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障碍一方面与微血管本身的功能变化有关,另一方面又与血中有形成分及无形成分性质的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多种多样,彼此又相互影响,限于实验方法,尚无法准确评判。很多西药的作用机制也不十分清楚,且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个难点,现仅就部分比较成熟的内容加以探讨。可喜的是,传统医药在此方面具有伟大的成就,此处仅做概述。
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统称为“抗血小板药”。由于血小板具有聚集、释放反应及黏着等特性,其除了有血液凝固(止血)作用外,还与炎症反应、免疫引起的组织损伤、动脉硬化血管损伤及糖尿病等都关系密切,故抗血小板药的应用范围很广,其种类有很多。
1967 年, Weiss 及 Aledort 首先提出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目前非甾体类抗炎药中, ASA 的抗血小板作用最强。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黏着及释放反应,抑制肾上腺素、凝血酶及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主要在第二时相,而对第一时相无作用。 ASA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很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分流时使用 ASA 后,血栓发生率为 32 %,对照组则高达 72 %,证明 ASA 有较好的防止血栓形成作用。
ASA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时间很长,一般剂量( 300 ~ 600mg )可持续 2 ~ 7 天,与血小板的生命周期相同。 ASA 的血浆半衰期仅有 20 分钟,停药数日后,血中有效浓度早已不复存在,故这种现象并非由于其本身,实则由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为不可逆性所决定。虽然如此,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对出血时间并无影响,可能系骨髓每日可新生成相当于总量 10 %的新血小板,它们不受原使用 ASA 的影响而足以维持血液的正常凝固能力。如果每日连续用药,则新生血小板难免受到影响,出血的倾向必然增加。人类血小板对 ASA 无不应期,较长时间应用,效力不减,这种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方便。
对于 ASA 的作用机制问题,一般认为 ASA 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由于它对血小板膜的乙酰化,从而影响血小板代谢。 Both 在 1975 年提出, ASA 可使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 , COX )乙酰化,阻止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 PG ) G2 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释放反应。人血小板与 3 H-ASA 培养,试验液内三种血小板蛋白中,只有分子量为 85000 者, 20 分钟后可完全乙酰化,并持续 12 天。 ASA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微粒体中的 COX ,致使花生四烯酸不能变成 PG 内过氧化物( PGG2 、 PGH2 ),终致 TXA 2 无法生成,从而避免了血小板的聚集及血管的收缩。 ASA 的这种作用很强,人类用 325mg 即可抑制血栓素 A2 ( thromboxane A 2 , TXA 2 )作用的 89 %; 300 ~ 600mg 可抑制 24 小时。但应用较大剂量 ASA 时,由于其抑制了 PGI 2 的合成,从而削弱 ASA 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为了避免这种作用,现在主张服用 ASA 的剂量要小,并要间歇地使用,使血中浓度仅足以影响循环中的血小板,而不影响 PGI 2 的合成。 ASA 在微循环障碍方面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很多问题尚未完全明了,现就比较重要者加以讨论。
有微循环障碍疾病的人及动物试验均证明,广义的微血管疾病,都与血小板纤维栓塞有关。肾功能障碍、移植排斥、心肌梗死等都属这个范畴。 ASA 对恶性或骨髓增生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症有一定疗效,可解除指及趾的剧烈疼痛,还能降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死亡率。 ASA 剂量现在多主张每次 25mg ,一日 3 次,口服,也有人主张每日用 300 ~ 1500 mg ,使选择范围更大一些。总之,剂量宜小不宜大,以防对 PGI 2 的抑制,减弱其抗 TXA 2 的作用。 ASA 抑制 COX 的作用为不可逆性的,而且时间很长,所以每日仅有相当于血小板总量 1/10 的新生血小板能形成 TSA2 ,故现在多主张 ASA 不宜每天使用,隔日或每三日使用一次即可。 ASA 并非最理想的抗血小板药,所以现多主张与其他抗血小板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此药系吡唑酮类化合物,与保泰松相似,用作尿酸排泄药,治疗痛风。体外及整体动物试验证明,苯磺唑酮能抑制 ADP 、肾上腺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黏着及释放反应。以抑制血小板 - 胶原反应的剂量注射于家兔,可抑制截断的肠系膜血管远端的止血栓子形成。该药能抑制猪血浆加胶原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抑制凝血酶引起的释放反应较弱,只在低浓度时有效。
