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学说。这个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之际十分盛行。当时的医学家们采用这一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气功医师和养生学家也不例外,将它应用于气功锻炼和防病治病,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及气功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气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中提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以此来说明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实际上,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与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日月、昼夜、寒暑、男女、内外、上下、动静、虚实等。从事物属性来看,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看,静者为阴,动者为阳;气为阳,血为阴。即谓“阳化气,阴成形”。由于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而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一规律,则贯穿于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生理与病理之因以及诊断治疗的过程之中。所以说:“阴阳者,数之可十……然其要一也”。它的基本内容有:

1.阴阳的对立斗争

阴阳对立,是说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而阴阳之间具有相互斗争、相互抑制与相互排斥的关系。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均可起到抑制、约束和排斥的作用。正是由于阴阳的对立斗争、相互抑制与相互排斥,才能推动事物发生变化,促进事物不断发展,才使事物取得了统一,即阴阳的相对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则可表现为季节气候的正常变化规律。在人体,则体现为正常的生命活动。可见,人体内的阴阳,并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犯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在对立中互相斗争着,及至达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类似这种情况,就是阴阳相互对立从生理走向病变的现象。

2.阴阳的依存互根

阴和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所谓依存,就是依靠和存在。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互根,即“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为存在条件。互根的理论依据,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里的阴阳,主要是指人体内的物质与功能。阴代表着物质,阳代表着功能。物质属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体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阳,是内在物质的运动表现,所以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功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阴为阳之守”。简单地说,属于物质的阴,在内藏守,给阳做供应;属于功能的阳在外循环,做阴的护卫。这在中医学与气功学中,主要是说明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转化

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它们之间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从自然界来说,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寒冬到春夏,为阴消阳长;由炎夏到隆冬,为阳消阴长。从人体生理活动来说,气血运行的功能活动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为阳长阴消;食物的消化吸收又必然要消耗一定的活动功能,为阴长阳消。这种阴阳消长,是正常现象。如果这样消长的过程超过一定的限度而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此种现象,谓之为消长失调。

相互对立的阴阳,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阳可以转化为阴,阴也可以转化为阳。此时,就会出现所谓“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现象。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在疾病的变化,即阳症与阴症的转化。具体来说,就是热证与寒证的转化,实证与虚证的转化,表证与里证的转化。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等几个方面。阴阳的对立与互根,阐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在阴阳的不断消长和转化过程中实现的。而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是以阴阳对立互根为基础的。阴阳的消长,是在阴阳对立与互根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的转化,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气功实践中的阴与阳

1.呼吸与补泻

从自然界大气和人体气机的升降来说,升为阳,降为阴。气功实践中的调息,也与之相对应。呼为阳,为泻;吸为阴,为补。医学名著《圣济总录》一书中也说:“凡入气为阴,出气为阳。”这一说法,从气功临床的实践中也可证明。阳亢火旺的高血压患者,在练气功时注意呼气,就会感到心胸舒畅,头脑清新。这种感觉,是有余的阳向外散出之效应,故谓之泻。而阳虚气陷的人注意练呼气,则会感到胸腹空虚,头眩心慌。若注意加深吸气,则会感到舒松并有充实感。这是因为阳既不足,自身之气不能再向外散,需纳气以补不足。所以,《景岳全书》一书中这样指出:“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

2.昼夜与时辰

古代天文学家用地支计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昼为阳,夜为阴。古代养生学家葛洪等人,强调练功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六个阳时,即子、丑、寅、卯、辰、巳时,切莫安排在午、未、申、酉、戌、亥六个阴时内练功。他们认为六阳时外界是生气,六阴时外界是死气。他们指出子时即是阳生之时,这时开始练功最能收效。

3.季节与方位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练功的火候把握上,亦应该有所不同。古代的养生学家根据《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元代邱处机编写的《摄生消息论》一书为此做了专题阐述。

练功时,为了使人体磁场与地球磁场保持一致,一般应面南背北,也可随日出月升而面东背西。练功的方位,应取阴阳相照为宜。

4.周天火候

古代医学家认为,经络系统中贯行于体前体后的任、督二脉,是人体的子午线。前者为阴脉之海,后者为阳脉之纲,为人体的小周天。众所周知的大小周天功法,是根据阴阳消长变化,调节阴阳升降,疏通任、督二脉运行循环。在以意行气时,有文火与武火之分,称之为火候。武火亦称阳息,用于六阳时,谓之进阳火。文火亦称阴消,用于六阴时,谓之退阴符。实际上,意浓气重是武火,意淡气轻是文火。文者为阴,武者为阳。

