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规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功学的理论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系统地论述了经络的循行及其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络系统是人体极为敏感和活跃的多功能生命信息通道,有多种物质信息传导,对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气功与经络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发现经络的途径之一。人们进行气功锻炼和使用气功治疗疾病,是以经络学说为基本依据的。行气导引,是最古老最朴素的气功疗法。当人的思想宁静,意念停留在身体某一部位时,就会感到一股气在体内沿一定路线循行。久之,就会体验和觉察到经络的存在。因此,研习经络学说,在练功实践中洞察经穴的存在,是每个气功爱好者应具备的基本功夫。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代医学家千百年来进行临床实践的结果,也是古代气功学家进入气功状态时对自身“内景”无数次“返视”的总结。古代医学家通过临床解剖所获取的经络知识,结合实践进行针、砭、灸,使我们的先人认识和掌握了“腧穴”的特异性能和经络传感现象的存在,古代气功学家则通过“返视”洞察,方才掌握了经络“线”结构的分布规律。前者打“点”,后者为“线”,“点”与“线”结构的发现促进了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医学家对经络学说进行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

经络学说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路线等现象的归纳。针灸的基础是穴位,体表反应点(包括自发性疼痛、压痛、过敏、皮下结节或皮肤色泽改变等)是选择穴位的重要依据。如《灵枢·背腧》中记载:“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就是说内脏有病,按压体表某部位出现反应点后,痛会随即缓解。由此可知,内脏有疾患,也可以在四肢部位找出反应点。这种体表反应点和内脏器官在病理上的相互关联,是经络内外联络理论的一个重要根据。

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认识到,体表穴位不仅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联系,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然而,这种联系的媒介却是“识气”。针灸疗效的关键是“得气”。所谓“得气”,就是指针刺时患者产生酸、麻、胀、沉重等感觉并沿一定路线传导的现象。这种脉气传导的“通道”,就是经络的最初概念。古代医学家通过对针刺“得气”现象的长期观察,归纳了针刺感应路线的规律,进而总结出手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脉的循行分布与其络属脏腑的关系,以及脏腑经络的症候群,创立了经络学说。现代大量针灸的临床和实践研究表明,针刺人体穴位时出现的“针感”或经络感传现象,与古代经络的走行分布基本一致,进而又推论出针刺出现的针感传导放射的规律,是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重要基础之一。

2.经络学说是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古人对穴位主治功效的探究和发现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才逐步认识到的。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大概经历了由不定位的“砭灸处”到穴位定点,进而形成了治疗性的体表“点”的概念。继之,又由“点”的认识发展到“线”。这就是穴位主治的分类联接。在“线”的基础上,又按穴位主治性能加以分类并将其系统化,从而创立并产生了经络学说理论。

当初,人们并不知道人体上有所谓穴位,仅是由于偶然的触碰、砸伤、灼伤或抚摩而使疾病减轻,便使人们对体表的某些部位的特殊性能和功用开始有一定认识。取穴方式一般是“以痛为腧”。这里所说的“痛”,可包括自发痛和压痛。即没有规定的部位,当然也就没有穴位名称,其刺激部位只是笼统地称“砭灸处”。

当人们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认识到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对某些疾病有反应并在治疗中有肯定的疗效,于是就根据主治效能和体表特征而加以取名定位。如“迎香”治疗鼻疾,“合谷”在两掌骨之间等。

随着对针灸穴位针感传导现象的观察,人们对穴位有其内部联系通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种联系通路是呈线状分布的。而在线状的联系通路上,有“脉气”的运行。因此,《素问》一书中称穴位为“脉气所发”和“气穴”。后来,又有了“腧穴”(气血转输部位)和“孔穴”等名称。由于同一条“线”上的穴位在主治功能上有共同之处,启示人们以“线”为基础将穴位进行系统分类,从而又深化了人们对穴位的认识。各处穴位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单一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整体的、多样的。并且,各处穴位的功能和作用也不一样。由此看来,经络学说所具体论述的,无疑就是包括穴位互相联系的整体观念和系统分类。