该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大致与 ASA 相同,即抑制 COX 活性,阻碍 PG 及 TXA 2 的形成。人类用药超过 5 周后,血小板的存活时间延长。家兔实验中,血小板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相比,可增加 2 倍,血小板的转化率可降低 50 %。这种作用对肾血管血栓的治疗有利。但血栓阻塞过久,则力量不足,只有纤维溶解药可能有效。本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甚好。
PGE1 在体内、体外都有抗血小板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大鼠、猪及人类血小板由 ADP 引起的聚集,也能对抗肾上腺素、 5- 羟色胺、垂体后叶素、凝血酶、胶原、花生四烯酸、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动物试验显示,本品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局部应用 5 ~ 10 μ g/mL 及静脉注射 1.6 μ g/ ( kg · min )或 3 μ g/ ( kg · min ),均可抑制用镊子损伤的家兔大脑皮层血管白色血栓的形成。大鼠皮下、腹腔或肌肉注射,能抑制血循环中血小板的聚集。家兔灌注后,截断的肠系膜血管易出血,血液凝固性欠佳,止血不完全。 Boullin 等 1972 年报告,本品抗血小板作用,与其对抗血小板与 ADP 的结合和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 cAMP )的含量有关。 PGE1 不浓缩于血小板,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移出血小板悬浮液后即消失,故推测其作用不直接在血小板,而可能是干扰了位于血小板外膜上与 ADP 结合的受体。 cAMP 增高,一方面可由腺苷酸环化酶的兴奋引起,另一方面可由于对磷酸二酯酶的抑制所引起, PGE1 对前者的作用甚强, 3 μ mol 时,兴奋程度可高达 18 倍。
人动脉注射 PGE1 ,肢体血流大为增加。 Colson 等 1973 年报告,用 PGE1 股动脉灌注,治疗 4 例严重末梢血管病,每次灌注 10 分钟,历时 1 ~ 3 天。 3 例患者的疼痛于第一次灌注后即完全消失, 1 例效果不确实,无一例需要截肢。 4 例患者安静时疼痛均有改善, 1 例治愈, 1 例开始好转。 PGE1 对人及动物均有一定不良作用,主要是颜面潮红、头痛、腹部间歇性痉挛、胸部紧迫感等。
PGI 2 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前一种作用很强,为目前抗血小板作用药之最强者,可减弱 ADP 引起的聚集作用的 50 %~ 80 %。该药对聚集的血小板有溶解作用。动脉血中浓度高于静脉血,外源性 PGI 2 之作用也是动脉用药强于静脉用药。 Walker 等在 1981 年报告, 48 例心肺分流患者,用 PGI 2 灌流(开始每分钟 10pg/kg ,建立分流后,加至每分钟 20pg/kg ),分流完成,灌流停止后,血小板数目增加,活性降低。对照组的β - 血栓球蛋白(β -thromoboglobulin )及血小板因子 IV 均增加。患者的血栓素 B2 ( thromoboxane B2 )一般无变化,故此作用与 TXA 2 无关。至于血小板数之增加,则可能与出血有关。较大剂量的 PGI 2 可抑制血小板黏着作用。现在认为 PGI 2 的作用是兴奋腺苷酸环化酶,使 cAMP 增加而产生的。
肝素对血小板的聚集、黏着、释放反应,存活时间及转化等方面有一定抑制作用。一般剂量时,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聚集;浓度高时,抑制胶原及肾上腺素引起的聚集。在家兔,高浓度肝素还能抑制胶原、凝血酶及 ADP 引起的聚集。过大剂量对胶原、凝血酶及 ADP 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反而无抑制作用,但剂量很小时,肝素又可促进血小板聚集,故临床应用需注意用量。
高浓度肝素抑制由胶原、抗原 - 抗体复合物及γ球蛋白表面物等引起的血小板释放反应。肝素能延长血小板存活期。 Rowsell 在 1967 年报告,犬用 90U/kg 肝素,血小板存活期显著延长;但用 220U/kg 时,存活期反而缩短,故大剂量不一定有好的抗凝血作用。大剂量肝素呈相反作用的机制不明,可能与静脉注射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有关,但它对一些血小板不减少的动物也有这种现象,推测它可能是破坏了血循环中的血小板而引起了血小板的新生所致。肝素血浆半衰期仅 1 ~ 2 小时,剂量增加虽可延长,但终不如滴注效果好。人类对肝素的个体差异性极大,故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调节用量,而不是一成不变。
