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尊经崇古重旧论

清初杭州著名诗人张遂辰,学医缘于少时多病,因屡治无效,就自学医书,探究医理。后来不仅治好己病,为他人治疗也屡屡见效,继而名声大噪。由于医术精湛,患者争相求治,以致其所居之地杭城东昌蒲巷被后人尊为“张卿子巷”(即今杭州上城区大学路)。

张遂辰在明末清初的《伤寒论》研究中首倡“维护旧论”,在整理《伤寒论》中提出应维护《伤寒论》原有编次,与“错简重订说”形成对立观点。他认为“仲景之书,精入无比,非善读者未免滞于语下……初学不能舍此途也。悉依旧本,不敢专取”(《张卿子伤寒论·凡例》),所著《张卿子伤寒论》至今仍是研究伤寒学重要之读本。张遂辰是明末清初以前历代医家中尊王(叔和)赞成(无己)之最力者,认为王叔和的编次只在卷数上与仲景原书不同,内容无甚出入。认为成无己的注释尤称详洽。张遂辰对历代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也十分尊重,认为“诸家论述,各有发明”,在书中未贬任何一家。他据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原有编次所著述的《张卿子伤寒论》,在分卷上不同,定为7卷。书中注释亦以成氏之说为主,仅仅补充了郭雍、张洁古、庞安常、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之说。

张遂辰对钱塘医派最大贡献莫过于培养了一批学验俱富的弟子。《仁和县志》说他的弟子中“以张开之、沈亮辰为最著”,其实不然,他最著名的弟子应为张志聪和张锡驹。正是此“二张”承袭并发展了他的学术思想,相继为恢复医经的原貌不懈努力,形成了闻名海内的“钱塘三张”,从而构建了“钱塘医派”尊经维旧的治学特色。 pQ4hjdGxgiNHoIlmOyz5Xdhb77erVcJHRK6HySr5mnY/9h+s6PNpzfwabIidym9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