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动功功法

动功的锻炼,是以意气引导肢体运动,使肢体的动作与呼吸、意念相结合。由此,使内外协调一致,以锻炼内脏、筋骨与肌肤,使身体的功能趋向于自我完善。锻炼时,应注意动静兼修。练动功前后,各做一次静功修炼,使炼与养相结合,达到动静协调,形神合一,意调气行。如此而为,就可经络畅通,气血乃和。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静相宜,阴阳平复。

一、新医学气功动功特点

1.圆的运动

以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血液循环运行和修炼周天功运行为基础,真正做到练功者常说的天、地、人一体同春。太阳绕银河运动是圆,太阳的自转是圆,月亮绕地球运动是圆,月亮、地球和太阳等天体都在不停地转圆。医学气功的动作是圆,人人都在求圆。圆圆满满,永永远远。

这套功法,通过充分发挥“意识”在练功中的主导作用,将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与多种呼吸方式相配合,使其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外强肢体和内壮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延年之效用。只有这样,方可达到修炼最终出功之目的。

2.易学易练

这套功法动作简单。练功时间短,约需15分钟。易学易练,不加意念,只讲意境。男女老少,健康者与体弱者,文化程度高或低,都可学练。坐、卧、立、行,皆可修炼。只要您愿意学,都能学得会。

3.出功快、治病效果好

不论原来有无功底,只要早、中、晚各练1次,1~2个星期后,你会发现全身都是气,感到经络全通,体内像有热水流动,身体自感热乎乎、轻飘飘的,有非常舒服的感觉。

坚持练医学气功,很多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癔症、失眠、多发性神经炎、各类神经病、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炎、胃炎、胃下垂、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肝硬化腹水、妇科炎症、肿瘤、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脱垂、遗精、阳痿、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炎等诸种疾患,都能得到缓解。

二、功法九节

【第一节】灵气开宫

左手掌心向上,放置于腹前,距离腹部15cm左右;右手掌心向下,放置于左手掌上方,右手掌距离左手掌约10cm。左手掌不动,右手掌劳宫穴绕左手掌劳宫穴逆时针转圈,共转36次。然后,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手顺时针转圈36次。

功效:排除身体的病气,聚集大自然的氧气,为练习者达到小周天、大周天功奠定扎实的根基。

【第二节】转动乾坤

双手掌心向下,十指向前,在腹前双手水平放置,顺时针转36次,再逆时针转36次。

功效:打开微循环通道,改善微循环功能,提高细胞组织灌氧量,有防治心脑血管“三高”症及抗衰老等功效。

【第三节】湖心划船

双手掌心向下,十指向前,左手掌置于左小腹前,右手掌置于右小腹前,分别由内向外画圆36次。

功效:防治卵巢炎、输卵管堵塞、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炎症等妇科疾病及男科疾病。

【第四节】日月同辉

双手掌相对,十指向前,两手掌相距约10cm,左右手掌分别先后立面画圆36次。

功效:开胸气,解郁除烦,同时有聚氧下丹田之功效。

【第五节】挥舞彩虹

双手掌向前,十指向上,置于颈前左右,分别由内向外画圆36次。

功效:防治颈椎病、肩周炎,有抗风湿、止痛的作用。

以上运动是动功的锻炼方法,虽是轻度的肢体筋骨运动,却是意念领气的引导方法。

首先是从手三阳和手三阴经习练。如灵气开宫,主要是打开劳宫穴与指端的十宣穴。劳宫穴在手掌中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因为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藏神”。所以气功学家皆知,作为修炼者首先要“开劳宫、转周天”来收发精气。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修炼前五节功法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能使“体循环”(大循环)中的物质交换与“肺循环”(小循环)中的气体变换的功效倍增。能提高细胞的摄氧量,使细胞所带电荷增多。能增强细胞的变形能力与抗衰老的功能。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毒物,能防治静脉曲张、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和动脉扭曲。能通经络,行气血,调阴阳。

【第六节】聚首灌氧

双手掌成一平面,手心对着面部,顺时针方向绕面部画圆36次,逆时针方向绕面部画圆36次。

功效: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脑细胞及脑组织的灌氧量,防治远视眼、近视眼、鼻炎、咽喉炎、耳聋、耳鸣、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脑梗死及脑萎缩等疾病。练聚首灌氧,不仅能疏通气血,调理阴阳,还可系统地调节各脏腑功能,激发人体内的潜在能量,引聚宇宙的能量于体内,提高脑及各组织细胞的灌氧量。

