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经方医学主要理论简述

什么叫经方

何为经方?经方的定义、经方的概念早在汉朝《汉书·艺文志》已明确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讲得很明白,经方是指一个医药学理论体系。标明了经方医学的特点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需要解读一下,即经方用八纲(寒热、表里、虚实、阴阳)认识疾病和药物,辨证注重症状反应,治病和学术特点是“论其证”,有是证,用是药,积累了疾病的证和用相对应药物治疗的临床经验。初用单味药治疗,积累了单方方证治疗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后来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甚至更多的药物协同来治疗,这就组成了复方治病,这样又积累了复方方证,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记载于《汉书·艺文志》,惜见其书者甚少,原著未传世,但经汉·张仲景整理传世,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其后又由晋·王叔和整理注释仲景书,并改名为《伤寒杂病论》。后又经宋·林亿等校订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并刊行于世,两书是经方的代表著作。这就是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史,历经几十代人单方、复方方证经验的积累,古人逐渐探索发现了患病人体一般的症状反应规律,并进一步总结了辨证施治的规律法则和丰富多样的方证治疗经验。至汉代,八纲辨证发展为三阴三阳六证辨证的理论体系。遗憾的是,我们今在研究应用经方时,把《伤寒论》六证辨证改称为六经辨证,这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里须了解一下中医医史。

经方与医经

《汉书·艺文志》不但记载了经方医学,已如上述,而且还记载了医经医学:“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这是说医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逐步构建完成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辨治体系的总结,其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难经》等,其治病和学术特点是“论其因”,即以脏腑经络、五行六气等为主要理论,辨证注重“以起百病之本”,即注重病因,与经方有显著不同。

经方与医经各成体系,传承有自,章太炎先生曾论述到:“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是说自医巫分家,大约在上古神农时代,中医就形成了医经和经方两家。

两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原创思维理论的不同、术不同、道不同,即经方其主要理论是八纲六证及方证理论体系。其学术特点,是论其证,即临证根据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进行辨证施治,即其治病方式方法,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症状反应规律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床治病具体实施,是先辨六证,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治愈疾病。

医经主要理论是脏腑经络、五行六气,治病特点是论其因,辨证主要侧重于病因。

值得注意的是,自王叔和整理经方主要著作仲景书时,“以经释论”混淆了经方和医经两大理论体系。更为严重的是,把仲景书中的六证辨证,改称为六经辨证,造成严重的误读传统,致使后世千余年来对读懂《伤寒论》造成障碍。

“以经释论”的误读传统

中医界有一个怪现象:千余年来,尊张仲景为医圣,称《伤寒论》为圣典,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问道《伤寒论》,却未能读懂《伤寒论》,不明什么叫经方,原因何在呢?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误读传统是多方面的,其中“以经释论”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界“经”指以《内经》为代表的医经医学,“论”指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医学。“以经释论”就是用医经学术思想注释经方学术思想,在中医史上造成学术混乱,正如陆渊雷所说“自来注家遵汉唐义疏之例,注不破经,疏不破注,随文敷饰,千载沉翳,坐令学术不进”。“以经释论”造成误读传统,读不懂《伤寒论》,阻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后世看到的《伤寒论》,是王叔和和成无己等注释的版本,千余年来越读越糊涂。人们在困惑中探讨,并通过临床实践,渐渐探明了误读传统的根源。如章太炎于《伤寒论今释·序》曰:“自金以来,解《伤寒论》者多矣……依据古经,言必有则,而不能通仲景之意,则成无己是也。”是说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引经据典,有根有据,说得头头是道,但说的都是医经之道,他批判成无己以医经注释仲景书,主要阐述医经理论,而远离经方学术。更值得注意的是,章太炎揭示了“以经释论”的两大关键错误:“抑余谓治《伤寒论》者,宜先问二大端,然后及其科条文句。二大端者何?一曰伤寒、中风、温病诸名,以恶寒、恶风、恶热命之,此论其证,非论其因,是仲景所守也……二曰太阳阳明等六部之名,昔人拘于脏腑,不合则指言经络,又不合则罔以无形之气,卒未有使人厌服者。”其中“一曰”“二曰”两大端,即指“以经释论”的两大关键错误问题,亦即是形成误读传统的两大关键问题。我们认识一下这两大端。