潘生丁又称“双嘧达莫”,为扩张冠状动脉药。 Emmons 等 1965 年提出其抗血栓作用。另外潘生丁能抑制由肾上腺素、 ADP 、胶原等引起的人血小板聚集。潘生丁的抗血栓作用很强,家兔静脉注射,能阻止皮层血管严重损伤时血管内白色血栓的形成;局部应用,能阻止轻微损伤时血管内白色血栓之形成。潘生丁的抗血栓作用与 PGI 2 的存在有关,在无 PGI 2 的体外实验条件下,很大剂量也无抗血栓作用,而体内使用抗血栓作用很好,二者呈协同作用。潘生丁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与 PGI 2 相同,即提高血小板 cAMP 含量,但它主要是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 cAMP 的破坏,对腺苷酸环化酶则无影响。潘生丁口服易吸收,血浆半衰期 2 ~ 3 小时。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可逆的,并与血中浓度关系很大,故用药次数要多,以延长作用时间。一般一次 100mg ,一日 4 次,多与阿司匹林合用。
维拉帕米为罂粟碱衍生物,原用作抗心律不齐药,后来发现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体外试验中,可对抗犬、大鼠血浆加 ADP 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度次于罂粟碱,强于阿司匹林。亦能对抗人血浆由 ADP 、肾上腺素及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健康人口服一般剂量异搏定(盐酸维拉帕米) 2 小时后,可见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异搏定的抗血小板作用与其对血小板 Ca 2+ 的作用有关,因人类及猪血浆 ADP 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需 Ca 2+ 参与。一些抗血小板聚集药的作用与其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大致平行,当然也有例外的。
1982 年 Cordova 等称,在体外试验中维生素 C 能对抗 ADP 、花生四烯酸及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在体试验中,静脉注射维生素 C ,亦能对抗 ADP 、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维生素 C 干扰血小板内的过氧化物代谢,血中由凝血酶引起的丙二醛含量降低。
α肾上腺素受体,特别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后膜的 M 受体过度兴奋时,可致小动脉及细动脉痉挛性收缩,微循环血流不畅,供血不足,组织缺氧,终致效应器功能障碍而发病。受体阻断药能缓解微循环血管之过度收缩,改善微循环,调整器官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哌唑嗪为喹唑啉衍生物,可选择性地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后膜α受体。对α 1 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很高的选择性,为酚妥拉明的 10000 ~ 100000 倍,对α 2 受体基本无影响。哌唑嗪对α 1 受体有阻断作用,故能解除外周血管之痉挛,增加血流量,但临床报告的结果很不一致。哌唑嗪对冷刺激诱发的外周血管痉挛有一定缓解作用,个别患者的手指血压可增高,血流增加,但有些患者则反应不佳,有的甚至恶化。
哌唑嗪是通过阻断突触后膜α受体而使血管扩张, Greif 等在 1980 年报告,哌唑嗪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肺动脉环的收缩作用,曲线平行右移,作用强度不减,故系竞争性对抗。哌唑嗪的一般用量为 1mg ,一日 2 ~ 3 次。一般情况,首次用 0.5mg ;需要时,每日可用 20 ~ 40mg ,分次服用。一般常用的维持量为每日 6 ~ 15mg ,分次服用。与利尿药或其他降压药合用时,剂量宜减至每次 1 ~ 2mg ,每日 2 次。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对哌唑嗪的降压作用更敏感,宜慎用。
莨菪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樟柳碱,这组药物均可从莨菪植物中提取,是莨菪烷族颠茄生物碱的一种,亦称“ dL- 天仙胺”。消旋体同 L 体共同存于茄科植物,特别是 Atropa belladonna 、莨菪和颠茄等的根、叶中,故可从此类植物的根、叶中提取。后两种是由我国首先分离并应用于临床的,这组药物已能人工合成。它可以显著改善微循环,适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如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等;也适用于血管性疾患,如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血管神经性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各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平滑肌痉挛,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胆道痉挛等;眩晕病;眼底疾患,如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动脉血栓等;突发性耳聋(如配合新针疗法可治疗其他耳聋)。