3.经络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和生理现象的观察与总结而产生的

我国进行生理解剖起源较早。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早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我国就已经有了耳、目、鼻、首等多种人体器官的名称之说。这说明当时已能区分人体器官的不同,并知其作用互殊。进而又据其部位和功能,确立了各部位的名称。《内经》中所记载的对人体脏腑器官进行的解剖观察,有的已接近于近代解剖学所做的测定和论述。《灵枢·经水》中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这说明解剖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的。《灵枢·肠胃》中还记载了解剖实例。咽门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零四寸四分。指出人体食道的长度与大小肠的长度,其比例约为1 ∶ 35,与现代解剖测量的结果相近似。《素问·刺禁论》中还明确指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中心一日死,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脊间中髓,为伛。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刺膺中陷中脉,为喘逆仰息。”这说明古人在当时已对血脉、筋肉、骨骼和内脏等人体器官,通过直观方法进行了测量探究,并对此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相关的解剖知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另一来源。

4.古代气功学家长期练功体验的积累

《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这也就是说,经络运行的规律,是经过气功训练有素者借助于变化的超级感觉能力而认识的。奇经八脉的出现,本身就是气功学家的一大贡献。经络的发现来源于气功实践的体验,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气功训练有素者可以通过真气的调集,使感觉系统灵敏化来认识自我的经络走向。

二是仔细剖析体内经络,发现经络虽然在走向上有所不同,但是,其起讫部位均在躯体“中心”的头、胸、腹三个部位,即气功文献中所讲述的丹田这一部位。这种辐射状的经脉走向,正是气功练功者进入气功状态时的情景。当练功者习练气功达到一定水平后,真气充盈于经脉,继而形成“聚则成形,散则成风”,这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念控制的“气”。从气功的实践角度来看,真气“聚”与“散”就在顷刻之间,甚至在一呼一吸之间即可完成。“聚”则真气由四肢末梢涓涓而入,“散”则真气往四肢末梢徐徐而去。对于训练有素的气功爱好者来说,真气随呼吸会在人体内产生。此时,人体全身的真气就像潮汐般涌起。这就是所谓“一吸则天地之气归我(向心型走向),一呼则我之气还天地(离心型走向)”。因此,气功学家们最为关心的是经络通道,而不是经气在经络的运行方向。

三是气功训练有素者关心的是真气的聚、散、往、返,不是经气“无端如环”的运行。经气运行规律的发现,恐怕更多地要归功于古代针灸家。

四是值得提起和重视的,应是《阴阳十一脉灸经》与气功《导引图》,以及另一篇气功文献《却谷食气》。这些医学气功书籍,都是同书于一整幅帛上的。由此足可认定,古人是将经络的研究与气功实践的探讨互相结合而进行的。

可以这样认为,经络学说中“线”结构的早期发现,应大部分归功于古代气功学家。而经络学说中“点”结构的早期发现,则又是针灸专家的贡献。随着实践的积累,人们对人体器官系统点、线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化,最后将这方面的成就熔为一炉而升华为博大精深的中华经络学说。

二、经络学说的意义和作用

在中国经典的人体生命科学理论中,经络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内经》),是人体内环境各个系统(五脏六腑)之间、内环境与体表各部位(肢节、皮肤)之间,以及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交联的信息通道,是人体气血运行使身体各个系统之间代谢水平呈梯度分布以维持正常的动态功能的通道。因此,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经络对人体生命的意义和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

1.行气血,调阴阳

《灵枢·本脏》中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所谓“气血”,实际上是指“气”与“血”。这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两种密不可分物质的两个方面。血是生命物质的精华,是基础。气是生命力的发端,是信息。气和血的关系,如同载带着密码驰骋万里的电磁波。如果没有电磁波做载体,这密码就寸步难行。如果没有这密码,电磁波本身的发射就不会得到任何信息。《素问·调经论》中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由此可知,经络就是通行气血的通道。

2.反映病候的前沿,抗御病邪的通道

中医理论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内在的疾患,除了通过面色、气味、舌象、脉象等方式表现出来,也通过经络的传输达于体表。如前所述,经络是沟通“五脏之道”,是行“气血之隧”。脏腑有病自然会通过经络和穴位这些点线结构而在体表透出信息。一般地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会造成有关部位的胀痛。如果经络气血运行不足,则会出现有关部位麻木不仁、功能减退。而经络症候却又反映着相应脏腑的病患。如手太阴经与肺、足阳明经与胃,皆是如此。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经络的前沿,即腧穴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因和严重的程度。

