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人体内脏器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各科的基础,对气功亦不例外。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即平常所说的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肺、脾、肝、肾,六腑有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医学将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与脏通,就是人体的内脏,象即形象和象征,是指内脏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活动反映到体表的征象。
脏与腑,主要是根据它们功能特点的不同和差异来区分。脏腑的功能,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正如《内经》中所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是说明脏腑总的功能,也就是它们的共性。五脏总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主要是贮藏精华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六腑总的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主要是主管饮用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所以五脏以藏为主,故藏而不泻,六腑以通为用,故泻而不藏。这是脏与腑总的区别。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是异的意思,恒是常的意思。它们有异于正常的五脏,又不同于一般的六腑。但是,它们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却与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相关内容将在有关脏腑章节中介绍。
气、血、津液虽然都不属于脏腑,但是,它们都是脏腑活动的衍生物,都是营养各脏腑的重要物质。藏象学说,不仅说明了各脏腑本身的特点和功能,而且还很重视各内脏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内脏与体表组织和外窍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主,不论是诊断治疗还是气功锻炼,都必须抓住五脏这个纲。这样,脏腑之间的关系,内脏与体表组织以及其与外窍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
心位于胸中,在人体左侧。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脉是血液的通路。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有赖于心和脉的相互合作,但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心。《内经》上说:“心主身之血脉。”这一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只有血气旺盛,才能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息,使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供应给各组织器官以满足其需要。由于心、血、脉三者相互关联,而面部血脉又较为充盈,因此,心气的盛衰,血脉的盈亏变化,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和人体的脉搏上反映出来。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比如,经常从事气功锻炼,直至年逾古稀,尽管须发斑白,却面色红润如小儿,即所谓鹤发童颜。这乃是通过气功锻炼增强了人体心血系统的效用之故。
心主神志,也可称“心藏神”,或称“心主神明”。所谓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中医学虽称“脑为髓之海”“脑为元神之府”,却习惯于用心来代表思维、意识。这方面,惯用的表述词语,有“决心”“用心”等。人体的精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张景岳在《类经》注解中说:“心为君主,故曰生之本;心藏神,神明由之变化,故曰神之变。”这里所说的神,是指各种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神在心中,受心的影响。气功锻炼,就是通过意念的守静、躯体的自然放松,使心神不受干扰,来发挥其协调脏腑的功能,使其达到相对的稳定平衡状态。
心的经络上行于舌,所以心的气血上通于舌。如果心有了病变,可以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或心阴虚时,则舌质红,甚或舌体糜烂;心热或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謇。故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之说。
心与小肠为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它们通过经脉互相络属,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分别清浊,即接受来自胃已经初步消化的食物,吸收其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华部分(清),再由肺输布到全身,并将其糟粕部分(浊)下移至大肠成为大便,其代谢剩余的水液即下输至膀胱。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包的形态和部位,古人也有描述。《医学正传》说:“心包络,实乃裹心之包膜也,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也。”《医贯》亦说:“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其中。”心居包络之中,膻中在心之外,所以《内经》比之为心之宫城,如《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经属于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称为脏。但在藏象学说中,认为心包络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包络受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所以,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症,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肺位于上焦胸中,上连喉咙,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肺主气,司呼吸。肺主音声,肺朝百脉。助心行血,主通调水道。肺藏魄,主悲忧。中医学认为,肺的功能不仅仅是呼吸,而且还与水液的调节、气血的运行,以及与皮肤、卫表的防御功能有关。其主要功能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合皮,其体在毛,开窍于鼻,其液为涕,其位在胸膺,外于秋天之气相应。
