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高血压病“毒损心络”观的新思路

当代临证实践发现:在21世纪,高血压病者苔腻常为多见,而血液循环不畅的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并非少见,痰和瘀的致病在高血压病中日趋增多。回首古训:朱震亨的“无痰不作眩”,虞抟的“死血迷闭心窍”瘀血致眩说,对当前临证十分切中。痰和瘀系病因,又为病理产物,乃为毒邪。高血压病是心络受邪所致。“毒损心络”观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病的新思路。

“络病学说”起源并奠基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最早提出“络脉”之称:“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区分了经、络、孙之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又有十五大络、别络、浮络、孙络之分。《灵枢·痈疽》概括了经脉灌注渗布血气的生理功能:“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经脉》则对十五别络的循行及其虚实病证做了阐述。《灵枢·九针十二原》《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望络、扪络的诊法和刺络出血的治法。《黄帝内经》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法,对“络病学说”都已做了雏形性的描述,开创“络病学说”的先河。对“络病学说”承前启后加以推动者要数东汉的张仲景,他在《金匮要略》中详述了络脉病证(如痹证、水肿、黄疸、肝着、虚劳)的发生均与“络脉瘀阻”的病机有关,于是首创化瘀通络法,特别是虫类剔络法,不少名方如大黄䗪虫丸、抵当汤等至今有效。“络病学说”的鼎盛发展和完善在清代。“络病学说”的理论和临床是由叶天士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他将《黄帝内经》中有关“络”的概念加以深化,并首次较全面地引申到内伤病病理阐释中,明确提出“久病入络”说,强调“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认为络病虽分虚实,总以络脉阻滞为要,主要病机是络中气滞、血瘀或痰阻,新立通络诸法,是内伤杂病在理论和治疗上的大发展,也是给后世活血化瘀法的大启迪。清代对“络病学说”有所贡献的还有三位医家,第一位是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首次将补气和通络法结合,创建益气活血通络法,其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和三首“逐瘀汤”,对后世临证都有巨大影响;第二位是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倡导“祛瘀生新”法;第三位是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认为“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并主张用砭石刺络及内服引经通络药治疗络脉病证。

络脉附属于经脉系统,是由经脉横支别出的支系,分为二系:一是起于四肢,从十四经脉分出,呈向心性方向向内散布,承受各经脉血溢后的灌入,并再渗灌于全身,营阴阳,利关节,濡筋骨;二是内源于脏腑,呈离心性方向向外散布,直达腠理皮肤,故《灵枢·经脉》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络脉系统包括大络、系络、别络、孙络、浮络,可见络脉系统是一个网络,遍及全身的各组织结构,形成络脉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灌气血,互化津液,输布全身的生理功能。《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实际上经脉的这些功能主要也是通过络脉网络来实现的。因此络脉是保障脏腑气血灌注,通畅气血津液输布的枢纽,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组成。其道细小,其布广泛,其支众多,其功重要,也可称作“立体多能网络系统”。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络脉痹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的一类病证,统称络病。其病位在血分,其共性为“瘀阻”。络病的病机不外四端:络脉结滞、络脉蕴毒、络脉空虚和络脉损伤。络脉结滞系邪客络脉,阻遏络道,造成气郁、血滞诸结;络脉蕴毒系指络邪不除,蕴久生毒,主要有湿浊、痰瘀;络脉空虚系络中气血不足,无力运行致气血停滞而为瘀;络脉损伤系“刀针破伤经络”,络伤血溢。络病主要表现为血证、痹证、中风、疼痛和眩晕等等,其病性错杂,病根深伏,邪正胶凝,病势缠绵,多属沉疴痼疾,为难治难愈病证。

高血压病“毒损心络”观是高血压病从“络病学说”诠释的新角度、新视点、新途径。何以见得?下列“三性”为证。

●病机上的关联性

高血压病常常起病隐匿,不少患者无症可见或在体检时方显血压升高,故病程较长。临床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一般年老者体虚多见,年轻者痰浊为主(如高脂血症、肥胖、过量烟酒等),继发者常见于糖尿病、肾病之后。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是痰瘀浊毒在体内的累积停留,主要是不能通过络脉的渗注而排出体外,其蕴结主要是阻于络脉。这种病机同络病的虚(络脉气血不足)和实(络中血瘀痰浊)在实质上是相关联的。