双香豆素衍生物,化学结构为 3- (α - 苯基丙酮) -4- 羟基香豆素。在试管内无抗凝血作用,即不参与体外抗凝血,主要在肝脏微粒体内抑制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 II 、 VII 、 IX 、 X 的合成,但作用发生缓慢,最大效应在 3 ~ 5 天内产生。维生素 K 能促使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 II 、 VII 、 IX 、 X 的氨基末端谷氨酸羧基化转变成γ - 羧基谷氨酸,羧基化能够促进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结合到磷脂表面,因此可以加速血液凝固。
γ - 羧基化需要还原型维生素 K (维生素 KH2 )的参与。双香豆素通过抑制维生素 K 环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维生素 KH2 的生成,进而抑制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的γ - 羧基化作用。此外,维生素 K 拮抗剂可以抑制抗凝蛋白 C 和 S 的羧基化。华法林的抗凝效应能被小剂量维生素 K1 所拮抗,大剂量维生素 K1 (通常大于 5mg )可以抵抗华法林的作用达 1 周以上,因为聚集在肝脏的维生素 K1 可以通过旁路而被维生素 K 环氧化物还原酶所催化。华法林也可以干扰在骨中合成的γ - 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基化。孕期妇女接受华法林治疗后,可导致胎儿严重的骨骼发育异常,但尚无证据表明成人或儿童应用华法林会直接影响骨代谢。
对于“血瘀证”的治疗,中医主张用“活血化瘀”法,但目前对疗效的评价,仍然缺乏明确的客观指标,仅限于临床症状 / 体征及患者的感官体验,没有具体的量度数值。血液流变学检测各项指标可以为活血化瘀疗法提供客观指标,科学地进行判断,从而精确地了解各种活血化瘀中药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1. 改善红细胞( RBC )变形能力,如当归、川芎、红花、五灵脂、桂枝、茯苓、山药。
2. 改善 RBC 变形性、微循环、血液黏度、血流动力学等,综合分析,红花和川芎最强,当归、五灵脂、延胡索、赤芍、桃仁、牡丹皮、没药等其次。
3. 改善 RBC 电泳,如丹参、赤芍、川芎、水蛭。
4. 降低 RBC 聚集性,如益母草、红花、桃仁、郁金、丹参、当归、川芎、延胡索、三棱、刘寄奴。
5. 降低血液黏滞性,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桃仁、山楂、郁金、刘寄奴作用较强。其他有活血化瘀药,如红花、川芎、五灵脂、牡丹皮、益母草;散血活血药,如丹参、赤芍、鸡血藤、当归;化瘀散血药,如大黄、延胡索、苏木等。
6. 降低全血黏度,如益母草、郁金、桃仁、牛膝、红花、川芎、三棱、当归、延胡索、泽泻、丹参、赤芍、川芎、人参、桂枝、茯苓、乳香、没药。
7. 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如当归、川芎、丹参、赤芍、人参、黄芪、刘寄奴、红花、三棱、独活、蒲黄、吴茱萸、大蒜、洋葱、郁金、木耳、生姜、葛根、三七、鸡血藤、血竭、毛冬青。
8. 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如川芎、红花、赤芍、五灵脂、蒲黄。
9. 抗血栓,如赤芍、川芎、红花、益母草、郁金、刘寄奴、丹参、血竭、独活、苎麻根、炙甘草、木通、苏木、三棱、莪术、当归、鬼箭羽、山楂、泽泻、大蒜、洋葱、急性子、吴茱萸、菖蒲。
10. 溶栓,如川芎、益母草。
11. 改善微循环,如红花、莪术、刘寄奴、延胡索、五灵脂、川芎、益母草、牡丹皮、蒲黄、山楂、苏木、当归、乳香、葛根、三七、水蛭。
12. 降低纤维蛋白原,如红花、当归、五灵脂、赤芍、丹参、甘草、木香、青皮、厚朴。
13. 降低血脂,如丹参、赤芍、蒲黄、山楂、大黄。
寒凝血瘀是“血瘀证”的常见病机之一,中医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采用辛温药配合活血化瘀药治疗,以温经通络、散寒化瘀,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瘀化。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瘀滞。寒凝有两种情况: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瘀治疗时,应当区分温经通阳、活血通脉与补阳益火、活血化瘀之别。
温经通阳药,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药,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瘀类常选性温的药,如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代表方剂如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温经通阳合活血化瘀法可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瘀证。本证除血瘀表现外,兼见局部皮肤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的早期。补阳益火合活血化瘀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阳虚症状,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治疗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对于“湿瘀互结”型,可用燥湿或渗湿药,配合活血化瘀药,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瘀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瘀。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瘀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及健脾温肾利湿,同时活血化瘀。
