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王晓燕,河南陕县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六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郑州市首届百名名医。兼任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理事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主任委员。

王晓燕198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同年分配至郑州市中医院工作,一直战斗在儿科一线,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06年以来担任儿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带领科室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十二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在日常工作中秉承“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童心”的科训,始终贯彻“中西合璧、防治一体、内外兼施、用心护童”的科室宗旨。王晓燕主持科研课题近20项,多次获省市厅局科研奖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写医学专著六部,获发明专利1项、使用新型专利4项。

王晓燕从医数十载,深感中医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凭借着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集诸家之长,创自己之路。

王晓燕崇尚“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把“辨体保健”作为中医儿科预防保健的方向,即以辨识小儿体质为基础,以“未病而防”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儿成长的动态,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给予个性化的保健建议,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调节小儿偏颇体质,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小儿之病,古人谓之“哑科”,王晓燕观病周详,去伪存真,临床辨证丝丝入扣,知常达变。王晓燕不但精于辨证施治,且主张辨证、辨质及辨病三结合;治疗用药因小儿体属“稚阴稚阳”,多采用法取中庸、性不偏依的“和”法,和其不和,以缓济急,以巧取胜。

小儿年幼无知,依从性差,针对中药汤剂口感苦难于喂服,注射剂因疼痛难于接受的情况,王晓燕积极挖掘创新开展中医特色外治途径,带领科室开展了膏药贴敷、中药结肠滴注、香囊、中药熏蒸、穴位埋线、推拿按摩等技术,并研制出简、验、廉、便的丸散煎煮特色制剂,受到家长及患儿的认可和好评。

作为中医人,王晓燕心怀悬壶济世之志,肩负薪火传承之责,临证问诊不厌其烦,交代事宜无论巨细,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深得患者爱戴。她研读经典、笔耕不辍,融会贯通、古为今用,跟师带徒、传道授业,科研创新、从不懈怠。《王晓燕儿科临证丛书》为其门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所编纂的介绍王晓燕学术经验的系列丛书,以紧密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际应用为宗旨,系统介绍了王晓燕的学术思想、绿色外治经验及临证验案。本丛书的出版将对深入挖掘名中医学术思想、弘扬名中医学术经验、提高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中医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晓燕儿科临证丛书》指导委员会
2022年7月 wxhcJwCMa0SoXqIxzCdUGDDrw5AL0ikWmvgoJvpROSYqNkYep3F7xmvBl8jvom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