既然经络是反映脏腑病候的通道,反过来,对穴位、经络施以某种刺激,也必定会“气至病所”,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经络通过“卫气”起防御作用,“卫气和,则分离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当邪气盛,侵入经络,而后溢大络,就会发生大疾。

3.联系内外环境,沟通大小宇宙

人体生命是个“神”“形”“气”一体的整体,是个极其复杂的“小宇宙”。而经络则是沟通人体内外各器官层次间的通道。

经络以其分布于肢体内外而分阴阳。根据“内为阴”“外为阳”的观念,凡分布于人体内侧的即为阴,外侧的则为阳。结合脏腑来说,脏属阴经,腑属阳经。五脏六腑与体表通过经络形成了密切联系。

经络的作用不仅在于沟通了体内脏腑之间的联系,而且也是沟通内外环境的通道。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这个小宇宙中的气血活动,也像自然现象一样,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且与自然界这个大宇宙相关。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所说的那样:“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经络学说在阐述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时,还将经络的数目与时令配合起来解释。如《灵枢·五乱》中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因而不同时日,经脉气血流注的情况也自然不一样。“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在不同的时日选择适当的穴位,配合适当的手法进行针灸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的。

不少介绍气功锻炼方法的书典中,也都指出要注意季节和时日的选择。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汉帛中记载了采气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应注意相宜的气候和避忌的气候:“春食一去浊阳,和以 光,朝霞,昏清可。夏食一去阳风,和以朝霞,行暨,昏清可。秋食一去阴凉,霜雾,和以输阳, 光,昏清可。冬食一去凌阴,和以沆瀣, 光,输阳,输阴,昏清可。”子午功强调,子午时练功的效益异于常时之处。

概而言之,经络不仅是行气血、调阴阳的通道,而且还是联系内外环境的要津。不了解这一点,对针灸学家来说,将有事倍功半之虞。而对气功修炼者来说,则难以达到高层境界。

三、经络系统的部位分布和主要内容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以及躯干前、后、侧三个部位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十二经络起着统率、联络和调节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体表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1.十二经脉的分布概况

十二经脉在经络系统中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起主导作用。了解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至关重要。十二经脉在内隶属脏腑,在外络于肢节。因此,有内行部分与外行部分之分。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通路,故其循行有一定的方向。即所谓“脉行之逆顺”,后来被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相互联系,即所谓“内外之应,皆有表里”。现就经脉外行、内行、流注、表里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1)外行部分

十二经脉,“外络于肢节”。“肢”,即四肢之意。“节”,指骨节,又指腧穴而言。《灵枢·师传》中说:“身形枝节者,脏腑之盖也。”其意是说经络在体表的部位,能反映脏腑的功能活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文中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意思是细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不同于一般的皮肉筋骨,且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灌气血,反映病痛,并能接受针灸的刺激以补虚泻实。这样,“外络于肢节”,可以说是经络联系体表的、有所属穴位的一些通路,此称“有穴通路”。下图体现了经络的主要路线。

经络系统示意图

1)四肢部位

人体四肢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内侧分布着三阴经,外侧分布着三阳经。上肢内侧面前缘至大指桡侧端为手太阴,内侧面中间至中指桡侧端为手厥阴,内侧面后缘至小指桡侧端为手少阴。上述三阴,合称手三阴。次指桡侧端至上肢外侧面前缘为手阳明,无名指尺侧端至上肢外侧面中间为手少阳,小指尺侧端至上肢外侧面后缘为手太阳。上述三阳,合称手三阳。大趾内侧端至下肢内侧面中间转至前缘为足太阴,大趾外侧端至下肢内侧面前缘又转至中间为足厥阴,小趾下经足心至下肢内侧面后缘为足少阴。此处三阴,合称足三阴。下肢外侧面前缘至次趾外侧端为足阳明,外侧面中间至第四趾外侧端为足少阳,外侧面后缘至小趾外侧端为足太阳。此处三阳,合称足三阳。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足厥阴和足太阴在下肢内侧内踝上八寸处有一交叉部位,即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此属特殊情况。

