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某,女,26岁。初诊:2014年2月21日。
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4年2月5日来潮。2014年1月,月经来潮前2天及经期第1天右侧乳头溢血,量多,深褐色;伴小腹剧痛。平素经期面上易生痤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 乳衄(肝经郁热)。
西医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待查。
治法: 疏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味。
牡丹皮9g,炒栀子10g,柴胡10g,炒白芍10g,茯苓10g,炒白术10g,当归6g,炙甘草6g,薄荷5g,紫草10g,藕节10g,7剂。
二诊: 2014年3月4日。经期将近,乳衄。
治法: 清热疏肝止血。
方药: 消乳饮(自拟方)加味。
龙葵15g,郁金10g,刺蒺藜10g,预知子15g,枇杷叶15g,蝉蜕6g,蒲公英15g,山慈菇15g,麦芽30g,藕节10g,7剂。
三诊: 2014年3月15日。月经2014年3月11日来潮,经量少,腹痛,乳衄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 守上方,7剂。
【按语】乳衄症状的出现,大多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关,必须引起注意,丹栀逍遥散是常用方剂。消乳饮具有降低泌乳素的作用,因而降低了该激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