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卢之颐

(一)生平事略

卢之颐,系卢复之子。字子繇(一作子由)、繇生、子萦,初号晋公,又自称芦中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而清代学者杭世骏《道古堂集》卷二十九《名医卢之颐传》则认为他“生明熹宗时”(1620—1626),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清史稿》卷五百二·列传二百八十九《张志聪传》中有“明末,杭州卢之颐、繇父子著书,讲明医学,志聪继之”句有误,应为同一人,卢之颐之父为卢复。据杭世骏《道古堂文集·名医卢之颐传》载:之颐少时聪慧,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拜师学医,曾向王绍隆学习《内经》、仲景医书,从陈象先学习《薛氏医案》,遂精医术,青年时已善于处方用药。其治病辨证认真入微,每善疗奇疴,有时效如桴鼓,诸前辈亦皆叹服。因当时仕途坎坷,遂潜心研究医理,并专心著述。卢之颐青年时曾著《金匮要略摸象》,其父看后认为不成熟而焚之,并告诫他说:“更十年方许汝著书。”28岁时,卢复殁,卢之颐遵父遗嘱,以《本草纲目博议》为基础,“自丙寅至癸未”,历时18年,撰成《本草乘雅》。后该书不幸为兵火焚毁,卢之颐又凭记忆中的材料重新整理,仅及原稿之半,遂题之为《本草乘雅半偈》,刊行于世。后又用5年时间,注解《伤寒论》,完成《仲景伤寒论疏钞金 img 》(一名《伤寒金 img 疏钞》)。后复参《本草》而注《金匮》,以致双目皆朦,而注解《金匮》不及其半,于是从瞑目晏坐中摩索其义,每有所得,便口授其女婿陈曾篁记录,至60岁始成《金匮摩索》九卷(一名《摩索金匮》,今佚)。另撰有《痎疟论疏》,对《内经》之疟论有所发明。卢之颐以所撰著作为讲义,开讲医学,听讲者众,如张志聪、陈胤倩、张天生等,都曾听过他的讲学。《本草乘雅半偈自序》载:“岁在庚午(1630),武林诸君子大集余舍,举仲景两论,及《灵》《素》秘奥,期余一人为之阐发。”开创我国中医教育“讲学”风气,为中医教育以学院讲学形式培养医学人才的先河。卢之颐晚年狂傲偏执,“自矜贵,出入乘轩车从,广座中伸眉抵掌,论议无所忌,识者谓必中奇祸”(《名医卢之颐传》)。其时,明朝南都(即今南京)沦陷,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之颐前往拜谒,得鲁王赏识,授予职方郎。鲁王入闽,他也跟随,后事败归家,重操医务,闭门著书,双目俱盲后瞑目而坐,手摸心想,口授于婿记录其经验体会,后因门庭冷落,最终郁郁寡欢而终。

(二)著述简介

卢之颐通晓医、儒、佛三家,受“尊经崇古”的思想影响,主要致力于中医经典的研究,对《内经》《伤寒论》和本草做了大量的整理注释工作。卢氏还深研《周易》,并以之与医理互参,著作甚丰,刊行于世有《本草乘雅半偈》《学古诊则》《痎疟论疏》《仲景伤寒论疏钞金 img 》等,在钱塘医派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1.《本草乘雅半偈》

卢之颐之父卢复晚年撰《本草纲目博议》,遇有疑义,常由其为之判定,但因卢复病终而该书未成,卢之颐遵嘱续编,前后用了18年时间,在其父《本草纲目博议》的基础上,编成了《本草乘雅半偈》一书。据卢氏自序,该书始作于明天启六年(1626),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几历十八春秋,而此书始成”。初成之时,每药分核、参、衍、断四项诠释,古代以四数为“乘”,诠释名物曰“雅”,故名《本草乘雅》。然书未成即逢战乱,即“明年乙酉五月,会有兵变,挈家而逃,流离万状,诸楚备尝。沿至丙戌之十月,始得生还,而家徒四壁,则板帙之零落殆尽可知已”(《本草乘雅半偈》自序)。此后经追忆,“自丙寅至庚午仅得十之二,自庚午至癸酉仅得十之三,而以诵说,故几不能竣事”(同上)。只重写了核、参两项,故易名《本草乘雅半偈》。偈是佛教术语,意译为“颂”,即佛经中的唱词。半偈,意为《本草乘雅》书成后散失,现追忆仅得原书之半,乃名“半偈”。该书约于顺治四年(1647)雕版问世,其中首帙为序及凡例等,释药部分10帙,末附《痎疟论疏》1帙,共计12帙。卢之颐对本草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本草乘雅半偈》中,同时也融汇了当时名医探讨本草议论的诸家之见。其内容涉及本草考证、种植、修治、主治阐释诸多方面,可谓十分丰富。编写体例上,主要以每味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阐述:先列药名,后附本经条文,再分别按“核”“参”“衍”“断”4项内容进行诠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它:“考据该洽,辨论亦颇明晰,于诸家药品,甄录颇严。虽辞稍枝蔓,而于本草究为有功。”