清热利湿药,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药,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瘀兼渗利水湿药,性寒凉者,如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温者,如泽兰、天仙藤等;性平者,如刘寄奴、王不留行等。方剂如五神汤、三妙丸、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湿热瘀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瘀证表现外,兼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病。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脾虚湿瘀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常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温肾利湿、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肾虚湿瘀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常见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病变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结,湿性重着,缠绵难祛,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品,如温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热痰的贝母、瓜蒌、瓦楞子、猫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气消痰的莱菔子、薤白、橘红、陈皮等配伍应用,以增加疗效。
气滞血瘀型则重用理气药,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瘀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亦为之涩,导致血瘀;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瘀。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瘀既成又致气滞,在病机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这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疏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也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应用时,还须分辨行气化瘀和益气活血化瘀二法之不同。疏肝行气药中性偏凉者,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者,如佛手、青皮、枳壳等;性平者,如香附、香橼等。益气药,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薛立斋曰:“血崩兼心痛者,心主血,去血过多,心无所养以致作痛也,宜十全汤倍参术多服;如瘀血不行者,失笑散;阴血耗散者,乌贼丸敛之。然崩为急症,漏为缓症;崩必大怒伤肝,冲动血海,或火盛之极,血热沸腾也;漏则房劳过度,伤损冲任二脉,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或其人平素多火,血不能安,故不时漏泄;崩宜理气降火升提,漏宜滋阴补气养血;或兼制火也。崩漏不止之症,先因心火亢甚,于是血脉泛溢,以致肝实而不能纳血,出纳之用遂废。《经》曰:子能令母实。是以肝肾之相火,上夹心火之势,从而相扇,至令月水错经妄行,无时泛溢。若不早治,变为血枯发热痨怯矣。”
疏肝行气、活血化瘀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证,凡四肢血管病症皆可酌情使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变化,或患者忧郁不安者。益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征象外,尚可见病久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同时必须注意,行气太过易耗气,温燥之品能伤阴,临床应用宜慎重。
对于兼有热相的瘀血证,应“热者寒之”之义,需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瘀化。“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入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瘀。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瘀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次别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三法。