在这方面,《内经》对肺的论述甚多。如:“肺者气之本也”“诸气者,皆守于肺”。又说,“肺脏气”“元气通于肺”。这不仅是说,肺脏有呼吸的作用,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吸清呼浊,吐故纳新,而且又讲肺脏还具有主持五脏六腑之气的作用。但是,它主要的功能是呼吸。肺主一身之气,其功能是主持和调节全身脏腑经络之气。这一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气的生成。清气是体内气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自然界中的清气是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而吸入的。因而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气的生成。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肺之脉而行气血,故起到主持和调节一身之气的作用。二是有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肺的呼吸运动体现为气的升降出入这一运动过程。肺有节律地呼浊吸清。肺气的宣发肃降,对各脏腑经络之气的运动变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与调节作用。因此,有的医学家将肺比喻为“人身之橐龠”(指古代的风箱)。以“巽风”来指呼吸。由于“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华盖也”,即居于五脏之上部,具有“朝百脉”的功能,因此,在气功锻炼中,“呼吸精气”,可与人体血气一起向全身输布。这也就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运行,会使全身气血流畅,能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宣发是宣布、发散的意思。对肺气的宣发,《内经》将其概括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说明从胸中肺气的宣发,将饮食五谷之精微散布到全身。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皮毛为一身之表,是人体最浅表的一层,包括皮肤、汗孔、毛发等组织。它们具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这些功能,是显现出的所流布在皮毛的卫气作用。所以说,“肺主一身之卫表”。而卫气之所以能发挥这些作用,主要是靠肺气宣发的力量。肺有内主宣发、外合皮毛的生理作用。这种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排出体内浊气;二是通过血脉中的气血运行,将脾传输的水谷精微、津液上行布散于头面,外达体表,以温养肌腠皮毛;三是通过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阖。正如《灵枢·本脏》中所说:“卫气者,所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正是缘于此,可以使气功锻炼者增强抗病力,特别是能增强其对外感的抵抗力。气功对呼吸的调整,使肺气充足。其所宣发的卫气亦足,使皮肤腠理的卫外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因此,起到“邪不可干”的抗病作用。此时,全身体表就有温煦感,甚或有微汗。这正是肺所宣发的卫气达于体表的现象,也是病家自我治疗达到良好状态的征兆。
肃降,就是清肃下降,含有下降、内向收敛的特点。肺居五腑之上。肺气的肃降,能促进气血、津液的输布并使之下降,以保持肺气清净的功能。通调,是输通、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是由脾、肺、肾、膀胱和三焦等脏腑共同完成的。而肺的通调水道,乃指肺气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这一作用,是由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完成的。《内经》中提出:“肺为水之上源。”因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肺气的清肃下降,使水液下归于肾,再经肾的气化,下达膀胱。其多余的部分,则成为尿液而排出体外。
大肠包括结肠与直肠(古称广肠)两部分。结肠上接阑门,下接直肠。直肠下端为肛门。其经脉络于肺,与肺互为表里。大肠主传导糟粕,承受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渣滓,继续对水分再作吸收之后,剩余的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由于大肠在传导糟粕的过程中,还适当地吸收部分水分,故称“大肠主津”。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上都互相影响。正是由于肺气的清肃下降,大肠才能充分发挥其传导功能。而只有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顺利清肃下降。如遇肠热便秘,或大肠泻泄,便是肺热移于大肠而引起了两个方面的病变。
气功锻炼与肺有着直接的、极为重要的关系。气功锻炼也是一个“炼气”的过程,能增强人体的气化功能。为什么在进行气功锻炼的实践过程中,由肺吸入的气能起到强健身心、防治疾病的作用呢?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呼吸引起体内新陈代谢这一过程所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都消耗在工作和劳动中,只有少部分储存于体内供不时之需。一旦发生过劳、外伤或病邪感染,则能量消耗加剧,致使能量入不敷出,体内能量平衡遭到破坏,伤及元气,阴阳失调,便导致发病或病情恶化。而通过气功锻炼,却能改变这一状况。其主要因由,是进行气功锻炼时的呼吸功效高于日常进行一般呼吸时的功效。具体因由有二:一是平素呼吸构成肺组织内约七亿五千个肺泡未充分利用,有很大一部分闲置起来,即“开工率”不足,物未尽其用。做气功时,细慢深长的呼吸,特别是深长的呼吸,使肺泡得以充分利用,“开工率”足,就能物尽其用。在能量上,便有一部分盈余。正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医学家李东垣所说,“积气以成精”,充养着元气。二是这种呼吸是在体松意静的状态下进行的,机体本身所消耗的能量甚少,愈加促进着能量的储备。由于“五脏藏精而不泻”,达到了“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的效果。由此,因病邪或内伤所造成的元气亏虚,也能逐渐得到补偿,从而获得了病愈体健的效益。
脾位于中焦腹腔,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主要脏器。它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生血、主统血,脾藏意、主思,与胃相表里。脾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液为涎。
脾有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即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历代医学家都重视脾的运化功能,称“脾为后天之本”。同时,它还有运化水湿,即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人体内营、卫、气、血、津、液的产生,都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化生而得。在这方面,脾与胃起着主导作用。脾统血,是指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而且还有统摄血液循行于脉中使其不外溢的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均依靠脾脏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脾能健运,全身的营养充沛,则肌肉丰满壮实。所以说,“脾主身之肌肉”。如脾失健运,清阳不布,营养缺乏,则必导致肌肉萎软、四肢倦怠无力。