一大端:用医经的病因病名注释经方的症状、反应、证名

这里要首先明确,经方的伤寒、中风、温病概念与医经的伤寒、中风、温病概念原本不同,即经方的概念是症状反应证名,是论其证;而在医经是病因病名是论其因。

章太炎所说的一大端,即批判成无己以《内经》的病因病名,注释仲景书的症状反应证名,即序中所说:“一曰伤寒、中风、温病诸名,以恶寒、恶风、恶热命之,此论其证,非论其因,是仲景所守也。”这里的“仲景所守”是指仲景原意,具体来说,伤寒的概念仲景原意是症状反应证名,即《伤寒论》第3条所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成无己注释为“伤于寒”为伤寒,其伤寒概念变成《内经》的病因病名;仲景书的中风概念原意是症状反应证名,即《伤寒论》第2条所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而成无己注释“中于风”为中风,其中风概念变成《内经》的病因病名;仲景书中的温病概念是症状反应证名,即《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而成无己注释“伤于温、伤于热”为温病,其温病概念是《内经》的病因病名。

成无己等的注释,不但造成概念的混乱,更严重的是认证的错误。胡希恕在注解《伤寒论》前3条时指出:“中风与伤寒为太阳病的两大类型,前者由于汗出则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则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曰风,曰寒,即风邪、寒邪之意,此亦古人以现象当本质的误解。”这里的“古人”系指王叔和、成无己等,张冠李戴,以病因注释仲景书的伤寒、中风、温病后,造成了“以现象当本质”的严重后果。如仲景书的桂枝汤原是治中风证、治“天行热病”的,以病因注释桂枝汤证,则认为桂枝汤证是风寒束表、太阳经上发病,治用辛温散风寒,而“不能治有热病例”。后世一见发热,即用银翘散,而再不会用桂枝汤,更严重的是导致读不懂《伤寒论》。

又用《内经》的病因注释仲景书的伤寒、温病,则误导认为“张仲景没解决温病问题”。更严重的是,因经方与医经的概念混淆,造成长期的伤寒、温病之争,愈争愈乱,没有结果。由于在发病与辨证中过分强调病因的作用,造成后世普遍认为《伤寒论》是治外感病专书,并最终酿成聚讼千年的“寒温之争”。

以是可知,造成学术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未认清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仲景书的病证名是“论其证”,《内经》的病证名“论其因”,原本字同而意不同。仔细对比《伤寒论》和《内经》,这类不同还有很多,如温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谓:“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内经》谓:“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名同而概念不同,用《内经》注释仲景书,必然张冠李戴,造成学术混乱。

二大端:用医经的六经注释经方的六证

章太炎所指二大端,即批判成无己以《内经》的六经,注释仲景书的六证。即序中说:“二曰太阳、阳明等六部之名,昔人拘于脏腑,不合则指言经络,又不合则罔以无形之气,卒未有使人厌服者。”这里的“太阳、阳明等六部之名”,是指《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六证。章太炎批判成无己用医经的脏腑经络的三阴三阳,注释经方八纲的三阴三阳六证,牵强附会说不通,又用经络注释,仍讲不通,又用气化注释,结果越讲越糊涂。自王叔和用医注释仲景书后,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就争论不休,探讨不止,莫衷一是。而近代医家多先质疑《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如章太炎曰:“《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因仲景并无是言。山田正珍谓:盖《伤寒论》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近钱超尘教授曾几次撰文特别颂扬章太炎这一观点(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第1期)。喜多村直宽曰:“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加以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陆渊雷曰:“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本论(《伤寒论》)六经之名,譬犹人之姓名,不可以表示其人之行为品性。”岳美中明确指出:“《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

几代人的探讨,看出了《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而后更进一步分析,通过多方考证,终于明确了《伤寒论》原本无六经,而是六证,是王叔和、成无己张冠李戴,把仲景书的六证注释为六经。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史实。

认清中医史:不是张仲景据《内经》撰写了《伤寒论》,而是王叔和、成无己用医经注释了仲景书。

这里必须先要了解一下中医医史,中医在上古神农时代医巫分家后,形成了经方和医经两家,发展至秦汉,两家都形成了三阴三阳理论。非常明确的是,经方的三阴三阳,简称为六证,是八纲理念,三阴是表阴证、里阴证、半表半里阴证;三阳是表阳证、里阳证、半表半里阳证。医经的三阴三阳,简称为六经,是经络脏腑理论,三阴是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三阳是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可见经方的三阴三阳六证,与医经的三阴三阳六经原是不同的理念。但仲景之后,王叔和、成无己等用医经的三阴三阳注释经方的三阴三阳,即用医经的六经注释经方的六证,当然驴唇不对马嘴,这就是章太炎所批评的“昔人拘于脏腑,不合则指言经络,又不合则罔以无形之气,卒未有使人厌服者”。

