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临床应用

1.痰浊乃百病之首

《丹溪心法》提出“怪病多属痰”,《景岳全书》认为“痰生百病”。临床不少疑难病证、怪病从痰论治而奏效。近代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重,气候环境的恶化等因素,痰浊致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因此“痰浊乃百病之首”的说法并非过分和夸大,恰恰切中临床实际。无论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都可以用温胆汤作为基础方A来治疗。

学而时习之,我们把两次的歌诀整合在一起。

沈氏女科温胆汤,竹枳苓陈郁金菖。

莱蒌车白两分利,三仙芦根消导良。

三竹茵泽三石布,分级丹参同治方。

各病苔腻随加减,不腻杞菊地黄汤。

诸邪夹杂先祛痰,有形无形肺脾间。

有形肺喘养亲汤,苏莱葶热白芥寒。

无形流窜要透豁,菖蒲郁金桔梗蝉。

2.辨有形痰的寒热、治有形痰的前提与间接治法

祛局部肺痰主要辨清寒热。这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药性。祛寒痰宜温肺,祛热痰要清肺,治法截然不同。辨痰之寒热,传统经验是以痰色来区分,色白为寒,色黄属热。但在临床并非绝对。有时,白黏痰用温肺药后,咳痰反而加重,病情发展。而改投清肺之品,则获得缓解。因此,辨痰之寒热的关键,不在色而在质。一般质稀薄为寒,黏稠属热。痰色仅供参考。治痰不离三子养亲汤,视寒热之别而变化之。寒痰用苏子、莱菔子和白芥子,热痰用苏子、莱菔子和葶苈子。为增药力,寒痰时可配法半夏和杏仁,热痰时可加全瓜蒌和海蛤壳。这是有形之痰治疗单元B。

“生痰之机,不离脾胃。治痰之则,必须燥脾。”局部肺痰,不论寒热、燥湿,都应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其中,以橘红代替陈皮,可增祛痰之力;半夏视寒热而斟量增减,燥热者应减量。

其实,这里的二陈汤可以理解为沈氏女科温胆汤加回半夏。即温胆汤类方为有形、无形痰浊共同的基础方A。

有形之痰的间接治疗,重在消导,选加莱菔子、生山楂、生鸡内金。这是有形之痰治疗的C。

总之,有形之痰的处方结构,A为温胆汤,加回半夏;B为三子养亲汤化裁;C要消导,要给邪出路。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理解有形之痰在肺痰,其寒、热、燥、湿的性质与处理思路。如寒痰凝肺,见畏寒,清稀白沫痰,苔白脉缓,宜温肺祛痰法,可用杏苏散。该方温散风寒,用杏仁、苏子、前胡、桔梗、枳壳,化痰用二陈汤,和胃用生姜、大枣。其实就是A为二陈汤,为温胆汤,加回半夏;B为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只用了一个苏子,再加前胡、桔梗;C和胃用生姜、大枣,或加生山楂、生鸡内金均可。这个杏苏散,我们只需要记住“倍苏子加前胡、桔梗”即可,其他同一般处理。

再如热痰袭肺,见烦渴,痰黄黏有块,苔黄脉数,宜用清肺祛痰法,用清气化痰丸。其中,清热化痰用黄芩、全瓜蒌、胆南星,燥湿化痰用二陈汤、杏仁,行气用枳壳。而按照我们的处方策略,A为二陈汤、杏仁,就是温胆汤加半夏、杏仁。B为三子养亲汤,葶苈子替换白芥子,倍葶苈子加胆南星、全瓜蒌或海蛤壳,再加黄芩清热。三子养亲汤,葶苈子替换白芥子,倍葶苈子,可以对黄芩、全瓜蒌、胆南星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如痰热减轻时,可以用三子养亲汤,葶苈子替换白芥子,倍葶苈子替换胆南星、全瓜蒌。

3.无形流窜要透豁,菖蒲郁金桔梗蝉

无形之痰为全身流痰,包括痰迷心窍、痰停少阳、痰阻中焦、痰窜经络、痰注四肢五种情况。其基础症状有6个: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黏,纳呆。这6个主症里面最重要的是苔腻,但见一症便是,其他5个症不必悉俱。临床上病人出现苔腻,那就是广义的流痰,用祛痰的药会有效。