5.脏腑与气血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因为五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精气使血液不外泄,其性向内,所以属阴。六腑是传导化物(消化排泄器官),其性向外,所以属阳。五脏之中又可以再分阴阳,即心、肺属阳(位在膈上),肝、脾、肾属阴(位在膈下)。再进一步,五脏中每个脏也各具阴阳,主要从气、血、精、津、液五个方面来分析。如心阴,包含心血或心液。而心阳,可理解为心气。又如肾阴,包含肾精,然而,肾阳则可理解为肾气。

人体阴阳的物质基础是血和气。阴血的化生和循行,必须依靠阳气的温养;阳气的输布,也有赖于阴血的滋润。如果没有精血,就不能产生阳气。而在生理活动的过程中,由于阳气的作用,又不断化生出阴(精)血。所以《内经》中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这也是气功学练精化气的理论根据。

总的来说,五脏之阴,大都指精、血、液等营养物质。五脏之阳,大都指气的活动功能。正如《内经》中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6.病证与正邪

中医学常用“八纲辨证”来诊断疾病,就是从阴、阳,从表、里,从寒、热,从虚、实八个方面来分辨。分辨时,以阴、阳为总纲。一般是: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在人体病理变化方面,也常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不过,都是从邪、正两方面着手。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把人体气血化生的各种活动及抗病功能,称为正气。将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风、寒、暑、热、湿,内伤饮食,或痰、气、瘀血及水湿积聚,称为邪气。在分清邪气与正气时,必须先明白“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的病理现象,并加以区别。邪盛是病,邪去则病除。气血虚能致病,气血恢复则病愈。比如,阴偏盛(寒、湿),多见恶寒症状。阳偏盛(暑、热),多见发热症状。正如《内经》中所阐述的理论,“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中,凡是提到“盛”或“胜”的,都是指邪气;凡是提到“虚”和“衰”的,都是指正气。

此外,人体中的阴阳,不论任何一方,若虚亏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前者是由于阳气虚衰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后者是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滋生无源,结果转入阴阳两虚,这是正虚方面的重病之一。

医学家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本,就是阴阳。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在气功锻炼上,阳症宜多动、多放,阴症则应多静、多守。阴阳兼症,更要注意动静调配得当。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产生于古代的朴素唯物观。它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抽象概念,来推演宇宙间若干事物的属性。后人便将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阐述整个物质世界。医学家与气功学家则借此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炼丹等方面的相应关系。

1.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古代医学家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是从自然现象联系到人体。其方法有二:一为比类取象。即按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如木的特点是生发柔和,凡具有这种特性的,像自然界五季中的春,人体五脏的肝,便比类取象地概括其为木类。火的特点是阳热上炎,凡具有此种特性的,像自然界五季中的夏,人体五脏的心,便比类取象地概括其为火类。土的特点是长养变化,像自然界五季中的长夏(为农历五月底到六月中旬),人体五脏中的脾,便比类取象地概括其为土类。金的特点是清肃下降,像五季中的秋,五脏中的肺,便比类取象地概括其为金类。水的特点是寒润下行,像五季中的冬,五脏中的肾,便比类取象地概括其为水类。二为抽象推演。即按照上述方法,做进一步推想演化,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以“木”为例,从木推演到五季中的春,五方中的东,五气中的风,五化中的生,五色中的青,五味中的酸等。这种推想演化,大部分是由联想所及。其中有实际意义的,如从五季联想到五气、五化、五色、五味。其推理及方法在医学上是可取的,在临床上是有用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请见下表:

五行类属表

上表按五行类属关系,将自然界的事物和人体的脏腑等归纳起来。表中横排所列称为属,同属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相应律”。不仅自然界之间,人体之间,自然界与人体之间都能互相感应,息息相通,存在着内在联系。如自然界的风,发生对人体的侵害,首先会引起人体肝、胆、筋、目等部位的病变。因为它们是同属的东西,能互相感应。《素问》中“阴阳应象大论”这样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这几类事物虽然所处的地方不同,但是它们却是同一属性的。反之,肝这一体系发生病变,也可取同属的事物来调治它的偏盛偏衰。如取用味酸、色青之类的药物,就可用来治疗肝病。其他各行同属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此类推。表中纵行所列的称为类,同类事物都存在着“共通律”。五行的生克制化等,也同样存在“共通律”这一规律。