“以经释论”是经方医学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客观历史,是跨越千年的历史传统,这一“张冠李戴”式的阐述方式虽然其本身也是一种学术探讨,但更主要的是其割裂和湮没了经方医学自身内在学术灵魂的完整性与一贯性,混淆了经方和医经的理论体系,对经方医学的传承发展造成了深重的不良影响,形成了读《伤寒论》的误读传统。

对《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进行了不懈的考证,最终认识到,《伤寒论》原本无六经,而是六证。六经是由讹传而来,对此李心机教授进行了长期专门研究,于2020年出版的《伤寒论疏证》一书中指出:“今本《伤寒论》中,只有‘三阴三阳’六病(证)。自从宋代庞安时和金代成无己用‘传经’来解释《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之后,‘传经’说在《伤寒论》研究史上得到广泛的蔓延,从而又把‘三阴三阳’之六病,讹化为‘六经’;尔后,又把《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之‘六病辨证’,讹化为‘六经辨证’。如此一来,‘六经辨证’则成为约定俗成的术语。”

通过多方考证中医史说明:不是张仲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论》,而是王叔和、成无己等用《内经》注释了仲景书!《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来自《内经》,而是王叔和、成无己把仲景书的六证注释为六经,并把仲景书改名为《伤寒论》。

经方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

由以上所述可知,中医自古即有两大医药学理论体系,经方是以《伤寒论》为代表的原创思维理论体系,是不同于以《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理论体系。

道法自然,我们的先民在远古时代,原始思维即用八纲,日常生活用八纲,治病亦用八纲,八纲自然而然成为经方的主要理论。经方治病主要依据症状反应,初起用单味药治病,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后来用复方治病,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是《汤液经法》。方证经验的积累,渐渐促进理论的发展,由八纲发展至六证辨证。六证的产生,是自神农时代至汉代,根据症状反应治病的经验总结,其认知过程,是临床治病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纲病位概念,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产生于仲景书(王叔和改名为《伤寒论》)。一个病位有两种病性,故三个病位则有六种病情,六种病情即六证。由于王叔和、成无己等以《内经》注释仲景书,把经方的六证辨证讹化为六经辨证,故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伤寒论》中的六经,是约定俗成的术语,导致业内人士都惯称《伤寒论》是六经辨证。胡希恕明确指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其实质是六证。”因六经名已约定俗成,故胡老又指出:“六经名本来可废,但为了研讨的方便,还是保留为好。”当然要明确,经方六经的实质是六证。

这里要说明的是,在“以经释论”误读传统的历程中,仍不乏一些医家,基于仲景著作,深入发掘经方医学的本然内涵。如晋·王叔和整理保留了“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经方医学原始资料;又如唐代孙思邈,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北宋·许叔微即以八纲阐释病证辨治思路;清·徐灵胎认为“不类经而类方”;清·柯韵伯认为“六经钤百病,不专为伤寒立法”;近代经方家曹颖甫深究方证内涵与应用;现代经方家胡希恕明确指出“六经来自八纲”“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现代经方家刘渡舟也指出“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中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

同时,来自医史文献方面的杨绍伊、钱超尘、李茂如等人的研究已明确,仲景书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个字为混入正文的小字,而这段文字正是排除“以经释论”历史传统影响的关键所在。杨绍伊在《伊尹汤液经·考次伊尹汤液序》中明确指出:医经与经方两者“谱系不同”。现代经方家岳美中更鲜明说道:“《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当代经方家冯世纶继承胡希恕学术思想,明确了经方医学从单方方证到复方方证,再到六经辨证、方证相应学术体系的发展历程,梳理了经方医学自《神农本草经》到《汤液经法》再到《伤寒杂病论》的学术传承脉络,研究资料众多且确凿指出,经方是中医原创思维理论体系。

可以说,基于仲景著作系统深入发掘经方医学的实质内涵,既是经方医学学术体系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经方医学实践、研究与传承者所要担当的时代大课题。

经方的六经与八纲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后世注家因有六经之辨只限于伤寒的说法。其实六经即来自八纲,乃万病的总纲。

经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用方证治病的规律总结,来自实践,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掌握六经辨证非常重要,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不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包括传染病,临证治疗皆离不开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通治万病的总纲。

六经源流

“六经”一词,《伤寒论》条文并未明确提及,而是如前所述,是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释仲景书后,后世医家在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世所沿用,即李心机教授所说的“约定俗成”。