胃亦位于中焦腹腔。胃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贲门部又名上脘,幽门部又名下脘,上脘下脘之间的胃部为中脘,三部统称为胃脘。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食物和腐熟水谷。经初步消化,分成清和浊两部分。清者,即津液,由脾来进行吸收和输布,故称脾为胃行其津液。浊者,由胃向下传送到小肠,作进一步的消化。所以,脾与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在生理活动中,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一对脏腑。
脾与胃,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其功能和作用是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传输。清代名医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升者为清,降者为浊。升降相同,互相协调,以维持机体内饮食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脾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所以,李东垣提出了脾胃为元气之本、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的观点,来说明脾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进行气功锻炼时,气的出入升降,大大促进了脾胃的升降功能。
从脾升胃降这一辨证的生理基础来看,凡内脏下垂(如胃、子宫、肾下垂)、脱肛、大便滑泄、崩漏等症,多因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所致。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多为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所致。一般说来,脾易虚而胃多实,所以“实则阳明(胃),虚则太阴(脾)”。这时进行练功呼吸,方法应有变化,应区别不同情况而为。脾气下陷,病情较轻者,可采用逆呼吸法。但是,在每次呼气吐净时,宜停歇片刻,再做下一次吸气。这样,可使下垂脏器在随呼吸升降后,得到短暂静息,有利于其本身功能的恢复。病情较重的,可先采用顺呼吸,待病势好转,机体趋于康复时,再做逆呼吸锻炼。至于胃气上逆者,最好以顺呼吸为宜。若脾失健运,则营养匮乏,形体消瘦,四肢倦怠无力。若脾气虚弱,失去统摄功能,则血离脉道,会出现失血症。最明显的病症,如长期便血、崩漏和紫斑等病症。有上述病症者,练功时应注意将吸气时间稍许放长,使气满中焦,然后缓缓吐出。同时,在吐纳中,宜舌抵上腭,促进津液分泌。因为“脾主津液”“涎为脾液”,历代气功师皆提倡“吞津法”。实践证明,此法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对治疗脾虚所致的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患很有效用。如对胸腹胀闷、慢性胃炎、胰腺炎、慢性肝炎,以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皆有一定疗效。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在右胁之内而稍偏左。其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藏血、藏魂、主怒。与胆互为表里,与体表组织的关系是主筋,并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其液为泪,其位在胁。
疏泄即疏通、畅达的意思。肝主疏泄,是指肝气有疏畅、升发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与肝气喜条达的特性是分不开的。所谓条达,也是舒展畅达的意思。肝的疏泄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志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心情舒畅,气血和平。若疏泄功能失常,便会出现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和耳聋耳鸣等症,中医称之为肝阳过亢。所以说,肝在志为怒,患肝病则易怒,而暴怒则会更伤肝等。二是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即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同时,它又与胆汁的分泌有关。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影响到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失调等诸多病症。比如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或恶心、呕吐和嗳气等症状。
肝藏血,是指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休息或睡眠时,机体的代谢减少,对血液的需要量也相应减少。这时,通过肝脏的调节,脉管内的血流量减少,多余的血液就会贮藏于肝脏。在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会增加,肝脏就排出所藏之血,使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多,以供应机体活动之需。所以,唐代医学家王冰在《素问》一书中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至于肝脏的功能,要分清肝气、肝血、肝阳和肝阴。肝气,生理上指肝的功能,病理上指肝气郁结。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液。肝阳,生理上也是指肝脏的某些功能方面的变化情况,病理上指肝阳过亢。肝阴,主要是指肝脏的阴血和肝脏的阴精。肝气、肝阳与肝血、肝阴,在正常状况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由于肝喜条达而易升动,故称肝为刚脏。在病理情况下,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与其他脏腑在病理情况下阴阳多表现为不足者,应有所区别。
《内经》中指出:“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所以,目之能视,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目虽为肝之外窍,但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联系。基于此,要求人们在进行气功锻炼时,要闭目内视,要“返视”内景隧道,以理解和把握这一机理。
肝与胆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胆附于肝,其主要功能是贮藏胆汁。胆汁注入肠中,有促进消化食物的作用。此外,又称“胆主决断”,认为胆与人的精神意志活动存在一定关系。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左右两侧。左右侧各一,故称“腰为肾之府”。中医学对肾的生理功能的论述,与现代医学论述的不完全相同。它包括生殖、泌尿、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并关系到营养物质的代谢。如肾藏精,主水、主骨、纳气,肾藏志,主恐。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液为唾,其位在腰。
