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25g,大黄10g(另包),枳壳30g,黄芩15g,制半夏15~25g,白芍25g,生姜10g,大枣12g。1剂煎2次,服1~2天,1天服3次。
方以柴胡、枳壳、大黄调畅三焦气机;黄芩合大黄攻逐实热,大黄兼能泻下热结;半夏、生姜合枳壳化痰止咳,半夏、生姜兼能降逆和胃;白芍、大枣缓急止咳。
诸药合用,共奏调畅气机、攻逐实热、化痰止咳之功。临床可随证加减。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此方辨证化裁,治疗肝火咳嗽亦有良效。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半夏6g,枳实10g,白芍9g,桑白皮12g,大黄9g,川贝母10g,枇杷叶10g,栀子10g。
加减:胸闷气逆加旋覆花,痰黏难咯加海浮石,胸痛加郁金、丝瓜络,咽燥口苦加沙参、天花粉,肝郁火旺加龙胆草,咳嗽不减加诃子。
疗效观察:30例患者服用本方后,1剂咳减,2剂咳大减,3剂咳痊愈者20例,6剂咳痊愈7例,9剂咳痊愈3例。
验案: 患者李某,男,48岁,干部。就医时咳嗽已1个月,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痰黏量少色黄,咽干口苦,胸肋胀痛,心烦欲呕,小便黄,大便秘结,色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此乃肝火犯肺(木火刑金)。投柴胡12g,黄芩10g,半夏6g,桑白皮9g,枳实10g,大黄9g,栀子10g,白芍9g,枇杷叶10g,川贝母10g。水煎服,日1剂。
3剂后复诊,咳嗽大减,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去大黄、半夏;加沙参12g,诃子9g。继服3剂后,症状消失而痊愈。 [刘海云.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肝火咳嗽30例临床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30]
一同门师兄,其姑父咳嗽月余,师兄以止咳方法治之,不效反更坏。又以脏腑生克辨治,予景岳化肝煎不效。与我讨论,见胸胁痞满,口苦咽干,便时溏时硬,咽痛,遇情志刺激时乳部痛甚,咳亦甚,口渴,无表证。我辨为少阳阳明合病,予大柴胡汤(大黄12g)加石膏、薏苡仁、桔梗汤2剂,并嘱得痛泻后更服。
师兄虑石膏、大黄太寒,不敢用,我说无妨!便试用1剂,得四五泻,来电问怎么办?需去石膏、大黄否?我说否,进2剂。今来信言病已痊愈!师兄不明为何我有此把握和疗效,并要和我辩论五行生克和脏腑的作用。我说方证对应则已,无需辨也。 [何莉娜.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1)此方用于呼吸道疾病,也是效果出奇。支气管炎痰多黏稠,可用大柴胡汤合厚朴汤;支气管哮喘胸满唇暗,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肺炎发热或支气管扩张,见痰黄黏稠,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如出血,则大柴胡汤加黄连。这些都是我临床常用的合方,无不立竿见影。
(2)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堂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老人发高热,神志也不是太清醒,问我如何办是好。当时,我考虑老人肺部感染,一般应该住院,但老人骨折搬动又不便,故决定暂不住院,服用中药。
柴胡30g,黄芩10g,姜半夏15g,枳壳30g,白芍20g,制大黄10g,厚朴15g,栀子15g,连翘60g,干姜3g,红枣15g。嘱取2剂,每剂煎服600mL,一天内分3~4次服用。
翌日早晨,堂哥来电话说,服药以后,夜半大汗,体温已经下降,尚有几分低热,稍有咳嗽,但痰不多。嘱继续服用原方。此后,连续3天,体温接近正常,而且大便通畅,神志清楚,食欲恢复。端午节,我专程去老家看望老人。她已能坐藤椅,精神很好,午饭还吃了好几块红烧肉。
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 [黄煌.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上述几案皆为咳嗽。第1案是“肝火咳嗽”,是为辨证施治;第2案是“少阳阳明合病”,是为方证对应;第3案(“支气管炎痰多黏稠”“肺炎发热或支气管扩张见痰黄黏稠”);第4案(“老年肺部感染”),是为专病专方。而大柴胡汤治之,均获佳效,说明大柴胡汤治咳嗽既有高效性,又有较强的普适性。
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虽侧重于肝胆、中焦,但肝疏胆利,关系到气机的调畅,故柴胡之行气还能旁及上焦、下焦;枳实破气,消痞,散积,虽侧重于中焦,但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故枳实之行气可旁及上焦、下焦;大黄荡涤肠胃,泻下通便,可消热结,行积气,降逆气,运肠腑,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黄虽侧重于“其下者”,但更有利于气机升降出入。三药相合,气滞行之,气逆降之,升降出入复常,三焦气机调畅,而气畅行即能抗邪。
气滞、气逆多因于邪客,还需祛除邪气,所谓“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灵枢·五癃津液别》)“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即寓其意。是方之柴胡、黄芩清解热邪,大黄攻逐热邪、实邪,则热邪可清,实邪可祛;半夏、生姜、枳实化痰,半夏、黄芩兼能燥湿。
总之,大柴胡汤颇能调畅三焦气机,兼能攻逐邪气,能解除或顿挫气滞、气逆病证,这就是大柴胡汤治咳嗽的奥秘所在。由于咳嗽总为气机壅滞,肺气上逆,常有邪气作祟,而大柴胡汤颇能调畅气机,攻逐邪气,颇合咳嗽病机,遂成为咳嗽的高效普适方。
枳实常可以枳壳代之,黄煌亦言,“张仲景方中枳实均可以用枳壳替代”“我经常使用的大柴胡汤常用枳壳20g,或枳实、枳壳同用,效果很好”。可资借鉴。
(1)大柴胡汤调气祛邪作用较强,颇宜于咳嗽较剧或肺部有感染者。
笔者岳母,年过八十后时发咳嗽,自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二三天即缓解。前年1月初,咳嗽又发,自服上药3天,咳嗽不见减轻反而更剧。症见咳嗽频而剧烈,几无休时,兼见气喘(素无气喘),喉有痰声,痰少难咯,苔微黄偏腻,脉弦数。见其年高而咳嗽太剧,欲送医院住院,可岳母坚决不去,说吃吃中药看看,遂予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加味。
柴胡25g,黄芩10g,法半夏15g,枳壳30g,白芍20g,制大黄6g(另包,同煎),厚朴15g,栀子12g,干姜6g,大枣15g,连翘15g。2剂,煎药机煎12袋,1次服1袋,1日3次。
另:鲜竹沥60mL,1日3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375g,1日3次。二药连服2天。
服3袋中药后,咳嗽大减,第2天下午又去打麻将,余药服完,咳嗽亦愈。
(2)笔者用大黄,无论是用生大黄或制大黄,还是后下或入药同煎,每每注明另包,以方便患者根据泻下程度,灵活使用大黄用量。
黄煌先生习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