2.《学古诊则》

《学古诊则》四卷,共40则(又称为段),全书以《内》《难》为中心,兼采仲景之说,又参以己见,阐述脉义、脉法、生理脉象及病理脉象、经络、经穴等。卢氏生前因晚年病瞢,此书并未完稿,第二帙之后即已残缺,后二帙则散乱不整齐,存在重复或引文错误等情况。后经王琦整理,于乾隆三十年(1765)刊印在《医林指月》十二种丛书中。

3.《痎疟论疏》

《痎疟论疏》,一卷,并附《疟疏方》一卷,选方38首,约成书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该书:“是书论痎疟证治,于虚、实、寒、热四者最为详尽,足以发明《素问》疟论、刺疟法诸篇微意。”

4.《仲景伤寒论疏钞金 img

《仲景伤寒论疏钞金 img 》,又名《伤寒金 img 疏钞》。十五卷。卷首有郑显题序一篇,原文前冠“论”,注文分“疏”与“钞”。“疏”述原文之大意,“钞”则以问答形式阐发仲景旨意。卢之颐根据《内经》理论阐解《伤寒论》,全书依次为辨六经脉证,辨诸可、诸不可、辨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劳复以及辨脉法、平脉法、伤寒序例。杭世骏在《名医卢之颐传》中说此书“医难析疑,遐引曲譬,凡三十余万言。难扁鹊,诮华佗,曲王叔和,驳成无己”。可见卢氏自视甚高,除正面论述外,还力图将《伤寒论》注家中一些违悖《内经》、仲景原文精义的见解,予以订正详辨。

此外,卢之颐精医术而兼博览古文词,还于天启六年(1626)重订《文选纂注》,《文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501—531)编著。《文选纂注》为明代张风翼所撰,是书收录当时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十二家,如王世贞、刘辰翁、陆树声、张风翼、梅守箕、陈与郊、谭元春、陈继儒等诸家诠释《文选》的评语,对后世的《文选》评点著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学术思想

1.佛儒入手释药理

卢之颐通儒信佛,尊经崇古,以佛理、儒理入手阐释药理。在其所著的《本草乘雅半偈》中可见一斑。“偈”为佛经中的唱颂词,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因该书最终只得各药核、参、衍、断四项之半,故易名“半偈”。在对本草注解中大量掺杂了禅宗和儒家的哲学思想,许多药理用佛家的地、水、火、风、空的理论阐释。他对每味药物从其生长状态入手,应用易学象数比类,结合药物五行揭示药物对人体气机的影响。以黄芪为例,“先人云:黄耆一名戴糁、戴椹、百本。戴在首,如卫气出目行头,自上而下,从外而内,百骸百脉,咸卫外而固矣。又云:耆可久可速,能知卫气出入之道路,便能了知黄耆之功用矣。参曰:黄中色。《通志》云:始生为黄,耆,耆宿也。指使不从力役,如人胃居中,营卫气血,筋脉齿发之属,莫不始生于胃,而卫气之呴吸,营血之濡运,筋脉之展摇,齿发之生长,亦莫不从胃指挥宣布。所谓外者,中之使也。营血筋脉悉属有形,统御节制,唯一卫气,所谓卫者,气之帅也。痈疽久败、大风癞疾、五痔鼠瘘,咸无卫气卫外,故肌肉腐烂。黄耆味甘气温,肉似肌腠,皮折如帛,宛如卫气之卫外而固者也。故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唯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肌肉者宜之。尚涉六淫,毒热炽盛,又当谢之,未可谬用。补虚者,补卫气之虚,小儿阴常有余,气常不足,故百病咸宜也。”即辨明了黄芪的性味、生境、植物形态,又阐述了其药理机制,说理较为透彻。