这里的精,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精,包含精、血、津液。狭义的精,仅指生殖之精。它又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生殖之精),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来源于父母,禀受于先天。后天之精(水谷精微),是饮食物质经过消化后,变成水谷的精微物质,是由脾胃所化生。两者都藏于肾。先天之精,使人成形。于出生之前,便为后天之精具备了物质基础。出生之后,后天之精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使之得到一定补充。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肾精所化之气,是为肾气。肾精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和肾气有关。然而,肾精又是肾气的物质基础。因此,肾精充足,肾气就健旺,肾精不足,肾气也就随之衰退。
肾精属阴,肾气属阳。所以,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与肾阳,它概括了肾脏生理功能的两个方面。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和滋养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和生化作用。肾阴和肾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若这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会形成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病理变化。肾阴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无力、目眩、健忘等肾阴不足的症状,也可见到阴虚阳亢的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以及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虚火妄动的病变。肾阳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的症状,也可见到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生殖能力衰退的病变。
肾主水,是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水液的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饮食物中具有濡润组织作用的津液布散到全身,二是将经过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分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
中医学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司呼吸,但其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只有肾气充沛,才能使肺的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果肾虚,根本不固,其吸入之气就不能归纳于肾。所谓肾不纳气,就会出现气虚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症。
《内经》一书中说:“肾生骨髓。”因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滋养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使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更加坚固有力。若肾精虚少,则骨髓的化源不足,会使骨软无力,甚至发育不全。而且,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故曰“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然而,脑髓有赖于肾精的生化。故肾精亏虚者,除出现腰酸膝软等病症外,还会出现头晕、健忘、失眠和思维迟钝等症状。做气功,运用培补元气功法锻炼,炼精补脑,对治疗上述疾病,增进身心健康,收效甚佳。此功法,与中医临床医家补肾益气的观点不谋而合。只是前者为炼精化气补益肾脏,后者则以药物固肾益精。然而,医家之药只是疗一时之疾,补一时之虚,且药不可久服。唯气功可以强肾蓄精、固本充元、扶正祛邪,且久炼不衰。再者,精与血,是互为滋生的,精足则血旺。“发为血之余”,人体毛发虽有赖于血的润养,但其生机则根于肾气。发为肾之外候,如青壮年肾精充沛,毛发就光泽。老年肾气虚衰,毛发就会变白且还会脱落。所以说,“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肾开窍于耳。因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主要是因为肾的精气充养于耳,听觉才能灵敏。年老体衰,肾气不足,则会出现耳鸣和听力减退等症状。
此外,肾还开窍于二阴。二阴分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前阴有排尿和生殖的作用,后阴仅有排泄粪便的功能。这些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都依赖于肾的气化。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等病症,或阳虚火衰的大便不通,多因肾阳的不足而发生。
膀胱位于下腹部。它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并与肾气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属于肾气的固摄作用,后者属于肾气的气化作用。二者均称肾的“开、合”作用。肾气的开与合,控制着尿液下注膀胱,并使膀胱能将尿液贮藏到一定程度而及时排泄。所以,膀胱的气化作用,即是肾的气化作用。肾与膀胱之间,经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
述说气功锻炼,常提到“命门”一词。如“意守命门”“周天命门功”等。命门在哪里?自古以来,各家说法不一。它不同于针灸穴位的命门穴。《内经》里说命门即小心。如《素问·刺禁论》中说:“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七节之旁,即两肾所在部位。《难经》中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还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唐代医学家杨玄操、元代医学家李东垣,他们都认为命门即丹田。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显然,张氏认为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因为,“五脏为人体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他还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以强壮,五气治则营卫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历代不少著名医学家在论述肾与命门之关系时,都强调命门对健康的重要性。气功学家们则更加重视,认为是生命之根。《内经》中无丹田之说,丹田乃道家的术语,后被引用于中医著作。但是,命门不等于丹田。总之,按《内经》中的说法,命门在两肾之间。