“六经”的提法出自《内经》,原指经脉,隶属于三阴三阳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六经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明确引用“六经”来解释外感热病发病机制,始于晋人皇甫谧,其所论“六经”源自《内经》六经经脉系统,而将相应脏腑纳入“六经”概念范围之中,提出伤寒热病之发生,是三阴三阳经脉及脏腑受邪所致,但并未引述仲景之文。隋代巢元方大量引述《内经》《伤寒论》之文以释“伤寒候”,承皇甫氏之说,谓“六经受病而为伤寒”,实际上已将仲景三阴三阳概念与六经概念等同视之。宋人朱肱认为六经即足之六条经脉。金人成无己则进一步明确六经为经络脏腑之总称。至此,六经概念已开始为医家习用以指代仲景三阴三阳六证概念,且每将《内经》三阴三阳概念多种内涵赋予六经概念,以致形成后世六经与三阴三阳混称互代之局面,故有六经气化、六经形层、六经地面等诸说的出现。

六经和六经辨证是经方医学首先应探讨的核心问题,正如近代伤寒大家恽铁樵所感叹:“《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论》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经方的六经实质

历来对六经实质众说纷纭,这是经方医学发展史上“以经释论”造成的客观影响。如果立足仲景书,从经方医学自身角度审视这一命题,答案很明确,即经方的六经实质是六证,六证由八纲发展变化而来,亦即六经来自八纲。

经方中“八纲”的具体含义

虽然“八纲”二字之名称的正式提出见于祝味菊先生的《伤寒质难》,距今也不过百年,但先民自古日常生活即用八纲,对“八纲”实质的认识与运用已由来久矣。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应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八纲是证候的总纲,是辨证的纲要。是原始生活的理念。经方基础理论、认证、识药及治病均用八纲。

表、里和半表半里是病性反应的病位。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部位时,亦即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于表,即称之为表证。里,是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症状反应)集中反应于此部位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症状反应)集中反应于此部位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这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即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这时必须强调: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症状反应)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灶所在的部位。例如,即使病灶在里,但病邪(症状反应)集中反应于体表,即称之为表证,抑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或证在表。注意,这里的病位,是八纲概念,不是病灶所在。

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体患病,正邪相争,机能的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不及,则患病人体必然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一系列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如其太过,则患病人体亦必有相应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一系列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阳,便为阴。

寒和热:从症状的性状来分类,则有寒热两种,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若患病人体反应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反之,若患病人体反应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寒热是一具特性的阴阳,寒必属阴,热必属阳。但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阳则不一定必热。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并亦不虚,机体反应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证者,即称之为实证。由于以上的说明,可见虚实亦和寒热一样,同属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竟反其阴阳,故谓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以是则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热而虚者;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虚亦寒,或寒而实者。此可以见表1。

表1 证之阴阳寒热虚实关系

img

2.六经来自八纲

前已所述,仲景书原是三阳三阴六证,王叔和、成无己注释为医经之三阳三阴六经。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以六经病分篇,其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

以上关于八纲所述,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而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性的反应。临床实践说明,病性必反应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性的反应而得以反应,故无病性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性。因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故在每一病位上,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这样三个病位两种病性,故临床见证为六类,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其相互关系可见表2。

表2 病位、病性与六经

img

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名病习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怪。全书始终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自王叔和成无己等注释仲景书后,大多注家执定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始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到透视其精神实质了。其实六经即是八纲,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著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伤寒论》对于六经各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语如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经方太阳病的实质,是八纲概念,即症状反应于表的阳性证,简称为表阳证。意是说,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这一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证,便不会错误的。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阳明病,八纲概念是症状反应于里的阳性证,简称为里阳证。胃家实,谓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

注意,胃家实,非专指大便干硬,是指热实于里的阳证,有实热结和热结不实之分。

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注解:胃家实,为阳明病的腹证,此外还有阳明病的外证,可供我们诊断。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一类症状反应即其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断为阳明病。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少阳病,在八纲概念是症状反应于半表半里病位的阳性证,简称半表半里阳证。意是说,少阳病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太阴病,八纲概念是症状反应于里的阴性证,简称为里阴证。意是说,太阴病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与此相类的里阴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太阴病的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胃家实的实满大异,若误以实满而下之,则必益其虚,将致胸下结硬之变。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少阴病,八纲概念是症状反应于表的阴性证,简称为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即是说,若症状反应在表,而脉见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注解:厥阴病,八纲概念是症状反应于半表半里的阴性证,简称为半表半里阴证。提纲举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这些症状反应,是说厥阴病主要特征是:半表半里,上热下寒,而且还见虚实夹杂,凡病见这一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当严禁,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合并太阴,呈下利不止之祸。

以上只是说明一下大意,至于详解,均见于后续各篇中,故此处从略。 cz9d6bodrHrjQjobG8/oR4cCMUcBu0cZUk/PCoPQZy6y94l5jFyGZdFxbxNjQP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