2.五行的生克乘侮

古代医学家除了将五行按照五种不同的特性推演归类外,还制定了一套相互联系的方式。这种方式,便是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及乘侮关系。

相生。即相互滋生和助长。五行学说借相生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它们的程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循环,相促相生。

相克。即相互制约和克制。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抗制的一面。它们的程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循环,相制相克。

相乘及相侮。这些都属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乘有乘虚侵袭之意,侮就是恃强凌弱。相乘,是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制约限度,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金又不能对木给以正常的克制,太过的木便会乘土,也就是加倍克土,使土更虚。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是反克,是事物之间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例如:正常的关系是金克木,如果金(肺气)不足,或木(肝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

四、五行与气功实践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的现象联系到人体的变化,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及其特点,并运用生克乘侮的规律来解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古代通晓气功的医学家,也基于这一理论观念,制定了扶正祛邪的保健方法。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用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点,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肝属木。木性柔和,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在生理上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生发疏泄的功能,象征木。故肝属木。

心属火。火性温热、明亮,其性炎上;心阳内温血脉,外煦肌肉。心主神明,心主行血,象征火。故心属火。

脾属土。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居人体中焦,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疏导水湿、营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之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象征土。故脾属土。

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肺有清肃的功能。肺主肃降,以下行为顺,象征金。故肺属金。

肾属水。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主水、藏精等功能,象征水。故肾属水。

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根据各组织器官及全身功能活动与五脏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划分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基本系统。

肝(木)系统,是以肝为中心,由属木行的组织器官及功能活动构成的系统。其腑为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心(火)系统,是以心为中心,由属火行的组织器官及功能活动构成的系统。其腑为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脾(土)系统,是以脾为中心,由属土行的组织器官及功能活动构成的系统。其腑为胃,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肺(金)系统,是以肺为中心,由属金行的组织器官及功能活动构成的系统。其腑为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或悲)。

肾(水)系统,是以肾为中心,由属水行的组织器官及功能活动构成的系统。其腑为膀胱,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人体的五行系统与自然界的五行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与相互贯通的联系。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也与人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等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了,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五脏之间的滋生与制约

五脏之间具有相互滋生的关系。例如:肾水之精以养肝,在五行是“水生木”,医学术语叫“水能涵木”。又如:肝藏血以济心,心阳鼓动以温脾,在五行是“木生火”“火生土”。实际上,肝、心、脾,为藏血、主血、统血之脏,有贮藏血液、生化血液、统摄血液的联合作用。再如: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肺,肺金清肃下行以资助肾水,在五行是“土生金”“金生水”。实际上,“土生金”是脾脏靠吸取食物的营养以养金,“金生水”是肾的主水液和纳气作用,靠肺脏的出气调节和呼吸升降的帮助来发挥和运行。这就是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

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是: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五行术语叫“金克木”。目前运用气功疗法治疗高血压,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胃的壅滞,五行术语叫“木克土”,其实是性情舒畅,消化健旺。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五行术语叫“土克水”,实际上是脾运健全,促使肾所主的水液不潴留。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治心火的上炎,五行术语叫“水克火”,实际上是肾阴摄纳心阳。心火的阳热,可以调节肺金清肃太过,五行术语叫“火克金”,实际上是心阳煦照,使肺气宣达,胸部不窒闷。

3.五行学说在气功中的应用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根据五行学说和五脏的生理与病理特点,首倡“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以气功疗法治疗五脏和三焦所主之病。经后世医学气功家临床验证,又有所发挥,后称之为“祛病延年六字法”。其法以口吐鼻吸,并有动作配合。其总诀为:“肝若嘘时目睁睛(嘘气时用力睁双目),肺知呬气手双擎(呬气时双手托天),心呵顶上连叉手(呵气时两手轮流单举托天),肾吹抱取膝头平(吹气时平坐、双手抱膝),脾病呼时须撮口(撮口呼出气),三焦客热卧嘻宁(平卧或侧卧嘻出气)。”

历代以来,人们还将这六字诀传用于四季养生保健,名曰《四季祛病歌》。此歌的内容是:“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ocDTPZ/7UtPSXemzMUjK+3n8KADyKG9QVxSCwt9NHjVvfpe1MumEofXwHYMLPa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