一般认为,练功时意守命门的作用,与意守丹田相同。但是,前者可能会更好些。命门之火,不仅体现了肾阳的功能,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元气寄于命门”(徐灵胎《元气存亡论》)。练气功者,旨在练一身之元气,充实五脏之精气,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补虚扶正祛邪的健身目的。并且,意守命门,还有助于气通周天。
三焦亦为六腑之一。因在人体脏腑之中,唯它最大,且无脏与之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称。它主要用于人体部位的划分。今人认为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内脏的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内脏的脾和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内脏的肝、肾、大小肠和膀胱等。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功能,为通行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道路。三焦的功能与脏腑的功能有联系,如上焦主宣发输布,中焦主腐熟水谷,下焦主代谢水液及排泄糟粕。但三焦的实质问题,《难经》中提出了“有名而无形”之说。对此,历来争论甚多且无定论。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是依靠脏腑的功能活动而生成和转化的。所以,气、血、津液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气、血、津液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依赖于气、血和津液为物质基础。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为效用。
中医学里,气的概念较为复杂。真气,或称元气,是生理学概念。还有营气、卫气和宗气等均属于此。至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则是病理学概念,两者区别很大。中医生理学所称之气,其含义与气功所练之气相近。而病理学所称之气,与气功所练之气相差甚远。中医生理学所称之气,包括的内容有:受于先天的元气、呼吸的空气(清气)和后天所用的营养谷气。中医学里所说的真气,凡是活着的人中,体内皆有真气存在。人们全身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即使人们不进行气功锻炼,它也存在。气功之气有别于真气之处,在于气功之气是通过锻炼而获取的“真气”。这是在气功锻炼中,由习练者的意志和其获取的真气融合成的产物,即内气。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它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复杂的有机综合。
中医学中所说的气,主要是指人体内部生命活动所化生出气。这种气种类繁多。据统计,仅在《内经》中提到的气就有60种之多。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它们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表现。在此,将人体之气的分类、生成、功能和运行分述于下。
(1)气的分类与生成
人体的气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由于人体的气分布于不同的部位,并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因而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其不同名称分别是:
1)元气
元气亦称原气、真气。《灵枢·刺节真邪》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说明元气禀受于先天,出生后又需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它通过三焦输布全身,由脏腑而至经络。它外达肌肤,无处不到,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对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对脏腑功能的发挥,有充养和资助作用。元气充沛,体健神旺而益寿。反之,体弱神衰乃至多病早衰。气功的锻炼,旨在充养元气。所以说,进行气功锻炼是健身之本。
2)宗气
《灵枢·邪客》中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这些说法,说明了它所处的部位及其主要功能。医学家认为,它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对呼吸活动和心脏搏动起着推动和调节作用。因此,后人又将它称之为动气。如呼吸的进行、语言的发生、声音的变化、气血的运行和肢体的活动等,都与宗气有关。
3)营气
《素问·痹论》中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主要是由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在营养全身各组织的功用上,它与血液的功用基本相同。并且,两者又同行于血脉之中,可分而又不可离,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在临床上常“营血”并提。同时,它还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4)卫气
《灵枢·本脏》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医学家认为它是行于脉外之气,主要是由水谷之气所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卫气具有慓悍滑利的特性,活动能力强而行动快速,故不受脉管的约束而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其主要功能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的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等。临床上习惯于把“营卫”并称,认为此二气为后天之气。
总之,中医学是从整体观念来论述气的功能活动。气源于肾精,是为先天之元气,受后天之气,即是脾所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清气的共同充养。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其余诸气为元气的分支。气生成的多与少,与先天之精气是否充足、饮食营养是否得当,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均有密切关系。
(2)气的功能
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其功能各有其特点。依据其生理现象来说,概括起来,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
气的活动力很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人的体温和能量的转换,都缘于气的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气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对外邪来说,气的防御作用属于正气。在发生疾病过程中,正气不断发挥抗病功能。其作用表现为正邪相搏,清除病邪,使健康得以恢复。
4)固摄作用
