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医学气功的原理

新医学气功是在中医学、气功学和自然科学的哲理基础指导下,经现代科学验证,并经过认真实践与总结而创编出的一套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功法。它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效应与途径,所融通的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的精义和内涵。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下。”新医学气功的诞生,正是在哲学的支配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掌握了人体的“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的基本特征。它提出精、气、神互生互化。新医学气功是在周天功运转习练圆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的。练功者经过持久习练,可达到天、地、人一体同春的效果。为了使广大的气功爱好者、医务工作者以及众多患者能够很好地掌握新医学气功的要领,领会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在此,就“天人合一”的效应与途径,以及“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的观点,从气功与中医学的角度作一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途径与效应

“天人合一”是气功修炼者修炼的最高层次、最高境界。“天”是指大宇宙、自然界。“人”是指修炼者。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依照传统的认识论来看,气是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人类的生命,亦是以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人与宇宙信灵同源、能量同体、物质同宗、节奏相应。但人在大自然中的分量,宛如沧海一粟。大海不会因为某一滴海水而改变它汹涌澎湃的性格,大自然亦不会因为人们的需求而改变其规律。可见“天人合一”,必须是人通过修炼,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合乎自然法则,合乎道。《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这样论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指此。

有史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设法谋求自身的自由解放,为社会解放、思想解放和生命解放而奋斗。“天人合一”是人类争取生命自由解放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来讲,就是消除灾害、疾病和烦恼,优化功能,开发智慧,全面提高人体的生命质量。

《道德经》中作出明确阐释:“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书进而又明确指出,“道”是在世界万物中最根本性的规律。“天人合一”,就是要通过“无欲”“静定”以观其妙。探索、了解、熟悉这些根本规律,把握“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进而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使人类争取生命自由解放的运动沿着大自然的轨迹前进。

关于“天人合一”的途径和效应,《道德经》中也有明确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这说明阴阳法则是自然规律之根本。其基本内容是:①阴阳对立斗争。通过阴阳的排斥与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与变化。②阴阳依存互根。“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阳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也是以它们相互依存和互根的关系为基础的。③阴阳消长转化。“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阴阳是气功之根本。“善补阳者,阴中求阳,阳得阴助,泉源不竭;善补阴者,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化生无穷”。修炼者只有了解、熟悉、掌握和运用这些法则,才能使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达到完善与和谐统一的层次。这是天人合一的首要条件。《道德经》中阐述:“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这说明道与德是紧密联系的,修道必须修德。因此,修德养性就成为修炼要旨。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修炼者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修德养性的主要内容,是修炼者必不可少的以德为本的条件。上述两个和谐统一的修炼,必与具体功法紧密结合。这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新医学气功以周天功为例:首先是沟通任督两脉,使任督两脉的气血环流畅通无阻。进而疏通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其他六脉,以形成大小周天的外、中、内三层循环。此后,再逐步过渡到不按经脉路线,而按越经越络的循行之法。诸如骨中行气、横向行气、缠身行气、任督中联体、中脉升降、肌体平面行气和体外循环等循行法。同时,辅以丹田旋转和病灶循环等,使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三百六十五络、十五别络、子络、孙络和网络全部通启,使人体细胞对真气从单向传导向全方位传导过渡,使气血纵向、横向、顺向、逆向运行,皆畅通无阻,使人体真气充足,经络通畅,功能优化,治病防疾,使青年人精力更加充沛,老人益寿延年,“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二、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形与神俱,不可分离”。形神学说是中医理论之一。它是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形”即形体。“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它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的概念很广泛,其含义有三:一是指自然界的物质变化功能。如《荀子·天论》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行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说明由天地的变化而生成万物,这种表现是神的表现。有天地之形,然后方有神的变化。二是指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阴阳之气的运动和变化,推动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而生命活动的本身,也称为“神”。神去则气化停止,生命也就完结。可知,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因此,只有“积精会神”,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思维。故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灵枢·五色》中皆指出:“积神与心,以知往今。”心是主思维器官,《灵枢·本神》中阐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任,指担任,即接受的意思。任物是心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万物而产生感觉的作用,并由此产生意、志、思、虑、智等认识和思维活动。其过程一级高于一级。但从“任物”到“处物”,一刻也不能离物。

中医学中的形神关系,实际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形是体是本,神是生命的活动及功用。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会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而人的形体又需要依靠摄取自然界一定的物质才能生存。所以说:“气血者,人之神也。”“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运行,又必须受神的主宰。这种形与神二者相互依存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称为“形与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依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

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根据。故曰:“精气不散,神守不分。”“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SQ0lF9TUR+0GqB74BH2ak00Wr42ETecCUdpsznSpb4o+eb1pd0Q3VKbKkmk8T7+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