2)头和躯干部位

十二经脉在躯干与头部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手三阴经均联系胸,手太阴经在胸外侧第3侧线上,手厥阴经分布在乳房旁,手少阴经分布于腋下。足三阴经则联系胸腹,足太阴经分布于胸腹第3侧线部,足厥阴经分布于阴部和胁部,足少阴经分布于胸腹第1侧线部。手三阳经均联系肩背部。手阳明经分布于肩前,手少阳经分布于肩上,手太阳经分布于肩胛。三经至颈交会,分布于颈部和头面部。足三阳经则分别联系躯干的前、侧、后。足阳明经分布于胸腹第2侧线部。按人身定阴阳,背为阳,腹为阴。足阳明经分布于胸腹部为特殊情况,居身之前。足少阳经分布于胁腰部,居身之侧。足太阳经分布于背腰部,居身之后。此三经又分布于颈前、颈侧和颈后的部位。此外,手足三阳经都联系到头面。其中,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头和额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侧头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颊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后头、头顶和前额部。

总之,十二经脉在躯干与头部的大致分布规律是:手三阴经联系胸,足三阴经联系腹及胸,手三阳经联系肩背,足三阳经分别联系身前、身侧及身后,而手足三阳经还都联系头,故有“头为诸阳之会”的说法,其中以阳经分布最广。

(2)内行部分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即指其内行部分。经脉深入体内后,分别与脏腑有属络关系。手三阴经,内属于肺、心包、心;足三阴经,内属于脾、肝、肾。这就是说,“阴脉营其脏”。足三阳经,内属于胃、胆、膀胱;手三阳经,内属于大肠、三焦、小肠。这就是说,“阳脉营其腑”。它们二者之间,相互联络,构成属于脏者络于腑、属于腑者络于脏的互相联合关系。就经脉与脏腑的联系而言,除上述“属”“络”之外,还有其他途径。为此,应结合其循行所述,以及经别、络脉等记载予以全面了解,见下表。

十二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

续表

(3)流注与交接

十二经脉通过交接,构成“如环之无端”的气血流注关系。经脉是主运行气血的,营气行于脉中,卫气则散布于脉外。经脉间的交接、流注,其特点是逐经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下表:

十二经脉流注交接表

从流注关系可以说明经脉的走向,还可以说明经脉之间的一些分支沟通了两经之间的联系。其相互衔接情况,可以概括为阴经和阳经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衔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衔接。

(4)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之间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除“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内外相应,并且相互衔接外,还通过经别、络别相互沟通。正是由于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脏腑相互配合为表里,所以经络也有表里之分。但是,它们之间又不可截然分开,还有其相一致的一面。这即是“表里相合”。经络通过络脉,不仅沟通了表里两经,还增强了他们的联系。古人还结合五行学说来表述这种相合的关系。经脉、脏腑与五行的配合如下表。

经脉脏腑五行配合表

续表

2.奇经八脉的分布概况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经脉。共有八条,分别为任、督、冲、带、阴 、阳 、阴维、阳维八脉。《难经·二十七难》中说:“凡此八脉者,皆不构于经,故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的主要区别是:奇经八脉不直接隶属于脏腑,而十二经脉与脏腑有属络关系。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有本经所属腧穴。“奇”,既有“异”的意思,又有“不偶”之义,表明奇经八脉阴阳表里无配偶关系。然而,十二经脉则有阴阳表里配合。

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错。其中,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各有本经所属腧穴。冲脉行于腹部,与足少阴经交会。带脉横行于腰部,状如束带,与足少阳经交会。阳 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与足太阳经交会。阴 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与足少阴经交会。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颈,交会于足太阳等经。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部和颈部,交会于足少阴等经。

其他如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均有自己的循行部位和作用功能,不过对气功锻炼者而言,意义不是很大。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jaSokd+2EeRDMDFLq3Kz0Om+fDggmYChXCTN7WBrn89gDlsVoPWSIhoXAhuI/3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