2.从事古脉法研究

在《学古诊则》中,卢之颐采辑《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有关脉学理论加以归纳整理,并做了系列的研究,重点发挥脉诊与经络原理,对经络学说阐发较详。他在书中序曰:“拙言原疏《杂病论》辨脉首条,未及申之以钞,已满三百余纸,合以后章,繁简不均,恐失仲景先生立论本义,另帙就正有道。其有未尽者,详疏平、辨两脉。而此《诊则》(旅)亦不敢妄骋臆说,惟知进法上古,遵经敷衍,稍备诊家则式,较之中古,各自恃其法者,恐不合时宜。倘不以鄙说为谬,质之《灵》《素》,严加勘驳,则不才(旅)有异时论者,罪戾无遁矣。戊戌中秋后三日,拙稿《金 img 》灾木苟完,重订讹读句大费安排,故《金匮摩索》先慎之于始,再率子婿曾篁逐字朗诵,按句点较,更简《诊则》,破讹转甚,(旅)不得不扶疾,命曾篁对读,庶得无漏,第此三百纸者,一意就绪,恐难节会,续与曾篁,演说分科,标题格额,俾览者易于寻索,庶不致散漫无稽,而节目有次也。”但卢氏在述古脉法之余,并非完全盲从,亦有自己的观点。如《难经》分三部的具体诊察,其中并无实际的宽度,一般都使用三指诊脉来表示“寸关尺”三部,而卢氏提出以中食两指诊关寸,以中名两指诊关尺新的方法,解决了《难经》以诊阴阳为手段而关则是“阳出阴入”的界限,值得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卢氏认为有关经络学说中涉及“脉动”的内容即是后人失传的古脉法,确有见地。

3.列诊法十则为纲

卢之颐在《学古诊则》中列诊法十则为纲,内容为:度形体以别大小,至数以纪迟数,往来以循滑涩,部位以度长短,举按以验浮沉。以浮、大、数、滑、长为阳,沉、小、迟、涩、短为阴。他说:“至脉状多端,咸凭诊则,名以类从、条分之为目矣。”(第二段言诊则十法)于是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中有关脉象,以类相从分列于十纲之下,十纲既分,其错综变化就可以了如指掌。所以卢氏谓:“种种诸目,可见单见,可以并呈,可以兼著,可以错显,亦可纲与目交变相见呈著显隐跃于指端者也。虽然巧不在模象之毕肖,而吃紧又在形体、至数、往来、部位、举按之十法,夫如是则不待揣摹,而形真已毕露无遁矣。”(同上)认为掌握了十则的大纲和各脉的目,脉象性质、纲领、分类等都有原则可据,脉象的动态变化就不难弄清,这个见解和方法确实是很精辟的。

4.精辟评论茶之事

评论茶事载录于《本草乘雅半偈》卷七中《茗谱》,不仅按类别摘录了自唐代陆羽《茶经》至明代数十种茶书或其他文献之有关茶事之语句,而且卢氏对每一类茶事现象都有自己的精辟评语与论断。诚如书后附录名士李玄晖的《茗谱题辞》所说:“知子繇之意,正欲先使人涤净烦恼,蠲除心渴,扫却黑暗,远离颠倒,然后如法点瀹,领略瓯牺,两腋生风,岂非羽翰,实以形骸中既空一切,原是轻身换骨之人。茗椀策勋,理实可信。读子繇《茶谱》者,当作如是观”。该书共分为十六编,第一编名“溯源”,是追溯茶之生长和生产之原本;第二编名“得地”,记录茶之生长的适宜土壤与气候;第三编名“乘时”,是有关茶叶采摘的时间;第四编名“揆制”,是记茶叶采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五编名“藏茗”,是记关于收藏茶叶的方法;第六编名“品泉”,是告诉人们如何选用优质泉水烹茶;第七编名“候火”,第八编“定汤”,第九“点瀹”,第十“辨器”,都是茶著中常见之内容;第十一“申忌”,第十二“防滥”,第十三“戒洧”,第十四“相宜”都是关于种植、采制、烹泡、品赏茶茗时应避免的不良事项;第十五“衡鉴”,第十六“玄赏”均记述品赏茗茶的方法。其中他提出的“茶性如人性”的论断,用人性来与茶性相比,成为品茶界的名言。 CQ7zadylk3qsgwl0rADkzlIDCPuNvNG9YbbMhcV3MWCvYw8IPuY+OUNBeACnWT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