总的来说,要想掌握中医辨证,除了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全面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之外,还要多临证,勤思考,不断总结。

三、论治须知

中医辨证是与论治紧密相连的。辨证准确只能说找到了病根,但怎样消除病根,恢复健康,则还需要论治正确。如何正确论治呢?有以下几条须知。

(一)随证施治

所谓随证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立法、处方、用药。例如辨证为外感风温证,立法就应该辛凉疏风清热,可选用银翘散 [1] 或桑菊饮 [2] 方加减。如果辨证为脾胃虚寒,立法就应该健脾温中散寒,可选用四君子汤 [3] 合理中汤 [4] 加减。总之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应该丝丝入扣,不要互相矛盾。要想做到这一点并非容易的事情,第一要熟知治法,第二要善于配方,第三要了解药性与功用,缺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行。下面我举一例医案来说明。

郭某,男,30岁。1983年12月24日初诊。

问诊:因天气突然变寒而得病,两天来发烧、怕冷、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头身疼痛。

望诊:精神尚好,行动自如,鼻涕清稀,舌质正常,舌苔薄白。

闻诊:咳声不扬,语带鼻音。

切诊:脉浮紧。

辨证分析:此病因感寒而得,寒邪束表,故发烧、怕冷、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寒邪同时犯肺,故鼻塞、流涕、咳嗽;舌质正常、舌苔薄白,病邪在表,并未入里化热。故此证病因属于感受寒邪,病性为表寒,病位在肺卫。其精神尚好,行动自如,正气无损,但必须注意寒邪容易入里化热,并且容易伤阳气。根据上述分析,其证为寒伤肺卫。

立法:证属寒伤肺卫,故治法当用解表散寒、宣肺为宜。

处方:加味麻黄汤。

用药: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荆芥穗10克,苏叶6克,羌活10克。

治疗经过:服上方一剂,全身出汗,发热恶寒消失;两剂药后病愈。

麻黄汤治伤寒表实证,但发散、宣肺之力尚显不够,所以我加荆芥穗、苏叶、羌活以加强宣散之力。

病例病情单纯,辨证处治尚易,若遇复杂病例,当需再三斟酌。下面谈谈立法、配方、用药三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二)立法要精

所谓立法要精,就是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切莫“头发胡子一把抓”。立法的一般原则是“有表先解表,表解再治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邪先祛邪,祛邪不伤正”。下面我举两个病例来说明。

例1:孙某,女,12岁。1983年11月28日初诊。

问诊:患者经常尿床、头晕、腰酸,近两天头晕加重,尿床增加,并见发热、咳嗽、流涕、微渴不多饮。

望诊:面微赤,唇稍红,舌质正常,舌苔白略有黄象。

闻诊:声音重浊,咳声不扬。

切诊:脉浮数。

辨证:此患儿平素尿床、头晕、腰酸,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近两天病情加重并出现上述一系列表现,乃外感风温;已见口渴、舌苔略有黄象,乃有入里化热之势。

立法:因有表证,当先解表,用辛凉解表法。切勿用补肾气之品。

处方:桑菊饮加减。

用药: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杏仁6克,薄荷6克,桔梗10克,芦根10克,知母6克。

治疗经过:服上方3剂表解,但仍尿床,后用缩泉丸 [5] 治疗,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连续治疗半月,尿床止。

此例主要说明有表先解表、表解再治里的立法原则。

例2:李某,男,14岁。1978年6月28日初诊。

问诊:患儿两岁时患麻疹合并肺炎后留下喘疾,遇寒而发,久治不愈。近三天因天气变化,喘息严重,日夜不能卧,胸满、气短,动则甚,形寒怕冷,倦怠乏力,大便稀,一日数次。

望诊:面青,张口抬肩,鼻扇,体瘦鸡胸,舌质淡、苔白。

闻诊:语言低微,声音不能连续,哮鸣有声。

切诊:脉虚数。

辨证:此久病之体,气短、动则甚、怕冷、倦怠无力、大便稀、一日数次、语言低微、脉虚等乃肺、脾、肾三脏之气均虚。但此时张口抬肩,喘满不能平卧,形寒,是风寒外束肌表,皮毛不能开合,因而肺气不能宣通。当务之急是散风寒使皮毛能开合。开肺、降气使喘平息,肺、脾、肾三脏之虚暂勿补。

立法:散风寒,降气平喘。

处方:麻黄汤合牵正散加减。

用药: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6克,白附子6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五味子6克,白果6克,苏子10克。

治疗经过:服上方4剂,喘渐平,唯咳嗽痰多,后用二陈汤 [6] 加减调治一周,咳痰基本消失。之后,改用补肺、纳气、健脾法,用下方:蛤蚧一对,冬虫夏草60克,白茯苓250克,灵芝100克,共研极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服3次。

此例主要说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有关祛邪与扶正的立法应视病情而定,一般是有邪先祛邪,但到了正气将脱的时候,如四肢逆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竭、大汗淋漓,则非补气固脱不可,可用独参汤 [7] 、参附汤 [8] ,先扶正后祛邪,这叫留人治病法。

(三)配方要巧

中医配方不是药物的随便堆砌,而是非常讲究配伍。例如四逆汤是用附子一枚、干姜45g、炙甘草60g组成。功能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衰证。假如改用附子大者一枚,干姜加至90g,则成为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之力更大,并能通脉,用于治疗少阴病阴盛格阳之证。同样的药物组成,用量不一样,功用、主治均有别。

一般方剂组成包括四个部分:君药(现称主药),是治疗主症的药物;臣药(现称辅药),是协助或加强君药治疗主症的药物;佐药作用有三:一是治疗兼症,二是缓和或减轻君、臣药物的毒副反应,三是用于因病势拒药需加以从治者,如于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以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现象;使药作用有二:一为引经药,让药力直达病所,二为调和诸药。例如麻黄汤中用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为君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助麻黄散寒之力为臣药;杏仁利肺气兼治咳嗽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要想巧配方,必须熟知君、臣、佐、使间的相互关系。

(四)用药要准

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药性、归经、功用、主治,故用药时要选准确。例如黄连、黄柏、黄芩、山栀子同属清热药,但黄连清心与小肠之热为长,黄芩清肺与大肠之热为长,黄柏清下焦肝肾之热为长,山栀子清三焦与心之热为长。

用药要准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掌握药物的用量与用法。例如升麻,辛、甘、微寒,功能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但同一用量是不可能达到上述诸作用的。若要其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一剂药物用升麻3~6克即可;若取其清热解毒则非重用不可,著名老中医方药中治疗肝炎,升麻常用到24~30克。又如青蒿治疟疾,用煎煮法效不显,取汁冲服效果好。

总的来说,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医药学的特色和精华。限于篇幅,本文侧重讨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和原则,具体内容未加详述,请大家参考有关专著。

[附方]

[1]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2]桑菊饮(《温病条辨》):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桔梗、生甘草、苇根。

[3]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4]理中汤(《伤寒论》):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

[5]缩泉丸(《校注妇人良方》):益智仁、乌药。

[6]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

[7]独参汤(《伤寒大全》):人参。

[8]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炮附子。

(原载于《中国农村医学》1984年第1、2、5、6四期) 6GYrDEjhgU948Dfg+i1nmiQW6E0B/T73mgjgGBTXqomjE2vQg9xQH4mUR7hoTk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