关于第六节功法“聚首灌氧”,中医学认为,人之头面有五官七窍,相应地五脏的肝开窍于目,肺开巧于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如《类经》中所言“头面为人之首,凡周身阴阳经络无所不聚”。十二经脉中,除手足三阳经的主干直接分布于头面部外,还有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足厥阴肝经“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颠”,并“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也循行到面部。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所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中,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颠;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颠……从颠入络脑”;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足少阳胆经,“上抵头角,下耳后”;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阳 脉入脑,下耳后”;阳维脉过头,与督脉会于哑门、风府,复入风池亦通脑。

此外,十二经别和十二经筋中,分布于头部者亦多。如手少阳经别,“指天,别于颠”;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足少阳之筋,“上额角,交颠上”;手太阳之筋,“上颌,结于角”;手少阳之筋,“上乘额,结于角”;手阳明之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颔”;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这些分布于头的经别、经筋、络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脑相联。《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亦即髓脑的内部变化,通过经络气血反映于头部。《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上属于脑。”这就是说,诸脉皆上系于目会于脑。头脑是脏腑、经络之气血汇聚的部位,它们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在病理上也是密切相关。

【第七节】环抱宇宙

双手掌成一平面,面对腹部,十指相对,绕肚脐顺时针画圆36次。

功效:防治便秘、结肠炎、结肠溃疡、前列腺炎、膀胱炎及妇科疑难杂症。

【第八节】宗气归元

左手掌对胸,右手掌对腹,分别绕膻中、神阙顺时针方向画圆36次。

功效:防治乳腺炎、乳腺增生、肾积水、肾结石、胆结石及头晕、失眠、心悸、胸闷、腰酸背重、乏力等症状。

关于第七、八节功法“环抱宇宙”“宗气归元”,其中“宇宙”是指下丹田。下丹田有神阙穴、关元穴。关元穴上的气海穴内,是练丹之玉炉。玉炉烧炼益寿丹。不论宇宙有多么庞大,皆意想被我环抱于腹内,吸取其精华。所以,有“宇宙生万物,玉炉化万物”之说。

宗气是人体四气之一。它的生成是靠肺、脾、胃来完成的。脾胃化入“谷气”,肺吸来清气而成为“宗气”。元气又称真气,由肾脏化生。它们之间“互生互化”。中医学认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下蓄丹田,注气街(腹股沟部位),下行于足。这便是宗气的生理功能。“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宗气归元,说明宗气结合元气,通过互生、互化、互相推动来提高气的生理功能。

【第九节】培补元气

这节是道家内丹功的真气运行法,分为三个级别。初级功法:静站笑眯眯,吸气想白云,咽唾意肚脐,呼气守关元。中级和高级功法必须有三层以上功底的老师带教,否则易出偏差。

功效:防治肾虚腰痛、颈腰椎病、骨关节炎、阳痿、早泄、女性形寒肢冷、性冷淡、夜尿增多、不孕、不育等。

关于第九节功法“培补元气”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宇宙“造万物、化万物、灭万物”。物,即生物与植物,皆包涵着生、长、壮、老、已。“已者,灭也”,灭后回归于宇宙。第二,元气又称真气。真气是肾脏所化生。肾为封藏之本,主蛰,主纳气。“纳”是摄纳之意,主管也。因此,真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温煦,可激发各脏腑和经络等的生理活动。

培补元气功法不再是肢体的运动,乃是以意念引气的一种功法,外静而内动,其原理是能开通下丹田经络,增强肾的生理功能,培补元气,激发命门之相火,达到上虚下实,使人体内外表里、四肢百骸的经络畅通,以把宇宙能量与人体的高能量物质潜存于下丹田,达到激发人体的生命活力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收功:擦手,擦面,理头扶身,拍打肩臂,来回拍打3次,擦手、摸腰、拍打腰腿,上下3次,摸腰,两手把带脉拉起,两手重叠于肚脐,静养3分钟。 2zIH+EviFLaTS1bH91CIuO07+gZnZ+Un0DyGvBkUXVqENmNQ3SpDnPYIkbJoVS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