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江氏金沸草散(江尔逊经验方)

(一)概述

1.组成与用法

旋覆花10g,白芍10g,生甘草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杏仁10g,白芥子10g,荆芥6g,前胡10g,桔梗10g。

笔者临床恒加麻黄10g。若患者为小儿,则以款冬花10g代旋覆花。1剂煎2次,服1天,分3次服。

2.方解

方以麻黄、杏仁、荆芥、前胡、桔梗宣肺止咳;旋覆花、半夏降气化痰;二陈汤合白芥子理气燥湿化痰;白芍合甘草缓急止咳,桔梗合甘草清利咽喉。

诸药合用,共奏宣降肺气、理气燥湿、止咳化痰之功。临床可随证加减。

(二)各家经验举隅

1.江尔逊

余早年体弱,薄受风寒辄咳,每以金沸草散取效。施诸他人,亦收捷效。数十年来,余治咳嗽,无论新久,亦无论表里寒热虚实,恒喜用此方化裁。有病者咳嗽缠绵数月,遍用中西药物乏效,服此汤数帖而痊。余因叹其佳妙而授他人,以至辗转传抄,依样画葫芦,竟亦屡有霍然而愈者(方中主药金沸草乃旋覆花之茎叶,余恒用其花)。余用此方治愈之咳嗽不知凡几,深知方中诸药均可损益,唯旋覆花、芍药、甘草三味为举足轻重而不可挪移之品,故特表而彰之。

若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尽用本方;若喉痒咳痰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可加桔梗;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桑菊饮;燥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贝母瓜蒌散;痰多而清稀,合二陈汤;痰黄而夹热,加黄芩,或合泻白散;兼喘,合三拗汤;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合止嗽散;脾胃虚弱,合五味异功散;反复感冒者,合玉屏风散。 [江尔逊.金沸草散琐言.四川中医,1986(1):13]

2.余国俊

江氏金沸草散综合取舍“金沸草散”和“旋覆花汤”,并合用了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和桔梗汤。

江氏金沸草散堪称治咳高效方。方用荆芥、前胡疏散风寒,宣畅肺气;旋覆花肃肺降气,豁痰蠲饮。方中内寓芍药甘草汤缓急解痉;六安煎运脾祛痰,清咽利膈。

余治外感咳嗽,必首投江氏金沸草散,疗效高于同类方药。又遵江老之训,通过灵活化裁,充分发挥复方之协同作用,而扩大其运用范围,通治诸般咳嗽(喉源性咳嗽除外)。 [余国俊.余国俊中医师承讲记.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三)笔者解读

1.咳嗽难治解

俗话说“伤风咳嗽,郎中对头”。说明咳嗽既频发常见,治疗效果也多不迅捷。究其因,不是医者辨证施治的水准不够,而是没有掌握高效普适方。咳嗽多为小恙,辨证施治何难?

2.临证体悟

(1)风寒咳嗽以杏苏散为主方,风热咳嗽以桑菊饮为主方,可临床应用往往效果不好,名医章次公更是力贬桑菊饮:“而用吴鞠通之银翘散、桑菊饮,病轻者幸能为力,重者必火势燎原而后已。” [章次公.章次公论外感病.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 反之,若以江氏金沸草散加麻黄为基础方,随证加减以治各型咳嗽,大多一二剂即有显效。

(2)医者多认为,“江氏金沸草散的关键药物是旋覆花、白芍、甘草三味”,但笔者临床体会,还应加上麻黄,多能起增效作用。

(3)小儿颇重口味,而旋覆花入煎剂味劣难喝,若治小儿咳嗽,笔者恒以款冬花代旋覆花,既改善了药味,又不影响疗效。 RTSBEetQ7pXoe0nC6jJXFtdJ48SbYqqxWsZLi/szSg7txdseW2r8bsSpsJRjYb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