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张遂辰

(一)生平事略

张遂辰,字卿子,号相期、西农老人。生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卒于清康熙十年(1668)。原藉江西,随父迁徙杭州。康熙二十三年《浙江通志》卷三十七《文苑》说他:“少习举子业,应试不售,慨然叹曰:制艺本以取功名,既入官,即弃去,此不足学。退而穷综四大部,及于星文、历象、医学、内外典无不该贯,尤精于易。往学者反复辨难,若挹水于河,咸餍足云。善诗,长七言排律。所著书甚多,其丹黄评定凡百余种行世。又以岐黄术济人,其子若孙及门下,皆能传其业,多以医学名世云。”张氏博览群书,尤工诗词,曾赋野花诗10首,有“微霜茅屋鸣残叶,细雨林塘湿野花”等句,蜚声杭城,故存“张野花”之称。与当时名人陆圻等交往甚密,后成为清初杭州著名的“西泠十子”之一。

张遂辰少时多病,屡不效,自学医书,探究医理,不仅治好己病,为人治病也屡见效,由此名声大噪。遂辰临床经验丰富,又善诗词文学,兼治易理。明亡前,倾力于医;明亡后,因《明史》案受到株连而遭沉重打击;晚年隐于城东行医,因医术精湛,求医者众,以致所居的杭州城东菖蒲巷被后人誉为“张卿子巷”。

(二)著述简介

据《仁和县志》《武康县志》载,张遂辰所著有诗集《湖上白下集》《蓬宅编》,医学之作有《张卿子经验方》《易医合参》《张卿子伤寒论》(又名《张卿子参注伤寒论》),其中前二书已佚。现存的《张卿子伤寒论》,是张遂辰从临床角度考虑,为了便于医生阅读医典,又广参诸家,略述己意,汇订而成。后又合上赵开美版《仲景全书》内的《金匮要略方论》《伤寒类证》二书,形成张卿子手定版《仲景全书》。此书很快流传到日本,后于清末民初再传入我国,对研究伤寒学的临床指导价值来说不容忽视。

(三)学术思想

1.首倡维旧论

张遂辰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在整理《伤寒论》中,首次提出维护《伤寒论》原有编次,与明代方有执、喻嘉言等提出的“错简重订说”形成相对立的观点。他说“是书仲景自序原为十六卷,至叔和次为三十六卷,今坊本仅得十卷,而七八卷又合两为一十卷,仅次遗方,先后详略,非复仲景、叔和之旧矣。今根据辨平脉法为第一卷,自伤寒大例及六经次第,不复妄有诠次,只以先后匀适”,认为王叔和注释的《伤寒论》编次只在卷数上与仲景原书不同,内容并无出入,故“悉依旧本,不敢去取”。成为明末清初以前历代医家中尊王叔和、赞成无己之最力者,其所著的《张卿子伤寒论》至今仍是研究伤寒学的必读之书。张遂辰的弟子张志聪和张锡驹也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术思想,与他本人形成了名闻海内的“钱塘三张”,从而构建了“钱塘医派”的“尊经维旧”治学特色。

2.推重成无己

张遂辰认为:“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注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索途也。悉依旧本,不敢去取。诸家善发仲景之义者,无过南阳。外此如叔微、潜善、洁古、安常、东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阳、宇泰诸君子,单词短语,虽不尽拘长沙辙迹,实深得长沙精义。急为采入,以补六经未发之旨也。”应该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最早的全注本,该书运用《内经》《难经》理论作注,并通过《伤寒论》从临床角度证明《内》《难》理论的正确性,采用阴阳、寒热、虚实、气血、营卫、正邪进退等观点,明辨其义,对《伤寒论》中具体方药,皆以《内经》性味学说为依据,详予解析,以经解经、以论证论而文词简约,义理显彰,便于临床医生查阅玩读。张卿子参考了赵氏宋本《伤寒论》,据成氏原本,增以后贤发明,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益臻完备。因此在临床医生心目中,《张卿子伤寒论》一书在手,便可了解较有代表性伤寒医家之长,反而比原版《伤寒论》便于查阅指导临床。 z4BmBNiefdexxr76d6FPIImqKYxAXC6jewqRgLkummG+YYDjS+7cCnJHXoxXeW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