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女,19岁。初诊:1999年11月26日。
患者月经来潮之前10天,面部灼热瘙痒发疹,经净后上述症状消失,反复发作已达2年。经量较前减少,4天净,经前乳房胀痛。末次月经11月10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 经行痒疹(风热内郁)。
西医诊断: 月经疹。
治法: 养阴凉血,清热疏风。
方药: 两地汤加味。
玄参12g,生地黄15g,白芍10g,地骨皮10g,麦冬12g,龟甲胶10g(烊冲),蚕沙10g(包),白鲜皮12g,地肤子12g,刺蒺藜10g,乌梢蛇10g,3剂。
此后以该方为主进行加减治疗,共服药40余剂。虽然症状得到缓解,但仍常有复发。
二诊: 2000年3月31日。末次月经3月7日来潮,面部瘙痒潮红,鼻塞。舌脉如上。
治法: 疏风解肌,清理湿热。
方药: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
麻黄6g,连翘10g,赤小豆20g,桑白皮10g,杏仁10g,生甘草5g,石膏15g,蚕沙10g(包),乌梢蛇1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5剂。
三诊: 2000年4月5日。月经4月4日来潮,经前面部瘙痒潮红未发,小腹隐痛。舌脉如上。
治法: 疏风凉血,养阴清热。
方药: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玉女煎加减。
麻黄5g,连翘10g,赤小豆20g,桑白皮10g,石膏15g,牛 膝15g,知母10g,生地黄15g,麦冬10g,蚕沙12g(包),乌梢蛇12g,5剂。
此后对症治疗,月经疹未再出现。
【按语】月经疹属于风热郁于血中,随经而发,故用疏风凉血、养阴清热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玉女煎加减取效。