临床上,尤要区分初感寒邪,入里化热之特殊情形。《女科精要》云:“《玉机》曰:寒则凝而不行。既行而紫黑,故知非寒也。且妇人性多忿郁,嗜欲倍加,脏腑厥阳之火,无日不有,非热而何,当以脉辨之而自见矣。凡寒冷外邪初感,入经必痛,久则郁而为热。且血寒则凝,既行而虽紫黑,乃非寒也。如伤寒而为病热也明矣。有经行前脐腹绞痛如刺,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两尺沉涩,余皆弦急,此由下焦寒湿之邪,搏于冲任,痛极则热,热则流通,因寒湿生浊,故下如豆汁也。宜治下焦,以辛散苦寒及血药治之。亦有血虚血涩者,以养血药佐以顺气。”
清热凉血药: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黄、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药:生地黄、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瘀兼清热凉血药: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活血化瘀兼清热解毒药: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方剂如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四妙勇安汤等。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血热血瘀证。此证除有血瘀表现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瘀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热毒瘀滞证,除主要表现前述症状(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法,适用于阴虚血瘀证,除有血瘀证主要表现外,还有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特征,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热与虚热难分,热邪与热毒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三法相合而用,但又必须辨清主次轻重,相应而用。
“血虚血瘀证”宜用补血滋阴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脉道,血活瘀化。血液在脉道中流行,血量充沛则脉道充盈;血液虚少,阴津不足则脉道萎闭,继而成瘀。治宜补血滋阴,增液盈脉,活血化瘀。
补血滋阴药,如生地黄、熟地黄、阿胶、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等;活血兼补血者,如鸡血藤、当归等。方剂如四物汤等。
《女科精要》云:“血枯血隔皆经闭不通之候,然枯之与隔,有如水炭。枯者竭也,血虚极矣;隔者,隔阻也,血本不虚,而或气、或寒、或积,有所逆也。隔者,病发于暂,其症或痛或实,通之则行而愈。若枯者,其来有渐,冲任内竭,其证无形。夫既枯矣,大宜补养阴气,未至枯竭者,气血或可渐充,如用通经峻削,枯者愈枯,毙可立待。血滞经闭宜破者,原因饮食毒热,或暴怒凝瘀积痰,直须大黄、干漆之类推陈致新,俾旧血消而新血生也。若气旺血枯,起于劳役忧思,自宜温和滋补。或兼有痰火湿热,尤宜清之凉之,每以肉桂为佐者。热则血行也,但不可纯用峻药以亏阴道,惟宜补益荣卫,调和饮食,自然血气流通。苟不以根本为事,惟图峻药攻之,是求千金于乞丐矣。”
血虚血瘀证,主要症状除血瘀征象外,多为久病体弱,并见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爪色淡、心悸、舌淡、脉细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
“阳亢瘀血证”宜用平肝潜阳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以使阳潜血和,络通血活,而达到瘀化之目的。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壅塞,可致血瘀。故应平肝潜阳,解除壅阻,以化血瘀。
平肝潜阳药物,如钩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刺蒺藜、天麻、石决明等。活血化瘀药宜选用性偏凉润者,如丹参、牡丹皮、玄参、赤芍、牛膝、郁金、凌霄花等。方剂如镇肝息风汤。
《女科精要》云: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上应于月,月满则亏,月亏则盈,其行有常,故名月经。为气之配,随气而行,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滞则滞。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行后作痛者,气血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色淡者,虚而有水混之也;紫者,气之热也;黑者,热甚也。今人一见紫黑成块作痛,率指为风冷乘之,用温热之剂,祸不旋踵。经曰:亢则害,承乃制。热甚则兼水化,所以热则紫,甚则黑也。
阳亢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征象外,还可见头胀痛、眩晕、眼花、耳鸣、情绪易激动,并见腰酸足软、脉弦紧等。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型)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伴脑动脉硬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