主要表现为“气能摄血”,使血液循行于脉道而不致溢出脉外。与此同时,还能调控汗液、尿液及其他体液的正常分泌,不致因分泌过多而使津液大量散失。这些,均属于气的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精、血和津液的化生,水谷精微和津液输布后又转化为汗液、尿液,都属于气的运动变化。一般情况下,都将这种现象称为气化。
6)营养作用
当人体血虚(贫血)精亏时,补气可生血、益气,可御精。古人用独参汤(野山参)急救血脱、脉微症。现代医学认为,补气可以提高细胞灌氧量,可以延长细胞的寿命,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
(3)气的运行
“升降出入”是气运行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表现广泛,可以说是“无器不有”。人体的各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活动,这一活动被称为能量运动。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出者吐故,入者纳新。这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进行气功锻炼的过程,正是促进气的升降出入,以此来协调并发挥各个脏腑的功能。如肺的吐故纳新,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脾主升,胃主降,都是气正常运行的具体表现。
如果气的运行受阻滞,或者升降失调,出入不利,运行逆乱,便会影响脏腑间上下表里的协调统一而产生一些病变。如发生肺失宣降、肾不纳气、肝气郁结、胃气上逆和脾气下陷等病症。
《灵枢·决气》中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通过营气与肺的作用而变为血。它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生成血液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中的水谷精微,其化生的过程,如《灵枢·营卫生会》中所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与此同时,还必须有营气的参与。如“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在其变化过程中,通过营气的作用,主注于肺脉,经过心的气化,才能变为赤色的血液。此外,尚有精血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如《张氏医通》中所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景岳全书》中说:“人之初生,必从精始,精之与血,若乎非类……而血即精之属也。”总之,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脉)、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来完成。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全身。凡皮毛、筋骨、经络、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均由血液供给营养,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素问·五脏生成》中所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各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心主血脉,即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说明循行于周身的血脉,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血液才能布散到全身。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是由于脾气有统摄血液的作用。肝主藏血,是指血液的储藏和调节皆通过肝部,这也是肝的功能之一。所以,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脾、肝等内脏相互配合之下进行的,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作用失调,都会引起血行的失常。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包括胃液、肠液、唾液、泪液、涕液、汗液、尿液等分泌液和排泄液,它们有护养、润滑和排泄等作用。
(1)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津液的形成、输布和排泄,与肺、脾、胃、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如《内经》中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过程作以简要说明,指出津液来源于胃,为受纳水液“游溢精气”而生成。通过脾的运化,将胃中的津液上输于肺并布散到其他各脏,故《内经》中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使水道得以通调,而肾则对全身水液进行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把多余的水液和废物化成尿液,下注于膀胱而排出体外。饮食物质通过小肠、大肠时,在小肠的泌别清浊和大肠的传化糟粕过程中,也会对津液进行再吸收。所以,《内经》中有所谓“小肠主液”“大肠主津”之说。由此,说明了津液与小肠、大肠也有关系。通过以上各有关脏腑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可以外达皮毛、内注脏腑,可以滋灌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道理。
(2)津液的功能
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布散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肤。进入体内的津液,能滋润脏腑。输注于孔窍的津液,如泪、涕、唾液等,能濡养眼、鼻、口等孔窍。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滑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则能填精补髓,滋润和充养骨髓与脑髓。所以,在进行气功锻炼中,有些功法提倡舌抵上腭,或应用“赤龙搅海”(即舌体在口腔内上下左右地转动),以促进津液的分泌,并将分泌出的津液称为“琼浆玉液”,加以吞咽。实践证明,这种“吞津法”对防治疾病,特别是防治消化系统的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津液的区分
津液,有时也分别被称为“津”或“液”。这是从它们的性质、部位和功用上来进行区分的。清而稀薄的叫“津”,浊而稠厚的叫“液”。津,多布散于肌表与黏膜,以滋润肌肤、皮毛及眼、耳、口、鼻等孔窍。汗液与尿液均为津所化生。液,多内渗于脏腑,以濡养内脏、骨髓和脑髓,滑利关节,同时也有滋润肌肤的功能。津和液本属一体,都是内脏的正常水液。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互相转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将津液并称。只有在急重病症发生时,以及在“伤津”和“脱液”的病理发生变化时,医家辨证施治才须有所区分。
气、血、津液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们的生成与转化,既是脏腑功能联合活动的结果,又是脏腑功能的具体表现。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才能充盛。气、血、津液充盛,更能满足脏腑功能活动的消耗。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