无形痰的治则为祛痰、豁痰、涤痰,以温胆汤为主方,其中竹茹、枳壳、茯苓、陈皮四味必用,为主药。可以加石菖蒲、郁金豁痰透窍。这是无形之痰治疗的基础方A。

随无形之痰治疗的主症的变化,对主症的处方B差异较大,放在后面讲,我们先介绍它的间接治疗与策略性治疗C。这方面的内容有三个要点。

其一,广义之痰重在透豁,选加石菖蒲、郁金、桔梗、蝉衣。即:“无形流窜要透豁,菖蒲郁金桔梗蝉。”

其二,根据痰性,伍用三法。

气虚必生痰浊,伍补气药:仙鹤草、扁豆衣、生黄芪。

气滞必凝痰浊,伍理气药:柴胡、木香、香附。

痰瘀必见互阻,伍化瘀药:三七粉(冲)、苏木、泽兰、地龙。

其三,给痰出路,分利两便。

利尿选加石韦、车前草、白花蛇舌草。润肠选加草决明、白菊花和当归。

这些知识,前面的歌诀里有。无形之痰的主症B及其处理,由其部位不同而治疗方式不同。下面针对五种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1)痰迷心窍:除了6个主症之外,还有眩晕、心悸、癫痫狂、中风和昏迷。6个痰浊的主症加上心的定位症,就可以诊断痰迷心窍,治宜温胆汤倍石菖蒲,再加胆南星和天竺黄,增强祛痰、豁痰开窍作用。其中重要的药物就是胆南星。不要用生胆南星,生胆南星毒性很大,弄不好病人就要抽搐,要用胆汁制过的南星。

(2)痰停少阳:该证表现为寒热往来,胁满易堵,喉如骨鲠(就是梅核气)。也会见到腻苔。治疗宜用蒿芩清胆汤。其中,特殊的药就是柴胡和黄芩。《伤寒论》记载小柴胡汤是“舌上苔白者”,是白腻苔。寒热往来,西医会诊断为神经性发热。检查指标是正常的,这样的低热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见苔腻,用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再加青蒿的话,就是蒿芩清胆汤的基本结构。

(3)痰浊中阻:在痰浊六主症基础上,加上胸满,痞满,嘈杂不清,肢体沉重,就可以定位在中焦了。痰浊中阻,治疗用温胆汤。温胆汤有6味药,即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还要加2味药:第1个是莱菔子,用10~15g的莱菔子;第2个是丹参,用到30g的丹参。为什么加莱菔子?就是把痰邪引到中焦。莱菔子是走脾胃的药,到中焦,而且莱菔子祛痰的效果特别好。为什么加丹参?中医讲究痰和瘀是一体的,有痰必有瘀,有瘀必有痰。祛痰药里面加上化瘀的药,会提高疗效;反过来,化瘀的药里面加上祛痰的药,疗效就提高了。化瘀药的代表就是丹参,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化痰药的代表就是莱菔子。

(4)痰窜经络:主要病种为瘰疬、痰核、阴疽、流注。两个药是关键,一个是地龙,一个是生黄芪。

痰窜经络,治疗需要在温胆汤里加剔络的药物。第1个,用虫类剔络,化瘀和络,用地龙,还可以用土鳖虫,但首选地龙。地龙透络,把络里面的痰透出来。但要注意地龙可致敏。地龙治过敏、治哮喘,但有些病人吃地龙后喘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地龙是异体蛋白,能抗过敏也能致敏。吃药之前,在病人胳膊上划一道,也就是划痕试验。划过之后,起红条了就尽量不用;划过之后,没有起红条,就放心用。第2个,经络里面的痰必须有动力推出来。这就需要在温胆汤里加用1味补气药,就是生黄芪。黄芪有两种:一种是炙黄芪,是蜜制的;一种是生黄芪。生黄芪和蜜炙黄芪都能补气,但炙黄芪只有补气作用,没有托毒和固表作用,这里用生黄芪,可用到30g。

(5)痰阻四肢:主要症状是麻木、偏瘫。治疗除了温胆汤外,再加桂枝和鸡血藤。痰阻四肢,治疗不要重瘀轻痰。其实现在临床上痰比瘀更多、更重要。

以上是痰浊的基础方A,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具体的ABC诊疗方案。 kpq5QjLelZvgKaNetdoWrQdg1AGiGZY4rHuMGm6Besv69vmfYdcDATxMsvhi2Z2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