●证候上的相似性

高血压病的证候学所见可概括为上盛下虚证。上盛者眩晕头重,口唇紫暗,舌下络脉青紫,舌质暗红,苔腻脉滑;下虚者腰酸腿软,乏力气短。这些病证与络病表现极其相似。高血压病经治不愈,其发展常常累及心、脑、肾、眼底等器官,这些器官血液丰富正是络脉汇聚之处。高血压病的证候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起肝肾阴虚为主,表现肝阳或肝风,与络脉空虚相似;继则痰瘀浊毒阻络,正如叶天士所言“邪与气血两凝,结聚络脉”,与络脉结滞,络脉蕴毒相似;终则病久入络,血瘀津凝,互结互病,毒损心络,加重病情,变证丛生。

●治法上的一致性

基于高血压病“毒损心络”观,其治法当更新为“活络法”。无论痰瘀同治,还是补气祛痰,补气化瘀,均同络病之治则,疏通络脉,透达络毒相一致。也就是叶天士治络病“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大法的体现。

高血压病的西医解释在于微血管与微循环的病理性异常。微循环是由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网状结构,连于动静脉之间,微循环内部的微血管互相沟通,微循环丛与微循环之间有许多吻合支互相交会,这种结构和分布同络脉极为相近。西医学又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血管的舒缩状态和抗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上起着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主要结构,又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破损及其功能失调,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这与“络病学说”又有相当的相似之处。实验研究发现中医的“血瘀证”在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可以看到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微循环的障碍,内皮细胞的损伤,血小板功能的亢进以及凝血因子形成并激活,纤溶和抗纤溶系统的启动,红细胞变形性和凝聚性增强等。这可以看作“络病学说”的现代诠释。

基于“毒损心络”观的新思路,我们曾以水蛭、莱菔子为主,由5味中药组成“络活胶囊”,试治Ⅰ、Ⅱ期痰瘀互结证类的高血压病,经与北京降压0号随机对照,降压显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85.0%,与对照组疗效相仿( P >0.05),但对改善痰瘀互结证候却有明显差异( P <0.01),络活胶囊还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提升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降低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水平,而且安全无毒。

综上可见,高血压病“毒损心络”观的新思路有理论依据,更有临床验证,有进一步深究的价值。

跟师体悟

(1)如何认识中医所讲之“毒”:中医文献中,“毒”这个词汇出现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药物之毒。如半夏、附子、大戟、芫花、乌头等,这类药品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属含毒之品,仅病患可以服用,且不能久服。二是“疫疠”之毒。“疫疠”是天地间的不正之气,是一种邪气,其具有较强的时令性、传染性,类似于西医学中的传染性疾病。三是偏胜之毒。六淫偏胜则为毒,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此毒指偏胜之邪,是一种物质或性质在人体内滞留发展,呈现一种“过”的状态,比如说寒邪、湿邪、热邪、浊邪等,蕴结成毒。一

(2)高血压“毒损心络”观的新思路:毒,沈师认为痰和瘀系病因,又为病理产物,乃为毒邪。而高血压病多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临床上常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上盛之证,同时多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下虚之证,正如《灵枢·刺节真邪》中所讲“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盛”实指邪气之盛,由于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且络体细小,分布广泛,分支众多,功能独特,所以一旦邪客络脉则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终致津停血滞,蕴而化浊生毒,痰瘀、浊毒痹阻络脉而发为络病。病变主要在心络,而又与脑络、肾络密切相关。当今,高血压患者苔腻多见,而血液循环不畅的舌质紫黯、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并非少见,痰和瘀致病在高血压中日趋增多,故沈师提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病的新思路。

(3)高血压病要善后防复:患者血压平稳后,汤剂减半,从1日1剂改为2日1剂,晚服1次。高血压病受情绪、饮食、劳累、失眠等因素影响,容易复发,配合丸剂防止复发十分重要。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将获效的方剂,共研细末做成水丸或装入1号胶囊,配合早、午服脑立清胶囊(安脑丸化裁,清肝泄热),服用2~3周,每次3g,每天2次,连服2~3个月,适用于心肝火旺者。二是午餐、晚餐后各服加味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3g,早晚各服杞菊地黄胶囊5粒(每粒0.3g),连服2~3个月,适用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者。三是重新组成胶囊方。组方原则为既要突出健脾和胃,又要注意滋肾柔肝,适用于肝胃不和者。在此原则下再视具体病证酌加几味对病对证之药,做成胶囊连服2~3个月,常可免于复发。 Jd/CbDw5dOtfkfFM6iC7QvdyGNArVJkx+TTqIa1KFc4q0o3XSFKOMEmB08MFQ+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